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西方古代数理文化的大一统思想的影响——深在文化底蕴之中

古代数理文化的大一统思想的影响

古代的数理大一统思想,在西方数理文化中,影响至今。爱因斯坦的物理一统思想方面的考虑,虽然失败,但是,同时代的特斯拉号称解决了这件事情,仅仅是市面上没见过他的这本书而已。他四十岁以后的事情,被美国列为绝对的机密,两个五十年没有公开,也就意味着永不见天日了。

几十年后,西方理论物理界出现了弦理论的研究热潮,实际依然是物理大一统思想方向的研究。继承的却是当年特斯拉的一句话:“如果你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请关注能量的干涉与共振。”无法物理证实的弦,是基本粒子的数学设想下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基于拓扑学的能量环或者波。

这与中国古代的气(炁)异曲同工,气是定性解读,而弦是定量表达。而弦理论采用的数学兼容理念与古代的五行数理同理。西方人的理论物理大一统的努力,依然是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文化中的部分思想。

物理大一统,实际是古代数理大一统文化纯粹的数学大一统失败之后的另外一个小的分支设想。欧拉之后,π与e被证实为超越数,西方古代数理模型基于π的方向的方法彻底宣告失败,无法完成绝对数学意义的数的大一统了。这种数理文化宣告走入一条死胡同。

而中国古代,能够按照古代的数理要求,实现古代数理大一统梦想的,是伏羲的兼容式人文表达的一。而后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都是基于这个一的不断阐发。而且,中国古代的数理模型基于的是排列组合、分形、混沌、量子意义等现代数学基础的方法,无法数学否定,而且还可以与数学继续与时俱进的发展。我们必须感谢伏羲的一的表达。这种前瞻性、兼容性、可扩展性的数理文化,至今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当西方人纠结于量子力学的发现,纠结于薛定谔不死不活的猫的人文解读的时候,不得不借用中国古代的心学的方式来表达。而中国却用一个一就解决了这个人文表述的问题,伏羲的一本身就可以是兼容阴阳的。

西方的物理界,现在正在解决这个古代数理文化从零到一的具体的数学描述和物理证实的问题,而结果是,并未解决。物理已经无法验证领先的数学产生的意淫了。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伏羲的一,人文表达方面这并不是需要纠结的问题。

东西方古代的数理文化各有侧重

西方古代的数理文化

西方古代的数理文化主要追溯到胡夫金字塔,并不是所有的金字塔都有这个金字塔的数理文化含义。

金子塔采用了三维立体几何表达的方式,兼容了3、4,同时利用坍塌极限角(52度)左右,解决了π的含义的兼容表达。古人并无需知道π的数学含义,但是,这种建筑的数学模型,描述的是用方或三角兼容圆的方法。这种思想,通过僧侣的传播,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造就了西式的代数、几何、西方古代数理哲学的产生。而西方的宗教文化的数理文化部分,是西方古代数理文化的一个分支。

金字塔

金字塔的π和黄金分割被后世利用数学方法解读,造成很神秘的样子。实际上,与底边正方边长利用坍塌极限角构筑的金字塔这种尖顶结构,通过数学计算,必然导致它的高是底边的1.27324倍。

这和黄金分割又有什么关系?这与π又有什么关系?为何这东西传到古罗马,就被变成对黄金分割的崇拜呢?例如巴黎圣母院这一建筑,严格遵守黄金分割的数学模式。

4/π=1.27324

1.27324*1.27324=1.621(黄金分割数字:1.618)

而黄金分割数字还能兼容一系列的数学恒等式(有的是约等)。

1.618^2=1+1.618

0.618*0.618=1-0.618

这是西方古代把黄金分割、勾股定理、金字塔数理关联的关键数学公式。

把上面两个公式相加,1.618^2+0.618^2=3=根号3的平方,这是勾股定理的一个特解的表达,可否理解?也就是勾股数是1.618、0.618、根号3。

这就是数学表达,没讲数理。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代数几何大一统模式的表达

OC=1.618;CA=0.618;DB=1.414(根号2);OB=OA=1.732(根号3)。

这图并不是西方人的发明,西方古人并未画出这个图来,现在中国人帮着表达一下。这也就是初中数学的难度。

通过上面几个恒等式(带约等的),你可以看出,这个图兼容了黄金分割、π、金字塔、正方对角线、还能表达根号3。因为数理文化发展到这个时期的主要课题是平方与开方的代数几何一统。也就是后来被证伪的古希腊的尺规三大数学难题产生的原由。

毕达哥拉斯发明1的正方的对角线是根号2以后,代数几何数理一统的的第一个坎算是蒙混过去了。只要不计算,就不出问题。但是,基于应用,这需要一种表达。这种表达是基于小数点后面可以省略到几位而不能较真的。

后来欧拉不干,数学岂可糊弄,π、黄金分割数都是超越数,那么这事也就数学不成立了。本来尺规可以实现的代数几何兼容表达的意图,因超越数的证实彻底崩塌。

这并不影响应用,因为应用的时候,没人要求小数点后面多少位,这也就在应用中可以实现并足够精度的成立了。这是纯粹的数学吗?是,也不是。是基于数理一统思想的应用表达。

就像根号2到底多长呢?画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对角线就是根号2了,不能问具体的数字是多少。这样代数几何也就兼容性的一统了。

研究到这里,西方的古代数理文化已经表现出倾向于数学了。

西方的英文单词平方(代数)、正方(几何),是一个单词,就是基于这种古代一统数理文化产生的结果。个别《江恩理论》的中文译本中的平方、正方,由于翻译者不懂西方古代的这种数理表达,造成翻译混乱的结果。说代数的时候,翻译成正方,容易把人搞蒙了。

中国这种代数、几何兼容表达有吗?有!例如这人是正方的,并不代表这人长得象箱子一样的正方,而是身高等于体重的斤。一米七的个子,一百七十斤,一个正方的小胖子。这算代数还算几何呢?代数几何数理兼容的表达方式。

古代东方的数理文化

最早可追溯到河图、洛书。已经出土的玉版,甚至可追溯到5600年前。

而金字塔从顶部垂直俯瞰的二维平面表达就是河图。河图用的是代数、几何兼容的二维方法。

之后,产生伏羲八卦、文王八卦、易经、太极、五行等,阴阳文化的一脉相承。这在前文连载中已经叙述,不再重复。

刘徽弦图兼容了3、4、5、6、7、24、25、49,你可看出来了?

与西方数理文化关键的不同,就在于从周文王的周易开始,就已经明显侧重人文方面的表达。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跳出二维平面的禁锢,从多维度的角度来理解古人的数理文化(一)
洛书的二维、三维几何表达,为何和大型对撞机电子对撞的结果酷似
古代的数理大一统文化研究的数的关键是什么(一)
洛书的阴阳一体以及其表达的四维概念(四个要素的相互关联)
几何的四维空间是玄学,是捅了数学界的马蜂窝,还是挠了数学痒痒
近代的二进制周易表达丢失了周易的可公度信息(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