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亲历故事系列【58】——改田换地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祖国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对我的老家影响还是蛮大的。事实求是地说,有利,也有弊。就我们村而言,还是利大于弊的。
​   
利的方面有:一是水利设施得到了大大改善。村里修建了一座水库,建了两座电灌站,村里因此也通了电,开始进入“楼上楼下,有了电灯还缺电话”的电器时代。村民还修建了三条水渠和一条耕路。二是改田改地,村里增加了不少水田种水稻了,解决了当年稻米不够吃的大问题。
​   
学大寨二十多年的“改田换地运动”,我们村主要将四种田野边的旱地——坟地、菜园、茶园、大洲,都改成了水浇地。
​   
最先改的是坟地,所有田野里的坟墓都迁坟上山了。我那时虽然还小,没有参加过这种迁坟改田的,但也凑热闹去看过挖出的棺材。里面还有衣服呢,一旦看到骷髅,吓得不得了。
​   
坟地改完了,就改菜园地。几乎把靠近水田的菜地都改为水田了。我家在全村是最倒霉的,菜园被改了二次。我现在大脑里最早的记忆画面就是——估计是三、四岁的时候,奶奶在离我家不到一百米的西边菜园地里干活,我一个人在菜园里玩耍。记忆中好像菜园里还有坟墓的。这块菜园东西两头都是路,高出南北走向两边的水田很多。如今,这丘田依然是比两边的田都要高些。我家第二次被“革命”的菜园,真是太可惜了。这块菜园,在我家大门正前面,离家门口也不到一百米。它足足有一亩地。四周都有我最喜欢吃的野草莓。东边连着路,路下面就是茶园,每年搭建像廊桥式样的南瓜廊是最省事的。其它三面都是水田。我记得这三个面的边缘都种了桃树。桃树的枝条伸向水田的上方,许多桃子在菜园里摘不到,我就站在田埂上摘桃子。因水田比菜园低很多,有时还需要爬上菜园磅,伸手把桃树枝扯下来才能摘到。

能改水田的菜园都改完了,那就开始改茶园了。留在我的大脑里,有三次参加“农业学大寨运动”的记忆。第一次,是参加地名叫“萝卜园”的茶园改田,做的事情就是斫茶棵树。其实,萝卜园地势低洼,又紧邻率水河,每年的雨季都要被淹没的,是不适合种水稻的。分田到户后,农民大都改种苞萝了。前些年,玉米价格低,比不上茶叶价格好,好多农户又恢复了茶园。

第二次,好像是1973年吧,是到泥干参加改田。干的活就是和妈妈一起抬石头。当年,村里想把泥干(原来是个古老村庄,被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长毛”战火焚毁掉了)一块旱地改成水田,这就需要从率水河里抽水灌溉,那就要建电灌站。这要投资好多钱啊!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生产队哪里有这么多钱啊?好的“农业学大寨”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县革委会、区公所、人民公社都派了驻村干部住进我们发动大家搞运动。县里派来的是水利局的一个姓李的领导,在他的多方联系、上下奔跑,终于批来了我们村建设电灌站的项目。这一来真是太好了,太感谢这位李领导了。建电灌站的材料都是上面提供的,我们村只负责出劳力就行了。首先要开通从泥干村村尾到村头一条大水渠(干渠),这就需要砌一条大坝。村里几个会石匠活的男人负责砌磅,其他的都要四处找石头抬石头。抬石头是包工的,好像每100斤是3分工。依稀记得,由于我还小,不能抬大石板,只抬一些几十斤的石块,妈妈就用一只畚箕跟我抬的。每次起抬时,她总是把畚箕上面的绳子撸到她身边,尽量让我肩上轻些。

第三次,是在大洲上抬石头、挑泥筑坝。那是 1975年的冬天,生产队按照上级的要求,将村庄对面,率水河东岸的一个大洲改成水田。全队社员真的是像天天插在大洲洲头的红旗上写的那样 “战天斗地”了一个冬天:首先是在大洲的上游沿岸用河里的石头砌筑了一条长一百多米,宽约两米护洲大坝。其次是将原来种苞萝的旱地改成一丘一丘的水田。我那时正读初二,只是在周末和寒假里参加了。记得抬石头是和哥哥搭伴的。那时我刚刚出力(土话,开始发育有力气了),虽然只有15岁(刚刚14周岁),但基本和大人一样出活了。后来,挑泥筑坝,我就一个人单挑了。因都是包工,这个冬季的周末和寒假挣了不少工分呢。具体多少,确实忘记了。

第二年夏天,改造好的大洲上十来亩水田插进了早稻禾苗,被洪水淹了几次,收成只有一半。晚稻莳下去,只能靠古老的人力水车车水浇灌,因为那里没有通电,不能用抽水泵灌溉。后来分田到户,生产队还是按照旱地分给农户的。农户种的还是苞萝、红苕、黄豆、芝麻之类的旱季作物。这几年,也都改种茶棵了。

 

      默灵写于20171023日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决就业应让农民回家种田?一个农家子弟跟宗庆后说几句
中国的旱地和水田分布图
打苗与苗之间的草,打草不伤苗 ,水田旱地两用除草头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新旧地类编码对照表
狂童之狂也且
客家人的农耕生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