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六讲文赋
第六讲
文赋
一、释义
文赋是赋体的一类。“文”指古文。即相对骈文而言的用古文写的赋,也即相对俳赋而言的不拘骈偶的赋。元代祝尧说,“宋人作赋,其体有二:曰俳体,曰文体”;并认为用文体作赋,“则是一片之文,押几个韵尔”。其论虽对宋代文赋有所偏颇,但却指出了文赋的体裁特点,即以赋的结构、古文语言所写作的韵文。
追求诗意的人生
二、演变
初盛唐时期,泱泱大唐繁荣强大、政治清明开放、百姓安居乐业,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赋体活跃在唐代文坛。
诗歌的律化和近体诗的形成是在唐代完成的。唐朝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律赋的发展和赋作家积极汲取格律艺术改进赋体。
由于科举考试的要求,律赋的内容大多崇尚雅正、简古、肃穆。追求对仗精工,以四六句为主,甚至通篇皆为四六句对偶,直到中晚唐时期才有长句和隔句对偶的突破。律赋作家严格按照近体诗平仄及韵脚写作,较之格律不成熟的六朝骈赋更加严格,语言方面更加追求引经据典,用典更加丰富灵活。举子为了在考试中表现自己的学问,在作品中大量使用经史子集中的儒家话语,使其多有浓厚的政教色彩。由于过分注重格律,律赋的创作受到极大的限制,鲜少佳作,直到中晚唐时期在元白诗派通俗写作风气和古文运动创新的影响下,律赋在文体上将叙事和议论的手法引进创作中,由此使赋体迎来新的发展。议论化、散文化手法的采用,不仅使赋体许多文体因素回归其源头,形成赋体的又一新形式——文赋,更在唐宋这一封建文学的高峰中使赋体文学的文体发展最终完成。
至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僵化的骈体文,提倡写作刚健质朴、新鲜活泼的散文。受这种优秀散文的影响,骈赋向议论化、散文化方向发展,至晚唐形成文赋。以散代骈,韵亦宽便,句参差若琼树翠枝,绚璨灿莹,纵横千里而驰骋云外,推赋于极至,终蔚为大观。霍松林说:
“唐人取其散文句式和散文气势,而去其罗列名物、堆垛双声叠韵形容词及喜用生僻字词的缺点,用明畅生动的语言写景叙事,抒情达意,遂形成一种有时代特色的文赋。”以柳宗元、韩愈、李翱、孙櫵、刘禹锡、吕温、杜牧、李商隐、皮日休、陆龟蒙、罗隐、刘蜕等一大批作家为代表,创作出大量具有高度思想价值和艺术水平的作品,如刘禹锡《秋声赋》,杜牧《阿房宫赋》,李商隐《虱赋》《蝎赋》,皮日休《霍山赋》《忧赋》《河桥赋》《桃花赋》《反招魂》,陆龟蒙《蚕赋》《后虱赋》,罗隐《秋虫赋》等等。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杜牧的《阿房宫赋》。这些刺世疾邪、富于批判现实精神的赋作问世,标志着自西汉以来的赋体文学经历了描写、言情、叙事,最后融入说理。
韩愈等人为了政治中兴和儒学复兴而发起的“古文运动”,虽说最终在唐代并未阻止骈文的盛行,但“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却对宋代诗文影响至深。
北宋以欧阳修为代表的文人士子,继承韩、柳革新的传统,反对宋初盛行的骈偶文风(宋初文学“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以追新”),进一步巩固古文取代骈文的文学地位,扩大了古文的文学功能,完成了古文的复兴,结束了自六朝以来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宋代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学成就,就是使文赋这一赋体发展得更为成熟而富有特色。其代表作即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从体裁形式看,《秋声赋》和《前赤壁赋》都还保持“设论”一类汉赋的体制,既有主客答难的结构形式,又吸取韩愈《进学解》的叙事性质,但扩大了叙事部分,增加了写景抒情部分。而《后赤壁赋》则几乎完全摆脱汉赋体制的影响,独创地构思了夜游赤壁、攀登峰顶、泛舟长江及遇鹤梦鹤的情节。以这三篇为代表的宋代文赋的共同特点是,融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于一体,用相当整饬的古文语言写作铿锵和谐的韵文。
有人说,赋体至
“宋人又再变而为文”,认为“文赋尚理,而失于辞,故读之者无咏歌之遗音,不可以言俪矣”,觉得既不符合“古诗之流”的要求,又不符合骈偶声律的“俪辞”的标准,不属赋体。但从文学体裁的发展规律看,宋代文赋正是赋体发展的终极阶段。在所有的赋中,文赋可读性最强。文赋写作比较自由,叙事、抒情、议论皆可,已相当接近散文了。
三、与汉赋、骈赋、律赋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汉赋、骈赋、律赋、文赋都属韵文。
区别:
汉赋,要押韵,集中描写。随着西汉帝国的强大,物质文明不断提升,文学语境随之发生变化,为了表现对当时城市繁华的物质文明的赞颂,在盛世光辉的炫目中,作家讴歌繁华,“润色鸿业”“歌功颂德”。例如枚乘《七发》以汪洋恣肆的时间铺写将听乐的享受、饮食的精美、车马的浩荡、游览的壮观、田猎的盛况、观涛的惊悚写得酣畅淋漓。司马相如《子虚赋》对云梦泽“其东则有蕙圃”、“其南则有平原广泽”、“其西则有涌泉清池”、“其北则有阴林”、“其中则有神鬼蛟鼍”的空间描写;其《上林赋》则更加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时空铺写的功能。正是由于司马相如和枚乘等人极尽其能地发挥了铺写的文学手段,所以他们的作品不仅占据了赋史的显赫地位,也成为后世模仿的典范。
骈赋,重视对仗,要押韵,格律尚未成熟。六朝以来,传统散文向追求丽辞、藻饰、用典方向发展,在其演变为骈文的过程中,辞赋曾对其有过影响,但骈文一旦蔚为大国,成为“一代之文学”后,又反过来深刻地影响了赋体。永明时期,声律学的大盛,又为赋体带来新的文体因素,所以句式上以四六句为主、韵律上注重声韵平仄、语言上讲究辞藻繁复和典故运用就成为新变赋体的文体特色,后之人称为骈赋或俳赋。骈赋的特色,是在骈文和永明声律学综合影响下形成并兼具了诗与文的二重性。六朝存赋一千余篇,远超现存汉赋数量。《世说新语》中展现出来的魏晋文人风度和生活,在赋作中也得以体现。作家不再是被统治者俳优蓄之,整天围着君主,看人眼光献媚的可怜的文人。他们可以大胆讲述自己的不满,批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可以纵情享受生活,悠游山水,畅谈理趣。从向秀《思旧赋》、潘岳《怀旧赋》《闲居赋》、谢灵运《山居赋》、谢惠连《雪赋》、谢庄《月赋》、江淹《恨赋》《别赋》《泣赋》、鲍照《芜城赋》《舞鹤赋》、王褒《洞箫赋》、陶渊明《闲情赋》、庾信《哀江南赋》可以看出,赋体文学作品已经成为觉醒了的文人书写个人情怀的有力的手段。
律赋,遵守格律,对仗工整,指定用韵,限制篇幅。
文赋,不守格律,不拘对仗,不必处处押韵,兼具叙事、抒情、描写和议论的全部文学手法。
四、文赋名篇欣赏
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是文赋的代表作。
杜牧的《阿房宫赋》可以视为文赋的第一篇力作。该赋全篇以散驭骈、韵散相间、句式灵活,打破四六行文格局;
行文中叙议结合,叙事铺张扬厉,议论纵横捭阖,且论点精警,议论深刻,开文赋以议论为特色之先河。尤以以下这段议论为后世所称道:
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宋代是古文创作得以确立且丰收的时代,后之所谓“唐宋八大家”,宋代就占了六家,赋体也在古文泱泱大盛的文学语境下确立了句式骈散结合、用韵自由、以论说入赋、“理趣”横生的文体特征。寓情、景、理、事于一炉,集抒情、描绘、议论、叙事于一体,最终完成了近千年赋体的文体形式。
再看欧阳修的《秋声赋》的一段: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ru入]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
大意是:说起秋的景象,它的色彩凄凉惨淡,烟霭云气都收敛起来;它的形貌清澈爽朗,天空高远阳光明亮;它的气氛寒冷逼人,刺入人的肌肤骨髓;它的意象萧索单调,高山大川寂静空阔。所以秋天的风声,凄凄切切,呼啸着卷过大地震动万物。夏日里,繁密的茂草生机蓬勃,茂盛的树木悦人心目;可是一经秋风吹拂,百草立即枯黄,树木纷纷落叶。它们所以凋零败落,都是肃杀的秋风作用的结果……这段文字有颜色,有声音,有气氛,有感觉,有情绪,真把秋天的景况形容殆尽,不愧为名文。
欧阳修主导的古文运动,彻底推倒了骈文在文坛的霸主地位,使古文在文学领域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在赋体的发展方面,宋代文赋在其时代重理性的语境中,深受当时诗文崇尚理趣的风气影响,在中晚唐赋体说理的基础上,以大量散句入赋而间用偶句,不追求骈赋和律赋的讲究属对,使得句式富于变化更接近自然;
由于提倡古文写作的自由表达,宋代文赋打破律赋限韵的界限,用韵与否完全根据行文需要变化; 宋代文人长于讲理,但却以事实说话,以通晓明白的语言随推理而展开文章,没有汉大赋和六朝骈赋的堆垛故实、刻意辞藻;
宋文赋以寓理于情、寓理于景、情景理事相融无间的理趣而独具特色。欧、苏、“苏门学子”及陆游、杨万里等人作品皆如此。试看以下两段: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
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 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嗟乎! 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以上两段文字出自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前赤壁赋》,前者以悲秋慨叹现实人生的忧患,后者借月之盈虚消长、江水之无尽流淌感悟生命的意义,其语言之流动,说理之深刻透辟,展示了宋人的睿智机敏和多情,启发读者思考,不愧为千古佳作。从文体形式看,《秋声赋》和《前赤壁赋》基本保留了假设问对等战国诸子文章赋予汉大赋的体制特色,同时也吸收了韩愈《进学解》的叙事和晚唐讽刺赋的议论说理。而《后赤壁赋》则以一种完全不同于汉赋体制的写法,别开蹊径。该赋通过夜游赤壁、登峰、泛舟及梦鹤将其写成一篇情节完整的游记,由此几近于同期的古文作品。此外,苏辙《墨竹赋》、黄庭坚《苦笋赋》、秦观《叹二鹤赋》、张耒《鸣蛙赋》、陆游《红桅子华赋》、杨万里《浯溪赋》都不失为优秀的文赋作品。
宋代文赋融描写、抒情、叙事、议论于一体,使整饬的古文语言和声韵和谐有机圆融,使赋体的文体发展最终得以完成,也把赋体文学的审美表现提高到前无古人的境界,使古老的赋体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辞赋第20讲 文 赋及文赋的特点
文赋点滴
辞赋论——中华辞赋,吾观以复/永州 王万荣
《阿房宫赋》与《赤壁赋》的比较教学
【考研签到】——第二十九天
【文史英华】程公许《沧洲尘缶编》中赋的史学与文学价值‖陈明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