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心雕龙》注译12《诔碑》

《诔碑》

12

周世盛德,有铭诔之文。大夫之材,临丧能诔。诔者,累也,累其德行,旌之不朽也。夏商以前,其词靡闻。周虽有诔,未被于士。又贱不诔贵,幼不诔长,其在万乘,则称天以诔之。读诔定谥,其节文大矣。自鲁庄战乘丘,始及于士。逮尼父之卒,哀公作诔,观其慭遗之辞,呜呼之叹,虽非睿作,古式存焉。至柳妻之诔惠子,则辞哀而韵长矣。暨乎汉世,承流而作。扬雄之诔元后,文实烦秽,沙麓撮其要,而挚疑成篇,安有累德述尊,而阔略四句乎!杜笃之诔,有誉前代;吴诔虽工,而他篇颇疏,岂以见称光武,而改盼千金哉!傅毅所制,文体伦序;孝山、崔瑗,辨絜相参。观其序事如传,辞靡律调,固诔之才也。潘岳构意,专师孝山,巧于序悲,易入新切,所以隔代相望,能徽厥声者也。至如崔骃诔赵,刘陶诔黄,并得宪章,工在简要。陈思叨名,而体实繁缓。文皇诔末,百言自陈,其乖甚矣!若夫殷臣咏汤,追褒玄鸟之祚;周史歌文,上阐后稷之烈。诔述祖宗,盖诗人之则也。至于序述哀情,则触类而长。傅毅之诔北海,云“白日幽光,淮雨杳冥”。始序致感,遂为后式,影而效者,弥取于工矣。详夫诔之为制,盖选言录行,传体而颂文,荣始而哀终。论其人也,暧乎若可觌,述其哀也,凄焉如可伤,此其旨也。碑者,埤也。上古帝王,纪号封禅,树石埤岳,故曰碑也。周穆纪迹于弇山之石,亦古碑之意也。又宗庙有碑,树之两楹,事止丽牲,未勒勋绩。而庸器渐缺,故后代用碑,以石代金,同乎不朽,自庙徂坟,犹封墓也。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才锋所断,莫高蔡邕。观杨赐之碑,骨鲠训典;陈、郭二文,词无择言;周、胡众碑,莫非精允。其叙事也该而要,其缀采也雅而泽。清词转而不穷,巧义出而卓立。察其为才,自然至矣。孔融所创,有摹伯喈;张、陈两文,辨给足采,亦其亚也。及孙绰为文,志在于碑,温、王、郗、庾,辞多枝杂,《桓彝》一篇,最为辨裁矣。夫属碑之体,资乎史才,其序则传,其文则铭。标序盛德,必见清风之华;昭纪鸿懿,必见峻伟之烈:此碑之制也。夫碑实铭器,铭实碑文,因器立名,事先于诔。是以勒石赞勋者,入铭之域;树碑述亡者,同诔之区焉。

赞曰:写实追虚,碑诔以立。铭德慕行,文采允集。

观风似面,听辞如泣。石墨镌华,颓影岂忒。

【题解】

诔:谥,累列生时之德行而称之曰诔。古文体,哀死者之文。《论语疏》“诔者,犹今之行状”。(陆机赋)“诔缠绵而凄怆”。刘勰谓“诔者,累也,累其德行,旌之不朽也。”古有“哀诔”,为选言录行叙述哀情之作。《礼》云:“贱不诔贵,幼不诔长。”故后世惟尊长对于卑幼始用之。鲁哀公之诔孔子,柳下季妻之诔其夫,为此体所祖,汉以后盛行之,文为韵语,有序以冠其篇端。

碑:竖石也,其用不一。古以之识日影,或以之丽牲,又以之引棺,汉以后镌文于石,立于宫室庙屋墓隧之间者,亦谓之碑。《刘煕释名》“碑以引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无故建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文,就谓之碑也。

【原文】

周世盛德1,有铭诔之文。大夫之材2,临丧能诔。诔者,累也33,累其德行,旌之不朽也44。夏商以前,其词靡闻55。周虽有诔,未被于士66。又贱不诔贵,幼不诔长,其在万乘77,则称天以诔之。读诔定谥88,其节文大矣99。自鲁庄战乘丘1010,始及于士。逮尼父之卒1111,哀公作诔1212,观其慭遗之辞1313,呜呼之叹1414,虽非睿作1515,古式存焉1616。至柳妻之诔惠子1717,则辞哀而韵长矣。

【注释】

   11 盛德:大德,盛美之德。盛,多也,长也,大也,茂也。《易》“日新之谓盛德”。22 大夫:官称也,三代之官,以卿、大夫、士三者为等级,而大夫又分为上、中、下三等。秦汉以来,尚有御史大夫、光禄大夫、大中大夫诸名,但为官称,与三代殊制,隋唐至明清,大夫遂为文散官之称。《诗经·鄘(yōng)风·定之方中》郑玄《笺》曾作过这样的说明:“建邦能命龟,田能施命,作器能铭,使能造命,升高能赋,师旅能誓,山川能说,丧纪能诔,祭祀能语。君子能此九者,可谓有德音,可以为大夫。”33 累:增也。如层累、积累。44 旌:表也,章也,明也。《左传》“且旌君伐”。凡建功立表之类皆曰旌,言褒荣之,特为表识以明之也。55 靡:无也。66 被:及也。77 万乘: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后世因谓天子为万乘。88 谥:人死将葬,诔列其行,而为之立号以易名也。99 节文:品节(谓有阶级,有限制也)文章。《史记》“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1010 鲁庄:鲁庄公,即姬同,春秋诸侯国鲁国第十六任君主,桓公子,在位32年(公元前693-662年)。昏聩愚钝,遗千古笑柄,为左丘所讥。乘(shèng)丘: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滋阳县西北。《礼记·檀弓上》载:庄公与宋人在乘丘打仗,马惊,败绩,车翻,怨天尤人。驾车者只得承认自己“无勇”,赴敌而死。后发现翻车的原因是马中箭受惊造成。公曰:'非其罪也’。遂诔之。士之有诔,自此始也。”1111 逮:及也。尼父:孔子,儒家之祖,周春秋时鲁人,名丘,字仲尼。初仕于鲁,为司寇,摄行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流四方。归鲁,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以传先王之旧,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夏四月乙丑,年七十三。1212 哀公:鲁哀公,即姬将,为春秋诸侯国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定公子,在位27年。和孔子同时。1313 慭(yìn)遗:《左传·哀公十六年》“不慭遗一老”。(鲁哀公诔孔子文,意思是上天且不肯留下这位老人。)慭,且也。1414 呜呼之叹:哀公诔孔子文“呜呼哀哉!尼父。”1515 睿:深明也,通也。《尚书·洪范》“睿作圣”。(深明大义方可谓之通达)后人因颂扬主人曰睿。1616 古式:高古之程式。古,不趋附流俗曰古,如人品之言古道,文字之言高古。式,制也,样也,为人所取法者也。如程式、公式。1717 柳妻:鲁大夫柳下惠之妻也。柳下惠处鲁,三黜而不去,忧民救乱。妻曰:“无乃渎乎!君子有二耻。国无道而贵,耻也;国有道而贱,耻也。今当乱世,三黜而不去,亦近耻也。”柳下惠曰:“油油之民,将陷于害,吾能已乎!且彼为彼,我为我,彼虽裸裎,安能污我!”油油然与之处,仕于下位。柳下既死,门人将诔之。妻曰:“将诔夫子之德耶,则二三子不如妾知之也。”诔文载汉刘向《列女传(卷二)·柳下惠妻》。柳下惠(公元前720—621年),即展禽,春秋时鲁人,居柳下,谥曰惠,孟子称为“圣之和”。

【译文】

周代的帝王们不断地创新,所以有铭诔之文产生。古人曾说:“丧纪能诔,可以为大夫。”诔的意思就是积累,诔列人之德行,以表彰其永不磨灭的功绩。夏、商以前,没有诔文,周代虽然有诔,但尚未及于士庶。加之地位卑下的人不可为高贵的人作诔,幼稚不可以为成人作诔,对于天子而言,则以天为尊称为之作诔。诵读诔文,而为之立号,其品节文章当因时世人情而定,这其中的道理可谓大矣。自从春秋时鲁庄公战败于乘丘而错怪驾车的人,才开始为一般的人作诔。到孔子去世以后,鲁哀公为他写了诔文,看他痛陈“上天且不肯留下这位老人”的言辞,与“呜呼哀哉!尼父”的感叹,虽不算深明大义之作,但高古之程式犹存。到鲁国柳下季妻为丈夫作诔文的时候,就写得言辞哀怨且韵味深长了。

【原文】

暨乎汉世11,承流而作22。扬雄之诔元后33,文实烦秽44,沙麓撮其要55,而挚疑成篇66,安有累德述尊,而阔略四句乎77!杜笃之诔88,有誉前代99;吴诔虽工1010,而他篇颇疏1111,岂以见称光武1212,而改盼千金哉1313!傅毅所制1414,文体伦序1515;孝山1616、崔瑗1717,辨絜相参1818。观其序事如传,辞靡律调1919,固诔之才也。潘岳构意2020,专师孝山,巧于序悲2121,易入新切2222,所以隔代相望,能徽厥声者也2323。至如崔骃诔赵2424,刘陶诔黄2525,并得宪章2626,工在简要。陈思叨名2727,而体实繁缓2828。文皇诔末2929,百言自陈,其乖甚矣3030

【注释】

   11 暨(jì):到,至。22 承流:承袭沿流,犹谓接受和继承良好的风尚传统。33 扬雄:汉成都人,字子云,少好学,长于辞赋,多仿司马相如,成帝时,召对承明庭,奏《甘泉》、《河东》、《长杨》、《校猎》四赋,为人好古乐道,不慕荣利,独以文章名世,所著有《太玄》、《法言》、《方言》等书。元后:西汉元帝(刘奭)后王政君。扬雄的《元后诔》见《艺文类聚》卷十五、《全汉文》卷五十四。44 烦秽:繁冗芜杂。烦,不简也,与“繁”同。秽,芜也。55 沙麓:沙山脚下,指元后生长的地方,在今河北大名县。撮(cuō),採取曰撮。《汉书》“撮名法之要”。《汉书·元后传》录“沙麓之灵,太阴之精,……作合于汉,配元生成。”四句,已撮举全文要领。66 挚:挚虞,京兆长安人,字仲治。著作有《文章志》四卷,注解《三辅决录》,又撰古文章,类聚区分为三十卷,名曰《流别集》,各为之论。《隋书·经籍志》载其著述有:《决疑要注》一卷,《三辅决录》注七卷,《文章志》四卷,《畿服经》一百七十卷,《挚虞集》九卷,《文章流别集》四十一卷,《文章流别(志)论》二卷,总计二百三十卷。今多不传,明人张溥辑其诗、赋、文、论近六十篇为《挚太常集》。挚虞之学术,根本于经术,而以致用为依归,其文学思想,可由《文章流别论》总述文章的含义中见之。77 阔略:犹疏略也。《后汉书》“改化之本,由近及远,今宜先清府内,且阔略远县细微之愆。”88 杜笃:东汉学者,字季雅,长安人。《后汉书·杜笃传》言其为吴汉的诔文写得比他人好,受到光武帝的称赞。著有《明世论》15篇,已佚。今存《论都赋》、《吊比干文》等10余篇,以《论都赋》流传最广。99 誉:美名。《孟子》“令闻广誉施于身”。1010 吴:吴汉,字子颜,东汉宛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佐光武中兴,伐蜀,与公孙述八战八克,位至大司马,封广平侯。其《吴汉诔》见《艺文类聚》卷四十七。工:巧也,善其事也。1111 疏:粗也。1212 见称:被称道。见,被也。《史记》“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光武:汉光武帝(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刘秀,字文叔,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公元25-57年在位,谥号光武,庙号世祖。才兼文武,豁达大度,勤于政事,为汉朝中兴之主,一代明君。在位三十三年,消除割据,平定天下,励精图治,重建刘氏王朝,恢复国民生计,使百姓重新安居乐业,史称“建武之治”,也为后世的“明章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夫之评光武曰:“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焉,夏、商、周后唯光武允冠百王矣。”毛泽东称赞刘秀是“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皇帝。”1313 盼:顾也,视也。如盼望、盼睐。这里引申为看待、对待之意。千金:比喻尊贵。1414 傅毅:东汉文学家,字武仲,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少博学。明帝永平中,于平陵学习解说经义的章句之学,作《迪志诗》以明志。因显宗求贤无诚意,士多隐居,作《七激》以讽谏。建初中,章帝广召文学之士,任他为兰台令史,拜授郎中,与班固、贾逵共校内府藏书。后任车骑将军马防司马,及马氏失宠败落,免官归。和帝永元元年(公元前89年)车骑将军窦宪复请为主记室。及宪迁大将军,又任为司马。早卒。著诗、赋、诔、颂、祝文、连珠等凡二十八篇。原有集五卷,已佚。今存《舞赋》、《洛都赋》、《七激》等十余篇,见《文选》、《艺文类聚》等书。《舞赋》较有名,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可了解当时贵族生活及我国古代精湛的舞蹈艺术。其《明帝诔》、《北海王诔》今存,载《全后汉文》卷四十三。1515 文体:文之体裁。伦序:义理之次第。1616 孝山:苏顺,字孝山,东汉文人。《全后汉文》卷四十九,辑其《和帝诔》、《陈公诔》、《贾逵诔》等三篇。1717 崔瑗:字子玉,东汉文人。《全后汉文》卷四十五,辑其《和帝诔》、《窦贵人诔》、《司农卿鲍德诔》等三篇。1818 辨絜(xié):判别与衡量。辨,判别。《易》“问以辨之”。絜,度也。泛指衡量。《大学》“此之谓絜矩之道”。(朱注)絜,度也,矩所以为方也,君子必当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间,各得分愿,则上下四方,均齐方正,而天下平矣。相参:共参验。参,验也。《荀子》“参稽治乱”。1919 辞靡:文辞优美。靡,美也,好也。(陆机赋)言虽靡而弗华。律调(tiáo):律吕调和。2020 潘岳:晋中牟人,字安仁,美姿仪。为文词藻艳丽,尤长于哀诔,有悼亡诗三首,为世传诵,累官著作郎,转散骑侍郎,散骑常侍隶门下省,故称潘黄门。岳性轻躁,谄事贾谧,后孙秀诬以谋反,族诛。《全晋文》卷九十二,辑其《世祖武皇帝诔》等十馀篇。构意:犹“构思”,谓作文之先,运用其心思。2121 巧:黠(xiá)慧,拙之反也。比喻聪敏灵慧(犹言文章寓意深刻、见解精到)。《老子》 “大巧若拙”。2222 易:和平也。《史记》“平易近民”。新切:新颖而贴切。切,贴近也。2323 徽:善也。2424 崔骃(yīn):东汉安平人,字亭伯,博学有才,善属文,与班固、傅毅齐名,尝拟扬雄解嘲,作《达旨》,著诗、赋、铭、颂之类合二十一篇。2525 刘陶:字子奇,颍川颍阴人。桓帝初游大学,上书言事。后举孝廉,累官侍御史,封中陵卿候。三迁尚书令,拜侍中。屡切谏,为权臣所畏。灵帝重其才。陶著书数十万言,又作《七曜论》、《匡老子》、《反韩非》、《复孟轲》及赋、奏、书、记凡百馀篇。2626 宪章:法度典章。《晋书》“稽古宪章,大厘制度。”遵守其法亦谓之宪章,《中庸》“宪章文武”。2727 陈思:曹植,三国魏文帝之弟,武帝第三子,字子建,封陈王,卒谥曰思,故亦称陈思王。十岁善属文,援笔立成,甚为武帝所爱。文帝忌而疏之,既就国,每欲求别见,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怅然绝望,遂发疾薨。植文才富艳,谢灵运尝言“天下文章只一石,子建独得八斗。”其推重如此,所著诗文有《曹子建集》,凡十卷。叨(tāo)名:拥有盛名。叨,忝也。(辱居高位曰忝,《尚书·尧典》“否德忝帝位”。俗用作自称谦辞。)2828 繁缓:谓文繁而势缓。2929 文皇:魏文帝,曹操长子,名丕,篡汉,都洛阳,为三国魏之始祖。性好文学,博闻强识(zhi),以著述为务。即位后,蜀与吴亦相继称帝,凡两伐吴,皆无功,在位六年。有《魏文帝集》。诔末:陈思王《文皇帝诔》于篇末略陈哀思,于体无碍,刘勰则讥其乖甚。3030 乖:背也。刘勰以为诔末“百言自陈”有悖于古法。

【译文】

   到了汉代,承袭沿流而作。扬雄的《元后诔》,文章实而不虚却略显繁芜,《汉书·元后传》採取“沙麓之灵,太阴之精,作合于汉,配元生成。”四句,来概括全文要领。而挚虞却怀疑这种不看全篇的观点,哪有累列德行、叙述尊贵,可以疏略到仅仅四句话就能够概括

的!杜笃的诔文,在前代享有美名,其《吴汉诔》虽然写得精巧,而其他诔文却很粗疏,岂能因其“吴诔”曾被光武帝称道,而把其他文章也看得无比尊贵呢!傅毅所写的诔文,其文辞体裁皆合乎义理之次第,苏顺、崔瑗的作品,将判别与权衡相参验。看它们的文章,叙事就像解说经义,文辞优美、律吕调和,的确是写诔的高才。潘岳构思文章,专心学习苏顺,叙述悲情则寓意深刻、见解精到,意气和平之间则言辞新颖而贴切,他们两人虽非同一时代,但看上去都能够享有美善的声誉。至于崔骃的《诔赵》文,刘陶的《诔黄》文,都是遵守法度典章的作品,其巧妙之处在于简明扼要。曹植拥有盛名,但其诔文却文繁而势缓。在《文皇帝诔》的结尾,用一百馀字自陈哀思,这就太有悖于古法了。

【原文】

若夫殷臣咏汤11,追褒玄鸟之祚22;周史歌文33,上阐后稷之烈44。诔述祖宗,盖诗人之则也。至于序述哀情,则触类而长55。傅毅之诔北海66,云“白日幽光,淮雨杳冥77”。始序致感,遂为后式99,影而效者1010,弥取于工矣。

【注释】

11 咏:歌也,长言也。《尚书·益稷》“搏拊琴瑟以咏”。汤:商汤,名履,商朝的创建者,公元前1617—1588年在位,其中17年为部落首领,13年为中国国王。汤建立商朝后,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影响远至黄河上游,氐、羌部落都来纳贡归服。22 追褒:追忆而褒扬之。追,上溯以往曰追。玄鸟:指《诗经·商颂》之《玄鸟》篇。《玄鸟》以简炼的笔墨勾画殷商史事,追述了殷商民族的始祖和开国君主成汤的功绩,史笔而有神话,处处不忘受命,表达了“永锡祚胤”的祝愿。祚(zuò):福也。犹言祚胤,《诗》“永锡祚胤”。谓赐福及于后嗣也,因谓后嗣为祚胤。33 史:古掌书之官,黄帝始立史官。歌:诗歌。《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文:周文王(公元1152-1056年),在位50年(约公元前1105-1056年),周武王父,姓姬名昌,本为殷之诸侯,其后武王有天下,乃追尊为文王,当纣之时,国于岐山之下,施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之,为崇侯虎所谗,纣囚之于羑里,散宜生以美女珍宝奉纣,纣释之,使专征伐,为西方诸侯之长,曰西伯,迁都于丰,遂有天下三分之二。44 后稷(jì):传为周代帝王的始祖。《诗经·周颂·思文》“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烈:业也。《孟子》“功烈如彼其卑也”。古谓烈祖为有功烈之祖也。《尚书·说命下》“佑我烈祖,格于皇天。”55 触类而长:《易》“触类而长之”。触,动也,凡相感而心有所动曰触。66 北海:指光武帝之侄刘兴,封北海王。傅毅有《北海王诔》,见《全后汉文》卷四十三。77 淮雨:即淫雨(久雨)。(别风淮雨:自古相传之讹字也。《文心雕龙·练字》“《尚书大传》有'别风淮雨’,《帝王世纪》云'列风淫雨’。'别’、'列’、'淮’、'淫’字似。'淫’、'列’义当而不奇,'淮’、'别’理乖而新异。傅毅制诔,已用'淮雨’,固知爱奇之心,古今一也。”)杳冥:幽暗。杳,冥也。冥,幽也,谓昏晦不明。88 致感:极言其感伤情怀。致,推而极之。《大学》“致知在格物”。《北海王诔》“永平六年,北海静王薨。于是境内市不交易,涂无征旅,农不修亩,室无女工。感伤惨怛,若丧厥亲。”99 后式:为后学所取法者也。1010 影:临摹之义。效:学也,谓模仿之也。1111 弥:益(更加)。《论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工:巧也,善其事也。(巧:拙之反也。比喻聪敏灵慧(犹言文章寓意深刻、见解精到)。《老子》 “大巧若拙”。)

【译文】

至于殷人歌咏商汤王,在《玄鸟》诗中追忆开国之君的功绩、褒扬其赐福后嗣的伟业;周代史官给周文王写的诗歌,在《生民》诗中追述了后稷的功烈。累述祖宗之德,这是诗人作诗的法则。至于叙述哀伤情怀,则触景生情,引伸而发挥。就像傅毅的《北海王诔》,用“白日幽光,淮雨杳冥。”作情景交融的描写。开始在诔文里极言其感伤情怀,以至于为后学所取法,临摹、仿效者更为注重学习其深刻的寓意与精到的见解。

【原文】

   详夫诔之为制11,盖选言录行22,传体而颂文33,荣始而哀终44。论其人也,暧乎若可觌55,述其哀也,凄焉如可伤66,此其旨也77

【注释】

11 详:审也。《尚书·蔡仲之命》“详乃视听”。(审:悉也,详也,熟究也。谓反复辨别思考之。)制:著作文字。(杜甫诗)“洒落富清制”。22 选言录行:选录古人之嘉言懿行。33 传:训也,解说经义曰传。与前文“观其序事如传”之传义同。44 荣:辱之反,有声闻名誉也。《孟子》“仁则荣,不仁则辱。”55 暧(ài):暗貌。觌(dí):见也。66 凄:凄怆。(李白诗)“览古情凄怆”。亦犹寂寥也,(杜甫诗)“山阴一茅宇,江海日凄凉。”77 旨:意也,志也。《易》“其旨远”。

【译文】

反复辨别思考诔的写作方法,往往是选录古人的嘉言懿行,以传的体制用颂的文辞,首先称赞其声闻名誉,最后是表达哀伤。叙述人的功德,仿佛能看见其音容笑貌,表达哀思,则凄怆之情令人感伤,这就是诔文写作的主旨。

【原文】

   碑者,埤也11。上古帝王22,纪号封禅33,树石埤岳44,故曰碑也。周穆纪迹于弇山之石55,亦古碑之意也。又宗庙有碑66,树之两楹77,事止丽牲88,未勒勋绩99。而庸器渐缺1010,故后代用碑,以石代金,同乎不朽1111,自庙徂坟1212,犹封墓也1313。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1414。才锋所断1515,莫高蔡邕1616。观杨赐之碑1717,骨鲠训典1818;陈、郭二文1919,词无择言2020;周、胡众碑2121,莫非精允2222。其叙事也该而要2323,其缀采也雅而泽2424。清词转而不穷2525,巧义出而卓立2626。察其为才,自然而至矣2727。孔融所创2828,有摹伯喈2929;张、陈两文3030,辨给足采3131,亦其亚也3232。及孙绰为文3333,志在于碑,温、王、郗、庾3434,辞多枝杂3535,《桓彝》一篇3636,最为辨裁矣3737

【注释】

   11 埤(pí):附也,增也,厚也。如言埤益(同裨益),谓多所补益也。《诗》“政事一埤益我”。22 上古:远古时代,古人本以书契以前为上古。《易》“上古结绳而治”。后世所称上古、中古,皆因时代而异,今历史上多以上自洪荒下至三代及秦,为上古。欧洲则自纪元前以迄西罗马灭亡,为上古时代,即中国三代至晋宋之时。33 纪号:记其事以号令天下,犹法令。《汉书·武帝纪》注引孟康之言:“王者功成治定……刻石纪号。”纪,记也,如《史记》有《本纪》,谓本其事而记之也。号,令也,封禅: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曰封;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曰禅。44 岳:山高而尊者谓之岳。中国有五岳——华山、泰山、嵩山、衡山、恒山。55 周穆:周穆王,昭王子,名满,即位时年已五十馀,立五十五年而崩。《书》有《君牙》、《囧命》、《吕刑》三篇,皆穆王之事,髦年欲肆其心,周行天下,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没于祇宫。弇(yǎn)山:即崦嵫(yān zī)山,在今甘肃天水。《山海经》“鸟鼠同穴山西南曰崦嵫,下有虞泉,日所入处。”《楚辞》“望崦嵫而勿迫”。《穆天子传》中说,周穆王曾在这里刻碑记功。66 宗庙:古天子诸侯祀其先人之所也。庙者貌也,所以仿佛先人之容貌。见《古今注》。宗谓祖宗。庙号以祖有功而宗有德,故统称之曰宗庙。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见《王制》。自大夫以下皆称家庙,无庙号之可称也。77 yíng):堂室间之四经柱,其前两柱旁无所依者,谓之楹。88 事止丽牲:言碑石仅用于系牲畜。丽,系也。《礼》“君牵牲,既入庙门,丽于碑。”99 勒:刻也。勋绩:功绩。勋,功也。《尚书·大禹谟》“其克有勋”。1010 庸器:铭功之器。周礼春官有典庸器,为掌藏乐器之官,郑司农云:“庸器,有功者铸器铭其功。”1111 不朽:《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言不可磨灭也。1212 徂(cú):往,到。1313 封墓:加土于坟,谓之封墓。《尚书·武成》“封比干墓”。(韩愈诗)“赠官封墓”。皆对于已死者加恩礼也。1414 碑碣:石之镌刻文字者,方者为碑,圆者为碣,后多混用。1515 才锋:人才之杰出者。断:裁决。《易》“以断天下之疑”。1616 蔡邕(yōng):东汉陈留人,字伯喈,文学家、书法家,灵帝时拜郎中,与杨赐等奏定六经文字,立碑太学门外,寻以事免官,董卓辟为祭酒,累迁中郎将,后以卓党死狱中。所著诗、赋、碑、铭、书、记等凡百四篇。蔡邕所作碑文很多,《全后汉文》卷七十五至七十九,辑其碑文四十馀篇。1717 杨赐:东汉弘农华阴(今属陕西省)人,字伯猷。初隐居,教授门徒,公车征不至,曾连辞三公之命。后以司空高第,再迁侍中,越骑校尉。灵帝时,侍讲华光殿。历官少府、光禄勋、司空、司徒、太尉等。“谋无不忠,言无不信。委百里位,避公车令。道为帝师,德为世表。”蔡邕有《太尉杨赐碑》一文赞美其功德。1818 骨鲠:《荀子》“君有忠臣,谓之骨鲠。”训典:《左传》“告之训典”。谓先王之书也。1919 陈、郭二文:指蔡邕的《陈寔碑》、《郭泰碑》二碑文。(陈寔(shí):东汉颍川人,字仲弓,桓帝时,为太丘长,在乡里,平心率物,有争讼,辄求判正。众叹曰:“宁为刑罚所加,毋为陈君所短。”子纪,字元方;谌,字季方,并著高名,世号“三君”。郭泰:东汉界休人,字林宗,博通坟典,居家教授,弟子至数千人。尝游洛,与河南尹李膺相友善,后归乡里,诸儒送者车千乘。林宗独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尝遇雨,折巾一角,时人效之,称为林宗巾,其见慕如此。尝举有道,不就。善品题海内士,然不为危言核论。故党锢祸起,而林宗独免,及卒,蔡邕题其墓,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惟郭有道无愧色耳。”《后汉书》作郭太。)2020 词无择言:没有不好的言辞。谓“择其善者而从之”。2121 周、胡众碑:指蔡邕的《汝南周勰碑》、《太傅胡广碑》等碑文。(周勰:字巨胜,汉末人。陈留太守之孙,光禄勋之子。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交趾都尉之元子。“宽裕仁爱,覆载博大,研道知机,穷理尽性,凡圣哲之遗教,文武之未坠,罔有不综。” “五蹈九列,七统三事,三据冢宰,光弼六世,历载三十。”春秋八十二,建宁五年三月壬戌薨于位。赐谥曰文恭,昭显行迹。——引蔡邕《胡太傅碑》)2222 精允:精到而允当。2323 该:备也,兼也。《汉书》“该藏万物”。犹言宜也,事之应如此者曰该。2424 缀:结也。润:滋也,益也。《易》“雨以润之”。2525 清词:清迈之词。转:宛转。2626 巧义:妙义,美义。巧,美好。卓立:卓然而立。卓,高也。《文心雕龙·风骨》“孔氏卓卓,信含异气。”卓卓指特立貌。2727 自然:天然。《老子》“道法自然”。《淮南子》“因天地之自然”。科学上亦谓天生之物曰自然物,言不假人力之改造;浑成而无所勉强亦曰自然,如诗文之不加雕凿者。2828 孔融:东汉人,孔子二十四世孙,字文举,少有俊才,献帝时为北海相,立学校,表儒术,寻拜大中大夫,值汉室之乱,志在靖难,然才疏意广,迄无成功,尝自谓“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后为曹操所忌,被诛。“孔融让梨”的典故家喻户晓。2929 摹:仿也。效而为之曰摹仿。伯喈:蔡邕,字伯喈。3030 张、陈两文:指孔融的《卫尉张俭碑铭》、《陈碑》铭文。(张俭:后汉名士,字元节。尝劾中常侍侯览,览怒,诬以党事,遁去。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荣,尝奔东莱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岂忍报之乎?”钦叹息而去。《陈》文无考。)3131 辨给:义同“辩口”,古谓“言辞辩给”指有口才也。《史记·范睢传》“齐襄王闻睢辩口”。足采:过多的文采。足,过也。《论语》“巧言令色足恭”。3232 亚:次也。3333 孙绰(chuò):晋太原人,字兴公,为景安令,终廷尉卿,有《至人高士传赞》二卷,《列仙传赞》三卷,《孙子》十二卷,《集》二十五卷。作《天台山赋》,同时才笔之士,绰为其冠。《全晋文》卷六十二辑其碑文七篇。3434 温、王、郗(chī)、庾:指孙绰的《温峤碑》、《丞相王导碑》、《太宰郗鉴碑》、《太尉庾亮碑》。(温峤:晋太原祁人,字太真,初为刘琨右司马,奉表江东,元帝器之,王导等并与亲善,后除散骑侍郎,苏峻反,峤与陶侃共讨平之。官至骠骑大将军。始安郡公,卒谥忠武。王导:晋人,字茂弘,览之孙,元帝为琅琊王时,导知天下将乱,劝王收贤俊与共事,及即位,参与机务,朝野倾心,号称仲父。后受遗诏辅明帝,又受明帝遗诏辅成帝,历事三朝,出入将相。晋之中兴,导功为多,官至太傅。郗鉴:字道徽,号虞卿,东晋人。汉御史大夫郗虑的玄孙,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岳父。官至东晋太尉。卒谥文成。有文集十卷传于世。庾亮:晋颍川鄢陵人,字元规,风格峻整,动由礼节,成帝初为中书令,政事一决于亮,苏峻反,亮督诸军讨平之,后代陶侃镇武昌,遥执朝政,图恢复中原,未成而卒。)枝杂:文辞涣散、琐碎。枝,散也。《易》“中心疑者其辞枝”。杂,细碎。《易》“其称名也杂而不越”。3636 《桓彝》:碑文已佚。桓彝,晋龙亢人,字茂伦,性通朗,早获盛名,有人伦识鉴。元帝时为吏部郎,后为宣城内史。苏峻反,死于难。3737 辨裁:指善于判断、长于鉴赏。辨,判别。《易》“问以辨之”。裁,鉴别。如衡文者之曰总裁。

【译文】

碑,就是增加补益的意思。上古的帝王,封禅记事以号令天下,树石勒迹以增益高山之尊,因此就叫碑。周穆王曾在崦嵫山刻石记载其事迹,这就是古碑的命意吧。后来宗庙阶前有碑,树立在经柱两旁,只是拿来系牲畜,并不在上面铭刻功绩。而铸器铭功又渐渐地减少了,所以,后代就用石碑,以石代金,同样可以达到昭示不朽的目的,由宗庙再运用到坟墓,其寓意就像给坟培土来增添对死者的感恩。自东汉以来,碑、碣大量出现。若论碑文写得最好的人,莫过于蔡邕了。读他的《太尉杨赐碑》,如睹忠臣尊容、如闻圣贤经典;他的《陈寔碑》、《郭泰碑》两篇碑文,无可挑剔,没有不好的言辞;《汝南周勰碑》、《太傅胡广碑》等碑文,无不写得精到而允当。他叙事得宜而扼要,文采雅正而润泽。清迈之词既宛转又韵味无穷,意境巧妙而卓然成章。考察他写碑文的天赋才能,都是本乎自然而成。孔融创作的碑文,有摹仿蔡邕的地方,他的《卫尉张俭碑铭》和《陈碑》铭文,善辩但文采过多,次于蔡邕的作品。至于孙绰写文章,其心思都用在碑文的创作上,但他的《温峤碑》、《丞相王导碑》、《太宰郗鉴碑》和《太尉庾亮碑》,却文辞涣散、琐碎,只有《桓彝碑》一篇,堪称善于判断、长于鉴赏的优秀作品。

【原文】

夫属碑之体11,资乎史才22,其序则传33,其文则铭44。标序盛德55,必见清风之华66;昭纪鸿懿77,必见峻伟之烈88:此碑之制也。夫碑实铭器,铭实碑文,因器立名,事先于诔99。是以勒石赞勋者,入铭之域1010;树碑述亡者1111,同诔之区焉。

【注释】

11 属(zhǔ):连缀,连续。如属文。(属文,犹言作文,谓连缀字句使相属也。)22 资:用也,讬也。《易》“万物资始”。《后汉书》“讬以他辞”。犹言假借。史:史官。(司纪载之官也,古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皆直书君臣之善恶功过,以垂鉴戒,其职至重。其后国之图籍、历象、占验之事,亦掌于太史,魏晋以后,修史者别称著作郎、秘书郎,明以后为翰苑诸臣之职,故翰林亦称太史。)33 传:训也,解说经义曰传。前文“观其序事如传”。44 铭:为文字以刻于器,或以自警,或称述功德,使可称名,永久不忘。古多刻于钟鼎及日用之器,秦汉后或刻于碑。55 标序:彰显其事、称扬其功。标,高枝曰标;又表也,古投壶饮毕,为胜者树标,故角胜负谓之夺标。盛德:大德,美盛之德。66 清风:清明之风范。清明,指神志湛然也。《礼》“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华:光华。《尚书·舜典》“重华协于帝”。言舜文德之光辉也。77 昭纪:昭示法纪。昭,表白。纪,道也。《尚书·伊训》“先王肇修人纪”。鸿懿:弘扬美善。鸿同弘,扩而大之。88 峻伟:崇高而伟大。烈:业。如言功烈。99 事:为也。言树石先于作诔。1010 域:区、域并称,指范围。1111 述亡:陈述死者的生平事迹。述,陈也。

【译文】  

   关于写作碑文的体制,需要借助史官言事的才能,它的序文近于解说经义的传体,碑文近于称述功德的铭体。彰显事功,称颂美盛之德,必须展示其清明风范的光采;昭示法纪,弘扬美善,必须展示其崇高而伟大的功业。这就是碑文的体制。碑是铭刻文字的器物,碑文也就是铭,根据器物来确立名称,树石在作诔之前。所以,刻石称赞事功的就属于铭,树碑来陈述死者生平事迹的就属于诔。

【原文】

赞曰:写实追虚11,碑诔以立。铭德慕行22,文采允集33

观风似面44,听辞如泣。石墨镌华55,颓影岂忒66

【注释】

   11 写实:真实地描绘事物。追虚:犹追远,《论语》“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追,上溯已往曰追。虚,空。引申为远。22 慕行:思念其德行。慕,思也,系恋不忘也。《孟子》“大孝终生慕父母”。又爱而模范之也。33 允集:公允地罗列其事功。允,当也。《后汉书》“案法平允”。集,聚也,会也。《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44 观风:犹相机也。《易疏》“时可则进,时不可则退,观风相机,未失其道。故曰观我生之进退。”犹观人生崇高而伟大的事业。似面:历历如在目前。55 石墨镌华:言文采斐然的古代碑碣。石墨,犹碑诔文字,镌(juān),刻。华,光华,美观。比喻文采斐然。66 颓影:对后世产生的影响。颓,顺流而下也。忒(tè):更变。《诗》“享祀不忒”。

【译文】
  总之,真实地追怀往事,用最大的诚意祭奠亡灵,碑诔亦为之而建立。称述功德,永志不忘,以思念其德行,用精彩的文辞恰当地罗列其事功。观察人生的进退,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历历如在目前,聆听诔辞,如呜咽哭泣。文采斐然的古代碑碣,可以卓立千载,丰功伟绩可以万古流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不可更改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 卷一百六十九
“熹平石经”重见天日,这些残石到底经历了什么?
卷五百八十九 ◎文部五
唐|书者史惟则,管元惠碑
文心雕龙·十二 诔碑
  【全后汉文】 卷七十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