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谜评:古谜解析

古谜析解

 

李 

 

画时圆,写时方。冬天短,夏天长。   字一       

 周密 《齐东野语.隐语》

 

   赏析:此谜最早见于宋范政敏《遁斋闲览》云:“王荆公戏作谜语:‘画时圆,写时方。冬天短,夏天长。’吕吉甫解云:‘东海有条鱼,无头又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这个谜。’”

   以谜猜谜趣味隽永,而王安石此谜有独到之处。  

   中国的方块字最早起于象形,“日”字正是一个象形字,在书写的衍化过程中,是由圆渐变为方形的,当然绘画中之太阳仍是圆形。更有意思的是,用后二句太阳绕地之变化引申一步,使人如入山阴道中,一时应接不暇,如不知其谜底而猜射,定然还会费一番周折。

 

身在色界中,不染色界尘。一朝解缠缚,见性自分明。             染布霞头

                                          周密 《齐东野语.隐语》

 

   赏析:“霞头”是染布作房在布上作的记号,以前,织工织成布后,须送往染房去染色,为免发生混淆,先在布的一角写上货主的姓名,然后将布角以细绳札紧,布染好后解开绳索,原写姓名历历可见。

   此谜的谜面犹如佛家的偈语。佛教称客观世界为“色界”,认为“色即是空”,其本身并不存在,正如禅宗六祖慧能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而此谜妙在如和尚说法,说此而意在彼,堪称为事物谜之佼佼者。

   性:这里是指扎在绳子里的货主姓名,古时与姓通。《晏子春秋》:“救民之姓(命)而不夸”;《国语.周语》:“不亦渎姓矣乎!”贾逵注:“姓,命也。”

   此谜最早见于宋曾慥《高斋漫录》:“王荆公一日见婢持缣付与洗练,以戏作谜”云云。

 

寒则重重叠叠,热则四散分流。四个在县,三个在州。村里不见在村里,市头不见在市头。                                           笔划一     字点

 周密 《齐东野语.隐语》

 

   赏析:此谜最早见于宋人庄季裕《鸡肋编》,并注明为王安石所作。

   字谜是灯谜的一大门类,而且也是以“谜”出现的最早形式。但以字的单一笔划为谜,却以此谜为滥觞。

   乍观谜面,似乎是在描述某种流动的气体,然而却在谜面的文字之中另藏玄机,巧妙地用“寒、热、县、村”中的点作枢纽,而用其它文字将人的思路导入歧途,使人感到扑朔迷离。可说是字谜中的一则佳谜。

   另:繁体县字之下部原为四点。         

 

我有一张琴,琴弦藏在腹。时时马上弹,弹尽天下曲。      用物       墨斗

 周密 《齐东野语.隐语》

 

   赏析:北宋苏东坡的《问答录》中即有此谜,而且是以故事形式出现:“佛印持墨斗谓东坡曰:‘吾有两间房,一间赁与转轮王。有时放出一线光,天下邪魔不敢当。’东坡答曰:‘我有一张琴,丝线藏在腹。时时将来马上弹,弹尽天下无声曲。’”     

  有人认为《问答录》乃明人伪托。这样,周密所录当为此谜最早。至明代,郁履行曾在《谑浪》中将此谜发展成东坡、少游与苏小妹同猜,更增加了猜谜场面的故事性。

   上谜不论谁作,都是一条佳制,他用比喻的手法写得含蓄而又浑成自然。虽然似在说东,实质却在言西。以墨斗比琴,以墨线比弦尚属一般手法,高妙处在于“时时马上弹”并不是说骑马挥弦,而是实指锯木头时用的木马,它是用三根短木交叉边在一起用以固定木料的架子。“天下曲”亦非指阳春白雪,而是解作弯曲之意。

    中国方块字一字多义在这则灯谜中,可以体现出来,钟嵘《诗品》之“妙造自然”,可作此谜的评语。

     

我有红圆子, 治赤白带下. 每服三五丸,临夜茶酒下    用物      元夕灯球

 周密 《齐东野语.隐语》

 

   赏析:旧社会有许多走方郎中,他们到处摆摊设点,兜售他们所谓的“妇科良药”及“英雄大力丸”之类的玩意儿,实际上多系“伪劣产品”。这则谜面,恰似他们卖药时候的顺口溜。在这里却是猜作“元夕灯球”,真是情味别出,雅谑并存。

   此谜似在说中药的丹丸,但却紧扣灯球的形态。“红圆子”是单个灯球;“赤白带下”不是妇科疾病,而是相连成串点着的灯球;“服”不作动词解,应作“用”解,《琵琶记.旌表》:“服此休嘉,慰汝悼念”。钱南扬注:“服,用。”“三五丸”为一串灯球的数量,明张岱灯球谜:“六个姐妹闲耍,搭起秋千一架”与此异曲而同工;“临夜茶酒下”是写灯节时人们在灯下欢聚的情形。五言四句,各有所属。虽是文人笔底之作,但仍然带着民间事物谜的特色。

                                         

都来一尺长, 上面都是节, 两头非常冷,中间非常热         用物   日历

 周密 《齐东野语.隐语》

 

   赏析:日历古已有之,东汉王充《论衡》:“为沐立日历者不可用也。”至清朝,因避高宗弘历讳,改为“时宪书”,民间俗称通书、历头。

   谜面以通俗的文字似乎是在写某种个头不高,却是盘根错节的植物。然而谜作者曲径通幽,另隐天地,谜面暗隐家家必备的时宪书,最给人留下无限遐想者,是以节令的“节”,使人误认为是竹木之属的节,而更奇的是以季节冷热变化,使人联想到某种有冷有热的物体。此谜巧妙地利用别解,留下无限的回味,猜着以后会久久萦怀于心。

   都:应解为“全”之意。《三国志.蜀志.赵云传》引《赵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云营,围视作战处, 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者是。

 

 

水好山增翠 常言 泉家石添绿   全家食天禄           李开先 《诗禅》

 

   赏析:此谜制法,是先如对句一样对出谜底,然后用梨花格全部谐音,才是谜底隐藏的原意。用现在的目光来说,先后共用两格并不足取,然而,明清的灯谜,一谜两格的并不少见,乃当时习尚使然。

   此谜之好,在于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观之赏心悦目,恰如诗中有画,但用谐声之后,却意在言表之外,另入一番意境,幽境俗事,皆在其中。

   另外,明代的灯谜条都不标格,而是“先告以某格并几字,使猜者有据,可触类而通之(李开先语)。上谜也是如此,所谓的“广陵十八格”中并无梨花格,而在李开先的《诗禅》序中所列古谜格“雪隐鹭鸶”可能与现在的梨花格相同。

                                       

夜里有,白日没。梦里有,醒来没。死时有,活时没。多则有两个,少则没一个。              字一      

                             李开先  《诗禅》

 

   赏析:世上那有如谜中的怪物?猛地观看,倒像描述那虚无飘渺、无迹可寻的灵魂,而谜底却是猜一“夕”字。这真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夕字明明隐藏于谜面之中,如不抓住机关之所在,会使你“尽日觅不得”,如识个中关窍,才能体会到“有时还自来”的那种豁然大悟的境界。此谜猜中后感觉浅显,仔细回味,意境颇深。

   因受此谜启发,后世仿效者较多,如“天上有,人间无,里面有,外边无”等均作蛹于此,其味已如嚼腊。可见,灯谜也应创立新意,而不应跟在前人屁股后亦步亦趋。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遇坚则铿铿有声,遇柔则没齿无怨。                       一物   木屐

 李开先 《诗禅》

 

   赏析:木屐即木底鞋,鞋底前后各有一木齿,唐人颜师古注引西汉史游《急就章》云:“屐者以木为之,施两齿,所以践泥。”东晋在淝水之战取胜,谢安“过户限,心甚喜,不觉齿屐之折也”即此物。

   谜面似乎在写忠肝义胆、铁骨铮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顾命大臣,但经仔细推敲,却是一种足下之物,显得有些不伦不类,辅弼之臣怎可与不经之物相提并论?然而谜之本身就是离经叛道,难以准绳度之,因之这一条灯谜是无懈可击的。                       

 

造化那能管,开时即便开。雪霜风雨夜,春色满楼台。         物一   灯花

 李开先 《诗禅》

 

   赏析:此谜不是李开先所作,乃是宋人王质的《灯花》诗,从而也证明诗与谜的密切关系。           

   灯花是灯烛上的烟炱,古人认为,灯烛结花是吉祥之兆,汉人刘歆《西京杂记》:“夫目润则得酒食,灯火花得钱财。”可见此说已很古老。杜甫诗“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是对灯花的赞词;《西厢记》“垂帘幕喜蛛儿,正应着短檠上夜来灯爆时”是见灯花希望佳事赶快来临。

   传说,武则天残冬醉游上苑,曾赋诗云:“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哓风催。”第二天,除牡丹外,满园百花盛开。当然这是宣扬皇权神授的神话故事,是违反科学规律的。

   然而,上谜却写出了一个超出化工,不分四季,均能使“春色满楼台”的花朵,似乎是作者犯了一个与武则天同样的错误,实际上却是暗扣灯花,底面榫合的天衣无缝。

   谜面的“楼台”原诗为“银台”,本指灯烛的灯架。

 

南面而坐, 北面而朝.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用物                     

                              李开先 《诗禅》

 

   赏析:此谜谜面扣典,是借用上古大舜事。《史记.五帝本纪》:“舜父瞽叟顽,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舜禅尧位作帝之后,仍然“封弟象为诸侯”。

   上则谜面,恰似帝舜受异母弟之朝拜,有着“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神态。实际上却是人站在镜前,观赏着自己尊容表情的变化。此谜虽似用典,实乃会意。从谜面与谜底形似,达到了意境上的神似这一更高的境界。

   《红楼梦.宴元宵贾政悲谶语》一文里曾引用了这一条灯谜,并将其安排在贾宝玉的名下,由于宝玉特有的性格,而使上谜有了更深远的影响。

                                         

刘晨阮肇入天台       骨牌名                               二士入桃源

                              李开先 《诗禅》

 

   赏析:骨牌是古代的一种博具,亦称牙牌,明人张自烈《正字通》云:骨牌起于宣和年间,牌共三十二张,《红楼梦.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即此物。

   谜面典故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相传东汉永平年间,浙江剡人刘晨、阮肇同入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二仙女邀之家中,留住半年。及返家乡,子孙已历七世。后重入天台山寻访二女,踪迹杳然。                    

   严格地说,李开先此谜是典故误用,因为桃源在湖南,与浙江天台风马牛不相及,其典故见东晋人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原中,武陵人扑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遂遇避秦乱之隐居者。然而,此典误用已有悠久之历史,远在唐朝,吕洞宾诗句就有“曾随刘阮醉桃源”之句,明人陆采也有“忽成刘阮约,如入武陵村”。元人杂剧。《误入桃源》即直用刘阮故事。李开先此谜,与以上各种恐有因果关系。

 

〖小楼词〗:家居四壁,头挽双髻。喜的是雨意云情,捱不得霜清气爽,月朗星稀。被人弹即便归,柴门紧闭。只恐怕死无个葬身之地。         虫鸟类   蜗牛

 李开先 《诗禅》

 

   赏析:蜗牛为腹足纲动物,有左旋或右旋的螺旋形硬壳,常在蔬菜田中为害。

   谜面犹如描写一个贫家少女的偷情场面,但却与蜗牛的外貌、习性无一不相吻合。其壳是四壁之家,角为头上双髻。天阴下雨是其活动之时,霜清气爽便是它死亡之期。人若触摸,缩头壳中,但仍逃不脱人对它的扑杀。谜面字数虽多,但无一字显得累赘,堪称是一则好的咏物诗谜。

   词牌起于唐,盛于宋,但以全词作谜面的却是明代人的独创,而且仍然保存着民间谜语的风味,从李开先的这一则谜语中就可见一斑。明人谜目分类较泛,如此谜谜目标作“虫鸟”便是一个证明。

 

满船空载明月归         常言一                               虚度光阴

 李开先 《诗禅》

 

   赏析:唐代的船子和尚曾作偈诗云:“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不能食,满船空载明月归。”诗面本是写渔人垂钓一无所获的失望心情,但经谜家割取诗的末句,意境豁然大变。

   船是一种渡河载物的交通工具,如唐代诗人赵嘏诗句“泣尽楚人多少泪,满船惟载酒西归”便是以船载物,用诗句描述,给人以一种美的感受。

   可是,谜面的船却是载着月光归去,虽然似不合逻辑,却显示了诗人的超人的抽象的想象力,这种联想,只有白居易的“到舍将何作寒食,满船惟载树阴归”相媲美。船子和尚的诗句,显然是受白居易诗的影响。

   若以谜论,谜面空灵剔透,谜底天然巧合,两者结合恰到好处,字句若移易,必会失去其天然之雅,自在之美。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如给“虚度光阴”另寻谜面,即是现在,恐怕也难有如此神来之笔。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本是指时间,但这里别解为月亮之光,因为古称月亮为“太阴”,《幼学琼林》:“日为众阳之尊,月乃太阴之象”者是。

船子和尚(生卒年不详),名德诚。唐代高僧和词人。四川武信人。受法于澧州药山弘道俨禅师离药山后,飘然一舟,泛于朱泾、松江之间,接送四方来者,纶钓舞棹,随缘度世,野人称他为船子和尚,以上的诗就是他所作的偈语。后人辑录成《船子和尚机缘诗》一卷。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扬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甥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言,待我思之。行约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也。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才不及修,乃觉三十里。     

 郭子章 《六语.隐语》

 

   赏析:“绝妙好辞”为东汉蔡邕题于曹娥碑阴的文义谜,现在以它为文义谜的鼻祖。曹操猜谜之事完全是附会。

   上则猜谜故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篇里,然而,曹操的一生是不可能与曹娥碑的“绝妙好辞”谜接触到的,另外与刘义庆同时代的刘敬叔《异苑》中却说是曹娥的灵魂点化,让祢衡去猜,则更是荒诞不经。

   这则猜谜故事很动人,因之《三国演义》中略加改动后写入章回中,但仍是子虚乌有。

   此谜本身之结构意境平平,但因是文义谜的初创,故颇受后人重视,并将其形式的灯谜称作“曹娥格”,后人效尤颇多,而佳制却无。

 

韩信当年曾乞食,后来拜将便封侯。只因不敬耆年老,短命而亡在未央。                           穷通寿夭

 无名氏 《新奇灯谜》

 

   赏析:以上四句诗以韩信故事为依托,每句各扣一字又合组成成语一句。

   元明之际,文人喜欢作诗包类,每句分扣一字或一人名等等不一而足,较有名者,如明末毛际可的古人姓名诗,这种诗、词义大多互不联属,合则似诗,分开则如起于元,盛于明的“独脚虎”。

   但上则谜语却是一则完整的故事,从韩信乞食漂母,筑坛拜将,齐烹郦生,直至命丧未央宫。他的一生正好可用“穷通寿夭”四字来总结。此谜貌似用典,却属会义,也是古谜中之较好者。                             

 

相思病体瘦如材,若要团圆撤底开。只为情郎耽误我,举奴满面泪盈腮。           器用                                                             

 无名氏  《新奇灯谜》

 

   赏析:这是一则地道的民间事物谜,拟人化是事物谜的最大特点之一,如此处称伞为“奴”便是。

   伞是中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从其象形字上就可看到这一点,因之以伞作谜的较多,有名者如元代诗人萨都拉的《伞》词“开如轮,敛如槊,剪纸调胶护新竹……”就是一条好词“谜”,有着较高的艺术境界。

   此谜的“病体瘦如柴”是指伞在收拢之时,整个伞骨外露,真给人以“鸡骨支离”的感觉。人用伞必须在下雨时张开,故谓之“团圆撤底开”。更有趣的是耽误了“奴家”的“情郎”却是谐音隐意,实际是指天气“晴朗”,此时是不会有人带雨伞出门,而带“奴”出门之时,必然是雨水淋漓,举在头顶的伞当然是“泪满腮”了。

   谐音隐意,是我国民间歌曲普遍采用的一种比喻手法,古代的《读曲歌》及《子夜歌》里都可见到,现代的民歌中更多,于谜来说,这种谐音隐意的形式正是“回互其辞”的好手段,所以在事物谜中经常见到。

 

读罢庄周卧小窗, 故乡迢迢路茫茫 《千家诗》一句        蝴蝶梦中家万里

   无名氏 《新奇灯谜》

 

    赏析:谜底诗句是晚唐诗人崔涂的七律《旅怀》:“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已成有名的佳句。宋代曾有人画苏武牧羊于草地昼卧,两蝴蝶绕节杖翩翩共舞,亦扣此谜的谜底,非常得当。

   谜面前后两句分扣,《庄子.齐物论》载:“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庄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蝴蝶之梦为周欤!”因之用“读罢庄周卧小窗”扣“蝴蝶梦中”;另用“故乡迢迢路茫茫”扣“家万里”。

   这种灯谜谜叫“赋体谜”,时至今日,仍流行于潮讪地区,已故谜家吴浩水先生,以及民国初的谢会心先生均精于此种谜体。

 

卧碑不守         《礼记》一句                                 诸生荡

见清.蓬道人   《社灯嬉春集》

 

   赏析:卧碑是明清两代立于学宫或文庙的石碑,上面刻有约束生员(即秀才)的条文。

   《明史.选举志》:“(洪武)十五年,颁学规于国子监,又颁十二条于天下,镌立卧碑,置明伦堂之左,有不遵者以违纪论。”清顺治九年又另立八款,称新卧碑,所以过去在学的生员则自称“卧碑中人”。

   此谜是扣典。既然卧碑是秀才的清规戒律,如果不遵守,当然是行为放纵。谜的底面扣合非常贴切。如知典故,并不是一条难猜的灯谜,可说是扣典直叙,意在其中。

   诸生本指儒生,《史记.曹相国世家》:

   参尽招长者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但自明清却专指考入府、州、县学的各种生员(增生及附生等等)统称为诸生,荡是放纵的意思。《论语.阳货》:“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即此意。

   但是谜底猜《礼记》一句,与放荡的秀才并无直接关系,只是将其典故别解。《礼记.月令》:“(仲冬之月)阴阳争,诸生荡。”郑玄注:“荡,物动萌芽也。”

 

                                         

召所从漂母赐以千金     词牌名二                        王孙信 感恩多

见清.盟鸥居士    《绝妙集》

 

   赏析:故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汉人韩信贫穷时,不能养活自己,曾经乞食于漂母(洗衣妇),并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立,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徙信为楚王。信至国,召所从漂母赐以千金。韩信身居显位之后,仍未忘贫困时接济过他的人,也算是一个有情义的人,比了那些有权则忘交者要高过数筹。因之《红楼梦》里的诗谜“寄言世人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也是借用这一典故,恐怕更是体会到“君子之交淡如”的滋味了。此则灯谜,是用典会意,浑成自然,底面无一闲字,未猜中时,似觉颇有难度,猜中以后,又使人悟出许多人生的哲理。

   王孙:是古代对男子汉的尊称。《史记索隐》:“秦末多失国,言王孙、公子,尊之也。”

   谜底的词牌《王孙信》又名《寻芳草》、《感恩多》为唐教坊曲之名,《花间集》牛峤有此词两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谜语史话之最
中国灯谜之最
玄奇隐晦谜语诗
玉壶光转,赏灯猜谜| 追慕红楼梦
从紫薇的“八不打诗”说起
谜语的文体流变及其与诗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