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愈末期癌症:诺贝尔奖得主发明癌症免疫疗法,突破癌症瓶颈

美国免疫学家艾利森(James Allison)博士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Honjo Tasuku)博士一起共同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原因就是发明了“透过抑制免疫负调控机制的癌症免疫疗法”,此发明不仅是癌症医学的重大突破,同时也改变了目前治疗癌症的瓶颈,达到以往未曾达到的新境界。

让我们话说从头,从癌症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关联性谈起。如果说“癌细胞”是人体内可恶的反叛军,那么人体最天然的义勇军就是“免疫球T细胞”;这些免疫球T细胞在人体内自然生成,且随身携带着“照妖镜”,扫描着各个细胞所带着的“标签”,以分辨所面对的是癌细胞或是人体自身的正常细胞。这个“照妖镜”就是T细胞表面的“T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简称TCR),而“标签”就是各个细胞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简称MHC)。如果T细胞以TCR扫描,辨识出该细胞所呈现的MHC是癌细胞,那么T细胞就将之视为猎物并立即予以狙杀,而人体内不同的T细胞都有不同的TCR,以能专一地辨识不同的MHC。据估计,人类有超过上亿个不同的TCR,辨识癌细胞、外来细胞或病毒等,以利T细胞的狙杀。

大约在1980年代,研究学者们发现T细胞的辨识与对猎物的狙杀,并不是那么单纯只有照妖镜TCR与标签MHC的配对查核机制,T细胞还有第二查核机制称为“协同刺激(co-stimulation)”,艾利森博士正是首先发现了T细胞上的CD28为其第二查核机制——必须要通过这个CD28的第二查核机制,T细胞才会真正执行它的狙杀任务。后来艾利森博士又发现,T细胞上的第二查核机制若是CTLA-4,那么T细胞将不会执行它的狙杀任务。换言之,T细胞以专一性的TCR与MHC做第一步骤配对查核,接着视第二查核机制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做法:若是CD28则准予执行其狙杀任务,若是CTLA-4则中止其狙杀任务。

借此论点,艾利森博士利用生物科学技术,生产出可阻断CTLA-4的药物,使得T细胞对癌细胞只要通过专一性TCR与MHC的第一步骤配对查核,就可以予以狙杀,使其歼灭癌细胞的作用更为直接有效率。此药物(ipilimumab,Yervoy®,益伏)在之后的黑色素皮肤癌的临床试验获得莫大的成功,原本已经无药可治疗的末期病患在用药后,肿瘤完全消失,有些病患甚至一直存活至今就像是病好了一样。这完全巅覆以往肿瘤医师对于“末期病患不可能治愈”的想法——只要关闭CTLA-4这个“中止狙杀”的讯号,那么T细胞将完全活了起来,肩负起杀除癌细胞的重责大任,病患体内的癌细胞也不复存在。

本庶佑博士则是发现了另一套的第二查核机制:T细胞表面上的PD-1同样负责“中止狙杀”的讯号,而癌细胞则会大量表现PD-L1,以启动T细胞的PD-1“中止狙杀”讯号。如此一来,即使T细胞以TCR辨识出癌细胞MHC是“非我族类”的反叛军,癌细胞也可逃避T细胞的追击。依照本庶佑博士的这个论点,相对应而生产的药物(nivolumab,Opdivo®,保疾伏),同样也在其后的临床试验取得成功,且治疗对象不只限于黑色素皮肤癌,对肾细胞癌、泌尿道上皮癌、肺癌、头颈癌、淋巴癌、胃癌都具有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健勇:免疫视角解读癌现象,一场跨越百年的思考!
《肿瘤生物学》 14. 肿瘤免疫和免疫治疗
NRCO权威综述: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大牛详解对免疫治疗至关重要的抗原呈递机制!
风云人物看免疫治疗(一)——CAR
在基因组“暗物质”中寻找新靶点?英国暗抗原初创获大厂11亿美元大单开发新型癌症疫苗及免疫疗法
李懿点评 | TCR-T细胞疗法,三大障碍有待突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