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传一刻」第190期:张驰-从《伤寒论》引《本经》药评解(三)

讲者简介

张驰,男,1985年8月生,吉林长春人,民革党员,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教师,世界中医联合会青年中医培养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传承与创新联盟理事,颐仁青年中医会理事。师承海外中医师沈谦益先生,传承伤寒气化学派理论。

主要从事《伤寒论》理论教学及临床应用,临床主攻方向: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支气管哮喘、肾病综合征,在临床工作中获得了患者的广泛好评。

著有《新刊四海同春疏注》,学苑出版社,2012;《伤寒论钱塘章句疏要》,学苑出版社,2017。

中医家推荐

理法法药,理是药的一个演化,法药之生长收藏,从药这儿能把理的关键找到。张驰老师师门对本草之重视程度如此!2017年张驰老师以《<伤寒论>引<本经>药评解》为题,选取《伤寒论》中出现次数最多的12味《本经》药物逐一进行评解,可惜时间有限未能尽述,仅仅讲了前5味,直教人意犹未尽。今日再逢机缘以续前讲,庶几不负诸君期待。

■ 温馨提示:本文约9967字,阅读大概需15分钟。宜泡一壶清茶,慢品。

▽ 讲稿实录 ▽

能再次坐在这儿跟大家交流,我非常开心。这个课缘起是去年咱们要讲《本经》嘛,然后我找了十二味药,当时因为时间关系,只讲了五味,说得还算比较透彻,后面的内容还有七味药,怎么办呢?我们说再找机会继续,于是就有了今天这么一个机缘。

◎ 理法法药,重在实践

我的师父沈谦益先生对本草是非常重视的,重视到什么程度呢?家师曾经说过一句话,这句话也作为了我学医时候的一个启蒙的明灯,家师讲中医有理法方药,理法方药各有不同。那么理法方药分别是什么呢?理——理法法药,那么理的源流、它的机理是效法天地、药的生长、从大自然而来,理可以是药的一个演化,从药这儿能把理的关键找到。那么法是什么呢?法由方出,法的具体的表现是由方来成就的。方以法成药而成方。那么所谓理法方药各有不同。

说到这儿,其实非常惭愧,虽然我本人平时给学生们授课的时候经常喜欢讲一点《本经》的东西,但我的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刚刚朱健勋老师讲完了人参的鉴别,为什么朱老师讲得那么自如、那么镇定,非常非常有内容?我在这儿坐在底下都听不够。原因是他的学术是从实践中来。我们是非常好的朋友,又是同事,他一年的时间里,几乎大半年都不在学校,而是在各地的山野中。这一点我个人很惭愧,对于药物的认识,包括对植物学的认知,可以说我的实践相比非常少。本人也在努力,争取在这方面能有一个进步。我们师门有一位老大哥——王方同老师,他的实践就非常多,在师门里头我们就戏称他是我们中间的神农氏,他对好多植物的认识都非常深刻,也是源于大量的实践。不光如此,王老师精通丸散膏丹的配制,他做的水平非常高,刚刚还赠送了我他自己新炼制的周潜川老师的玉丹。丸散膏丹这方面是我们中医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承部分。

去年我一共摘取了《本经》中的十二味药,《本经》中三百六十五味药为一个周天之数,我个人才疏,讲不了这么多,所以取十二味药,法一个小周天吧。那么这十二味药的依据分别是什么呢?在这要感谢任应秋先生当年做的一个工作,他统计了《伤寒论》的用药中,出现次数从高到低的排序表,所以得出了我要讲的这么十二味药。有五味药已经讲授完了,那么我们从第六味药附子继续。

◎ 《伤寒论》引《本经》药评解继续

6

附 子

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出现次数23次)

首先,附子这个名字就很直观,什么叫附子呢?它是附在一种植物上的子根。附的是谁呢?我们说的乌头,野生状态下称之为草乌,在人工栽培状态下称之为川乌,附子作为它的子根。我们今天用的最道地的附子,应该是四川江油的。我们知道,云贵川的气候比较潮湿,尤其山里头昼夜温差较大,天气湿冷,因此说附子作为子根,需要储藏大量的能量作为供给,所以附子可以干什么呢?我们称之为回阳。

坊间有很多流传的说法,说四川人很厉害,用这个附子炖肉,对吧?有时候也有人说附子会不会炮制过度,导致它的温性不够,相反出现了寒性?当然了,这也是有可能存在的。但是有一种现象不由得我们不警惕,在这要感谢我们的王德群老师的著作,我是读了王老师的著作之后才豁然贯通的,王德群老师的《神农本草经图考》里面说的很清楚,附子的人工种植是把它从山上移到了平坦的坝子上,不冷,反而很热,对吧?因此附子储存阳气热量的需要就大大打折了,相反,有的时候它还产生了能够清热的力量。说起来有点危言耸听,对吧?我们做中医的人要懂植物,这个太重要了,我们要知道它为什么能干这个事儿。

《本经》里附子的原文,它的文法、章法的次第非常鲜明。“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刚刚王老师提到了《本经》的文法,与家师沈先生不谋而合,附子核心中的核心,就是“主风寒”这三个字。风和寒是两件事,至于条文后面所谓“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痹,拘挛膝痛,不能行步”,都可以作为对“主风寒”的进一步的诠释。陈修园有一句话,说附子是“火性迅发,无所不到”,这句话也是对它的一个阐述,那么我们看看具体的条文。

1主风寒

听过上次课的学员都知道,因为咱们是从《伤寒论》引出的《本经》,因此我们借《伤寒》来说《本经》的事。说到风寒,我选了桂枝加附子汤。为什么呢?我在做课件选方的时候,有一个宗旨,告诫自己,不能在方子里头,打比方我要讲风寒,好了,我就找一张能治风寒的方,里面有附子,那么我就把它说成附子能主风寒。我觉得这样做学问是不客观的,过于牵强,不负责任。但是,我们从加减上能看到很多内容,比如说桂枝加附子汤。在《伤寒论》中有这么一句话,“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服”,还有这么一句话,“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那么无论解肌也好,救邪风也罢,我们都知道,《伤寒论》中中风之主方,桂枝汤无出其右。当病人出现了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的情况,谁又能救呢?《伤寒论》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让我们知道,用的是附子。

我初学《伤寒论》时有一个疑问,这个人漏汗啊,津液损伤很大,从直观的角度来看,为什么没有用麦冬、花粉、生地来救津液呢?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仲景先师在《金匮》里面就说过一个问题,上医要治未病。其实当上工更简单,当下工的难度更大,为什么?打个比方,我是东北人,我们老家那边取暖都用暖气和地热,有时候水管质量不好,就会有漏的时候,对吧?一旦水管漏了,怎么办呢?你去当下工直接堵这个漏眼的难度大,还是当上工把水阀关掉的难度大一点呢?其实后者更容易,这是思维方式的变化。因此,仲景先师《伤寒论》,我在读的时候发现,处处都是上工笔法。比如这个位置,他不去救津液,为什么?津液是已病,太慢了。怎么办?谁导致津液外出了?《内经》里头有这么句话,“阳在外,阴之使也”,阳伤了,所以怎么办?加附子,不治其阴,而其阴自归。相反, 21条接下来有这么一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那又怎么解释啊?《内经》里的后半段话,“阴在内,阳之守也”。20、21两个条文顺理成章,不得不让我感慨啊,《伤寒论》发明《内经》奥旨,古人讲的不是一句空话。

那么,从这个角度我们就知道,附子通过固敛元阳,以救桂枝汤于风寒之不逮,很充分。

2咳逆邪气

“咳逆邪气”,其实这个出现在小青龙汤的加减法里面。在临床中,有的时候“咳逆邪气”非常形象,比如我们马新童老师、吴雄志老师刚刚提到的神经性的心绞痛。据我的临床体会,元阳之不足,“若噎者”,患者常常是在夜里如有窒息之状。那么怎么办呢?在小青龙汤中有若干加减法,我总结了一下,它的减法比较一致,都是一要减就减麻黄,基本没什么变化,加法不一样,“若噎者”怎么办?加附子一枚,炮。以壮其元阳,止其逆气。我们知道,小青龙汤专于善于治咳逆,对吧?由于元阳不足,气机不能通畅升降的时候,尤其要用谁去救?用附子。

老子讲过一句话,“大道废,出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在常态的时候很难看到每味药的真实性格,你去看它的加减,好多东西真实得不能再真实,对吧?大家合力做一件事的时候,你看不到这个事究竟是谁成的,但是真的就是这个大厦将倾的时候,就能看出是哪个人。

3温 中

“温中”,这个理中汤很有说服力。我们知道“理中者,理中焦”,理中汤尤以善理中焦之虚寒为见长,但是当理中汤证出现“腹满”一证的时候,我们去掉白术的升降之力,加附子。

在临床上有一个著名的中成药,叫附子理中丸,很多人喜欢诟病它,尤其我们学经方的人。诟病的理由也很简单,画蛇添足嘛,对吧?你究竟是附子剂呢,还是理中剂呢?但是我个人有一个观点,你说它不对,有道理,但你说它对,也有道理。为什么?这个中成药能流传这么多年,有可能很多东西的真相不以我们的意识和主观为转移,它能流传自有它的道理。这个道理在哪?就藏在《伤寒论》理中汤的加减方。作为成药它不可能精确,但是它有可能面面俱到才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它要的是一个广,而不是一个专。从经方上你是对的,从成药上它是对的,谁都能用。

那么,我们说附子能够理中温阳,《本经》说它能主温中,这是依据。

4破癥坚积聚血瘕

“破癥坚积聚血瘕”,在上一节课中,不是以附子破癥坚积聚,是麻黄。那为什么把它拿来放在这儿呢?(四逆散加减法: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的师父沈谦益先生发表了几篇文章,其中一篇文章提到了一个健康的概念。师父讲,健和康是两件事,不是一件事。健指什么呢?充足。康指什么?通达。从这块就出现了一个很好玩的悬案。我们在讲《伤寒论》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现象,往往有一个汤方,有的时候它会有一个丸散,比如有抵挡汤有抵挡丸,人参汤有理中丸,有陷胸汤有陷胸丸,虽然它俩有一些出入,比如陷胸丸里面有葶苈、杏仁、蜜,但是大体上长得相貌基本差不多吧,就像父子俩一样。但是到了一个地方出现了悬案,四逆汤和四逆散放一块之后,大家都不相信它们是亲生的,这个就有一点麻烦。所以怎么办啊?后世有一部著作《桂林古本伤寒论》,它中间出现了柴芍枳草汤,也出现了四逆散。但是从宋本的角度来说,我依然愿意相信四逆散就是我们眼前的这个柴胡白芍枳实甘草,那么为什么它俩都称为四逆呢?昨天马老师讲“春夏秋冬四气相代”,我个人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取法于《内经》,立意非常深远。从这个角度上,我们说其实四逆——手脚的厥冷,只是阴阳气的不相顺接,对吧?从我师父提的健和康的角度,四逆的原因可能有两个。大家觉得不健和不康哪个能够造成四逆呢?同样,我还以我们北方的暖气举例子,有两种情况暖气都不热,第一种情况是可能你没有交暖气费,这个是什么?不健,对吧?压根就没有这个暖气来。第二个情况,我交了暖气费,还是不热,邻居的都热,这是为什么?你可能需要花点钱找人帮你通一通了。四逆只是现象,它是已病,什么造成四逆?不健、不康,皆能致之。为什么有汤散之分?很简单,“汤者,荡也”,以扶其阳气;“散者,散也”,以通其关窍。二者皆能治其四逆。就像马老师昨天说的四顺,对吧?皆能化逆为顺,为是方之用。

那么从四逆散这个加减法上就有一个很好玩的事,有的时候仲景先师送你点好东西,总不会白读《伤寒论》,比如这儿,居然仲景先师在治疗不健和不康的时候,两管齐下的是哪张方呢?是四逆散的这个加减。为什么?我们说腹中痛,在四逆散之前的《伤寒论》的加减法,比如说小青龙汤,比如小柴胡汤,腹痛证怎么办?加芍药。为什么?“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癥坚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唯独到四逆散的时候,它的加减法变成什么?变成附子。四逆散本身也有芍药以行其通达,那么要用附子补其不逮以使其充足,足而后能通。从这一方面,我联想到很多里证的治疗,比如说治疗癥坚积聚,当它是元阳不足的时候,我们以谁为助,去帮助行散结、消痹,甚至是活血之用呢?仲景先师恐怕已经给了我们一个答案,欲免俗儒需读史啊,包括《本经》、《伤寒》里面,很多东西你就能看到,仲景先师的笔法非常明确,一以贯之。

5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后面的“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我不想过多地说,大家也都非常的熟悉。“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附子汤实至名归,寒者温之。用了两枚附子,在《伤寒论》中其剂量之最。在这儿不多讲了。

7

人 参

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出现次数22次)

说到人参,我就不太敢讲了,因为朱老师刚刚把人参说完。实际上我也特别有幸,他经常带我到山里一块去采参。我在过去的时候很执着,认为仲景先师一定用的是党参,我有一套自己的道理,后来发现错了,刚才朱老师讲的也很确切,其实你真的从大历史上来看,人参的地理位置一直能到山西和河北。那么仲景先师在用参的时候怎么用?我个人认为人参其回阳益气之力为速,而党参尤善于滋阴,根据需要取用,我们不可死于句下,不能说非得用哪个,哪个才是对的,这不客观。

1主补五脏

陈修园有句话我特别喜欢,“凡属上品,俱系无毒。独人参秉天宿之光华,钟地土之广厚,久久而成人形,三才具备,故主补人之五脏”,他说“独人参禀天宿之光华”,我因此吓了一大跳,为什么?我们知道所谓的二十八星宿,奎娄胃昴毕觜参等等,人参禀天宿之光华,天上确实有参宿。什么叫“钟地土之广厚”呢?道理很简单,刚才朱老师也跟我们讲,说人参种完了之后,参地就撂荒不能再种了。为什么?再种长不出来。而且我们也曾经想在各地广泛地去种人参,发现都不行,现在只有长白山能孕育人参。为什么?地气之厚,离了这个不行。“久久而成人形”,咱们讲五形俱全,你看人参,有胳膊,有身子,有脑袋,有两条腿。我们说人是天造地设,五形俱全,那么人参它能得人体五形之位,那么这个天地人之三才具备,故能主补五脏。

关于补五脏,我举一个例子,“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当然它并不直接指五脏的概念,但是拿它说一件事,在表证的时候见沉迟之脉,那么这绝非一个顺证。一身气血荣枯于外,而五脏精气盈亏于内,发汗所致之脉沉迟,气血既损,五脏精气不保,唯人参能起之。在整个《伤寒论》桂枝类方里头,除了163条“心下痞硬,表里不解”桂枝人参汤之外,只有在本条就加人参能够把气血迅速补充。

2安精神,定魂魄

“安精神,定魂魄”,我这儿举了一个例子,茯苓四逆汤,“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烦躁,实际上仲师用的茯苓,马老师也讲了这个问题,茯苓以伏其在阳位不安之魂魄。四逆汤本身以温其元阳,在这里多了一个药,人参。无人参滋养先后天之血气,那么茯苓四逆汤则不能达其藏神回阳之用,所以人参对它们有一个滋养作用,安精神,定魂魄。在临床上我常用茯苓四逆汤治疗阳虚性的一系列的精神神志类疾病,包括阳虚的失眠、烦躁症等等,效果非常好。

3止惊悸

“止惊悸”,人参是能止惊悸的。就在前不久,我有一位患者也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惊悸之证,后来我就给他用了十几年的林下参,效果非常好。实际上在《伤寒论》中仲景先师用人参的地方并不少,你会发现一个道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不会用,总是在必要的时候才用。比如炙甘草汤,“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动悸不能等同于惊悸,但惊悸有的时候会导致动悸,这是肺不能主治节,心不能主血脉而藏神明导致的。在这种状态的时候,那么我们的炙甘草汤是一个范例。

4除邪气

“除邪气”,这个地方有点好玩。人参是一个补益治疗,对吧?那么在除邪气之中,取的什么用呢?徐灵胎先生在《医学源流论》中讲到,有必要所有方所有药都用人参吗?这个思考很了不得。但是有的时候恰恰不能没有,打比方,吴茱萸汤。《伤寒论》中见吴茱萸汤的有三次,阳明一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少阴出现一次,“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这种状态;到厥阴的时候依然有头痛吐利的这么一种状态,“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这三个,我自己在读书的时候,把它们穿了一个串,病位是依次在变化的。食谷欲呕在胃家,那么烦躁欲死怎么解释呢?我个人有一个认识,临床上也广泛在用,我认为它究竟伤了谁呢?病位到了膻中。为什么这么讲?我坚信《伤寒论》是取法于《内经》的,《内经》说了一句话,“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仲景先师说烦躁的地方有很多,比如76条栀子豉汤,比如小建中证有烦躁,心中悸而烦。什么叫心中悸而烦?我发现低血糖的人就经常有。我经常看到病人脉象之后,给诊断为小建中汤证,先据脉证把方开出来,开好了之后患者刚要走,我把他叫住,稍等,我问你件事,你容不容易突然之间血糖低,患者说是,我说好,那走吧。由于时代不同,仲景先师不会告诉你什么叫低血糖,但是他能说心慌、烦,道理是一样的。那么吴茱萸汤的烦又是什么样呢?由于邪气干扰到了膻中,造成了心窍的闭塞。打一个比方,戊戌之后,西太后把光绪皇帝囚禁在了瀛台,光绪作为一国之君,锁在那个地方,你说他烦不烦?就是一个道理。由于膻中不能行臣使之用,心神不能令其出入通达而烦躁。人的这种烦躁,在临床上的表现往往是有自毁倾向,也就是自杀倾向。因此在临床上一旦患者来了以后,含泪说家里人不理解,说自己其实也没什么闹心的事,但就是会忽然觉得不想活了。从脉象上你要是考虑他有膻中的疾病,在这儿也不用我多说,用吴茱萸汤。

吴茱萸能干什么呢?我们知道它味苦性温而能燥,燥了之后以肃降其湿浊。膻中天开云霁,国君身边的这些乱臣贼子怎么样?一扫清君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吴茱萸是随便用的吗?我们说吴茱萸有一个外号叫什么?叫辟邪翁。为什么这么讲呢?《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这么一句话,“遍插茱萸少一人”,在重阳节的时候,我们说重阳阳气到顶了吧,那么人该怎么办?登高以取其阳气居上之象,插茱萸以效阳气欲肃降之机,以法天地。在这个过程之中,浊阴降下来了,同时你一定要考虑一个问题,有的时候难度不在祛邪气上,在哪?你的生气还能不能回来。就像你跟人交恶很容易,一个电话就解决问题,彻彻底底的看你想做到什么样,对吧。但是你要想跟他恢复关系呢,不太容易。

我们中医有“秦医和缓”的掌故,虽说是人名,实际上细思之后发现和缓就是一个大法啊。为什么?和缓是对谁说话?对人的生机啊。秦医为和缓,和缓的是谁?是你的生机。那么我们要和缓其生发之机,用谁呢?仲景先师选了两味药。第一,大枣,我们不能否认大枣的这个作用;第二个,人参,据我对文献的发掘和临床总结,三十克的吴茱萸必配十五克的人参,二比一的剂量,这是一个平常量。如果患者血压很高,这个气血上升很厉害,那很容易啊,人参减一点量。相反呢,临床上比如说我们治疗肝癌的病人,生气很不足,血压很低,如果要用吴茱萸汤,那怎么办?也很简单,人参加倍、涨量啊。生杀之权衡都在你的剂量上执掌。在临床上我配吴茱萸的时候,常用这两味药,祛邪气的难度不在祛邪,往往在于你不能胜任于它。

5明目

“明目”这儿呢,我们都知道小柴胡它能主所谓“口苦、咽干、目眩”,这是少阳的一个提纲。我取了这么一句话,实者相火为患,虚则肝肾内亏。目眩是怎么回事呢?少阳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厥阴,厥阴风木之患。那么这个明目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小柴胡汤到底是祛邪之方,还是扶正之方?在这儿其实我们要思考很多东西,包括煎服法,柴胡的选用,你用的是南柴胡还是北柴胡,还有它的配比怎么样,是半斤的柴胡还是多大剂量的比例,各有不同。但是我有一个观点,我认为在小柴胡汤中,柴胡、半夏和黄芩可以疏解少阳,参枣草姜干嘛呢?突然又想到一句话,仲景先师自己说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治脾”,治肝在于柴夏芩,实脾在于谁啊?参枣草姜。四味实脾,三味祛邪啊。从这个角度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不是一句空话,处处体现在它的条文和方里面了,只是有的时候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把它用好。所以小柴胡其实不能说完全是一张祛邪之方,它扶正的东西在里头很明确。

那么明目之作用,偏于相火,有相火之郁,偏于厥阴,有厥阴之忧,从气化上标和本来说的话。

8

半 夏

半夏,味辛平,有毒,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出现次数18次)

半夏这里头有一个问题,古人谓之“生当夏半”,此与“引阳入阴”之理不符,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我读了王德群老师的著作,才知此中消息。王老师有一个解释,半夏是特别讨厌高温的,出现高温之后,半夏就停止了生长。所以那古人云“生当夏半”,一看到夏天一半的时候它长出来了?其实不是,它在春天就已经开始生长了。

插一个题外话,在我的课堂上,王老师的《神农本草经图考》是我对学生们要求结合的重要教辅参考。我跟学生们讲,我让你直接去读《本经疏证》,你不见得能读懂;反之说一句话很冒犯的话,不是对古人不恭敬,古人真的没有我们今天人的这种条件,能拍那么多彩色的照片,能早晨还在青海的时候,晚上你就到了东北,但是我们今天人可以做到。所以王老师在这方面,用深入浅出的方法给了这些药非常好的诠释,我们干嘛不用?现在王老师的书是我的案头书,很多本草的东西我要用它去校准,尤其我本人从事教育行业,在教学上的时候很慎重,每一句话该怎么说,什么东西该怎么讲。学生相信你,到了临床上,如果用的东西不对,这个因果我们背不起。

那么,“生当夏半”显然是不对的,但是从它对温度的这种回避,我们可以知道一个问题,半夏真的跟古人说的一样,能够引阳入阴。在这儿,我认为张隐庵先师说的非常非常的巧妙,“半夏生当夏之半,白色味辛,秉阳明燥金之气化”,我们还可以这么理解,在夏半的时候,它开始再一次的生长,色白味辛,因此能禀阳明燥金之气化。

1主伤寒,寒热(头眩,胸胀)

那么在这儿,“伤寒,寒热”,包括“头眩,胸胀”,我把原文拆开了,做了归类。我们说柴胡类方治疗这个伤寒和往来寒热的外感之证。

小柴胡汤: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

柴胡桂枝汤: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

大柴胡汤:伤寒发热,汗出不解。

柴胡加芒硝汤: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甫所发潮热。

那为啥讲头眩和胸胀呢?所谓胸胁,少阳经部位,对吧。那么头眩,厥阴风木即少阳相火气机变化之体现,柴胡、黄芩、半夏,斡旋少阳之枢机也。

2心下坚,下气(肠鸣)

以《伤寒论》中柴胡类方讲“心下坚,下气”,非常经典,比如说有这么个加减,《伤寒》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33条“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这两个不同的加减就说得很明确,“不下利,但呕”,需要你下气了。小陷胸同样,“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它再次说了一个位置,《本经》里面叫“心下坚”,它讲“正在心下”,小陷胸三味当家之药——半蒌连,在这儿可以发现《本经》和《伤寒》惊人的一致,因此我们很多人认为《本经》和《伤寒》是一脉相承,有很直观的道理。

三泻心汤就不赘述了,半夏泻心汤“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生姜泻心汤“胃中不和,心下痞硬”、甘草泻心汤“心下痞硬而满……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这个非常明确。旋覆代赭汤“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用半夏,同样是这个作用。当然,还包括小半夏汤,大半夏汤,这个是在《金匮》之中的。

3喉咽肿痛

“喉咽肿痛”,苦酒汤“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半夏散及汤“咽中痛”,都用的半夏。苦酒汤中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当然,是不是今天的半夏整整十四枚?我觉得应该不是。为什么?我尝试过,装不进去。我们用的是旱半夏。半夏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我也相信汉代的鸡蛋跟今天的鸡蛋,应该变化也不大,所以说这个里头究竟是什么样?有待于诸位老师和贤达们的印证。

但是苦酒汤这个方非常好用。整个方的化合,用蛋清的这种滋补作用,包括醋的泻阴火、收敛的作用。而且蛋清有一个什么妙用呢?所谓以形补形之法。什么叫以形补形?就是溃疡了之后,蛋清对创口有一个保护的作用。半夏治疗咽喉肿痛,肿和痛是两件事,对吧?形态上的变化和火气燔灼皆可主之。后世诸方每每见到咽痛者,则有半夏之加减,在临床上用的很多。当然,它必有一个统一的病机,就是痰。痰是什么,不得阳入之孤阴。

4咳逆

“咳逆”,这个“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很经典。小青龙里面我常喜欢用的药对,半夏、细辛,还有干姜、五味子,我平时也告诉学生这么用。干姜、五味子,干什么呢?止咳。纵观整个《伤寒论》,你会发现一个问题,仲景先师在止咳的时候一次都没有用杏仁,他喜欢用杏仁干什么呢?比方小青龙汤加减法有这么一句话,“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四两”,他加杏仁是治疗喘的。咳怎么办呢?五味子、干姜。在小青龙之中,五味子、干姜还要辅助半夏、细辛,没有半夏的化痰燥湿,那么这个咳逆由于在心下水气之泛溢,同样不可以得解。引陈修园先生的一句话,“仲景诸方加减,俱云呕者加半夏”,讲了一个问题,仲景先师用半夏,是因为气机的上逆。

整理校对:采采 杨夷君 陈剑城

审核:张驰老师

编辑:朱丽莉

声明:

·本文根据 张驰老师2018年05月在 “全国《神农本草经》与经方临床第一届学术研讨会”的学术报告整理,由“中医家”协助整理编校。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我学《伤寒论》遇十七惑,求解!
倪海厦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的经典配方 41-100
【原创】灵活高效使用脉证经方的关键在于脉证合参
生姜在《伤寒论》中的量效关系探讨
伤寒论学习笔记35
伤寒论108条背诵条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