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乐不可小觑

林声音乐工作室


【经典音乐专注平台】


林声印象|欣赏会精萃|林声说音乐|音乐旅行|经典一刻|视听音乐会消息|有关经典


爱乐,为精神,为灵魂  id:lsyy_gzs  

各式各样的我国传统乐器都有着它独特的气质,在以前的片段里林声老师已经和大家一起品味过古琴的“空、淡、清、远”,在本小节当中,我们还将聆听气质如黄昏般的二胡,以及清亮如清晨,如雨后江南般的竹笛所奏出的动人曲调,并领略老一辈民乐大家的风范。


亲爱的乐友们,在生我们育我们的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也曾孕育出过那样内蕴深厚的动人乐声,在西方音乐占据主流的今天,我们也切不可冷落和小瞧了民乐去,民乐在发展,我们也要对它多加以聆听与思考。此刻,且让我们追随着林声老师诗一般的引导,走入华夏音乐的魅力殿堂……



PS:视频后面附有文字整理稿哦!

视频欣赏华夏韵、不了情---中国民族音乐精品视听集锦片段之《良宵》(2013.10.27)


(第四十五期)


林声老师:


(音乐起)……


 (音乐结束)高山流水觅知音哪,这是电影《知音》当中的一首主题音乐,这首新民乐被改编成为了十八把小提琴合奏,想一想当年蔡锷与小凤仙的故事,由此而来了多么动人的音乐啊。这样的音乐当初我记得好像是李谷一唱出来的一首歌,现在用十八把小提琴来演奏,格外的动人。


小提琴的声音最大的特点就是像人声那样富于感染力,但是别忘了,我们中国也有一样乐器,它的感染力接近小提琴,因为它在音色上也颇接近于人声,那就是二胡,二胡是中国的国粹,了不起的一件拉弦乐器的代表乐器。

 

它在气质上最接近于黄昏,台湾诗人余光中的那首诗写得好啊,“凄凉的黄昏拉长了下午,于是他又抱着胡琴,向黄昏诉苦”。二胡绝对是属于黄昏的,哀怨、倾诉、思念等等感情用二胡这两根弦来表现出来,虽然没有小提琴四根弦那么富于表现力,但是它自有它独特的韵味和魅力,想一想当年的瞎子阿炳在他老婆阿娣的搀扶下遍走无锡的大街小巷,拉的就是那一曲《二泉映月》,感动了多少人。

 

五〇年的时候杨荫浏先生背着一台很沉重的钢丝录音机专程找到了阿炳,阿炳在他临去世前录下了《二泉映月》,杨荫浏先生记下了谱子,还有《大浪淘沙》等琵琶曲,两个月后阿炳吐血而亡,这首作品传世到了现在流传了下来,它成为了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之一。


想一想这是信手拈来、烂熟于胸的作品,它不是一个作曲家刻意去创作的,他是走街串巷,甚至在乞讨的时候阿炳问天问地拉二胡,就出来了《二泉映月》。现在把这首作品听起来实在是太完美了,简直不亚于任何专业作曲家的创作。一开始的这段下行二度的叹息颇像老柴的那种作曲的手法,慢慢的旋律铺排开来,阿炳是在问天问地呀,到高潮的时候,那甚至就是在问:苍天在上,人生为何是这样?这是阿炳式的天问哪,最后带着几分酸涩,还有几分无奈,消失在茫茫的夜空中。

 

这首动人的二胡曲经过我国老作曲家吴祖强先生的改编,成为了现在的咱们听到的这首弦乐合奏曲--《二泉映月》,它的和声织体更为丰富,表现力由此更得到了提升(音乐起)……


(字幕)

 

六十年前,《二泉映月》还不曾有题目的时候,就时常漂荡在无锡的大街小巷。多少年过去了,岁月将它积酿成一杯欲说还休的世味苦茶--它没有缤纷如落英的佐料,它的底蕴是人格的历程,心灵的苦难……




(音乐结束)乐友们,二胡的审美内涵,或者说它的审美意蕴吧,是黄昏,甚至带有几分苍凉,它是属于黄昏的。但是有的中国民族乐器它是属于清晨的,比如二胡的小妹妹--竹笛就是这样的,尽管竹笛它有时候也表现一些苍凉的东西,但是它远远没有二胡这么深,竹笛给我们的感觉大多数时候是明亮的,你比如笛子当中的曲笛和梆笛,这两种风格显然不同的东西,一种是表现北方的那种音乐感觉,一种是南方的那种情调的。你比如说曲笛,在周代就已经有了笛子,当时把它叫做“横吹,周代的雅乐就用到了笛子,后来它就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中国民族乐器当中的一个典型的吹管乐器。


它的声音高亢明亮,梆笛稍微有点干涩,但是声音好像直冲云端,曲笛就比较婉转,它是专门为了昆曲伴奏的,南方人的那种柔声细语有时候好像在曲笛当中就能够感觉的到。杜甫老先生曾经对笛子有过很好的那种诗的表现,我记得有一首是写夜晚他乘船过湘江的时候,他听到了笛声,他写到“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风飘律吕相和切,月照关山几处明”,杜甫的这首咏笛诗给我的印象都很深,而且曲笛还有一首最传神的古曲--《姑苏行》,那简直把笛子的千种风情、万般媚态表现的是惟妙惟肖(音乐起),它就这么一声出来了,然后随着这个笛声的展开,江南水乡的那种丰姿逸态尽收眼底……


(音乐结束)多好的一首曲笛的独奏--《姑苏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啊,这个时候又一朵美丽的音乐虹霓飘然而至(音乐起)……

 


(音乐结束)其实它的原作是我们关中的一首民谣,叫做《扬麦花》,谁把它改编成了现在的《荷花颂》呢?也是我们西安的老作曲家,就是西安籍的刘炽先生,然后再经过十八把小提琴这般的润色,就成了这么一首美妙动人的《荷花颂》。


由这首乐曲我就说到我自己的一段爱乐的、从乐的一段情感经历,其实我这个人从小喜欢的是西方古典音乐,长大之后我一直钻研的也是西方古典音乐,在这方面我已经到了如数家珍的地步,一般情况下对民乐是不屑一听的,以前是这样的,我们在博客上也有乐友留下这样的感叹:明天是民乐专场,那就不去了。实际上这样来说还是根底有点浅,民乐不能小瞧它,看你怎么去听它,怎么去思考它。


我真正爱上中国民乐并且开始钻研它是在九十年代,九十年代是我很难忘的一段从业经历,有时候一想,觉得我这个人也不简单,吹自己一句,到现在为止这些广播人,就是作为一个主持人来说,我现在整整没间断的做了23年的电台主持人,我觉得23年不是一个不醒目的数字啊,23年的前几年,我在省电台做编辑和主持人的时候,我觉得对我的人生的积淀有很多好处,首先它让我真正的爱上了民乐,并且知道了中国民乐到底怎么发展,真的有一种忧国忧民乐的那种情怀在那个时候产生。



(王洛宾先生)

九四到九五年间,我几乎采访了所有的中国著名的作曲家,比如二十世纪华人经典之一的《黄河大合唱》,冼星海当然采访不到了,因为他早已经去世了,指挥它的老指挥家严良堃,中国广播艺术团的老指挥家秋里先生,西部歌王王洛宾,还有女作曲家瞿希贤先生等等。


实在是太难得了,比如说这两个人,王洛宾是到这儿参加省台的45周年的庆典音乐会的时候我认识了他,然后跟他约,几乎是彻夜长谈,王老师是一个太让人感慨的作曲家,围绕他的是非纷争也很多,现在他已经安然的去世了,在他的墓碑上刻着《在那遥远的地方》的鎏金的音符啊,那是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之一。有人还要说这首歌不是王老创作的,应当说是他创作的,没有他的收集整理与改编创作,这首作品就流失了。还有人就老是津津乐道王老(的轶事),还说到他和三毛的什么等等,其实王老说到三毛的时候他也很感慨,那是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


采访瞿希贤先生的时候,我见到她我说,瞿老,我是唱着您的歌长大的,一点也没错,那个时候我们在学校老唱一首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在座的年长的朋友们谁没唱过这首歌,我们是开班会什么的都要唱这首歌,还有一首是说地主剥削农民,但是那首歌写的多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山连着山,海连着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那时候我们经常唱,瞿老说感谢感谢,当时我们谈得很投机,最后她送了我一张--她合唱写的太漂亮了--她的合唱作品的专辑,这在市面上是买不到的,郑重的给我签了个名—“瞿希贤”,听到她去世的消息我很难受,因为我毕竟跟她有这样的交集,这二位老人的采访真的让我感觉到了杜鹃啼血的那种感觉,感觉到了“世事苍茫难自料,人生难得几回搏”的那么一种雄心,了不起。


(瞿希贤先生)

就是这两位作曲家当时触动了我,我觉得哎呀,中国的音乐原来这么博大精深,后来(采访)刘炽先生,刘炽先生是一个很乐观的人,采访他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荷花颂》是他写的呢,《祖国颂》--他写的,“一条大河波浪宽……”,这是《上甘岭》的插曲,他写的,对不对。这乐友们都很熟悉,他是一个比较讲究旋律美的作曲家。


后来采访这个王立平先生,他给我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这是北京电影乐团的一位驻团作曲家,写了多少音乐啊,《牧羊曲》、《太阳岛上》,对不对?《戴手铐的旅客》当中的《驼铃》,我在大学的时候经常唱的甚至获奖的一首歌曲,就唱的是《驼铃》--“送战友,踏征程”,所以我对王老怀着一种必须采访他的决心,好不容易约到了,先采访的是王洁实和谢莉斯,然后就采访了他,因为他给《红楼梦》写的音乐我觉得用语言已经无法形容,《红楼梦》可以精拍多少次,音乐要想超过他,这是不可能的事。不得了啊,这个王立平先生,首先是这个人的冷幽默,太会说话了,漫不经心的,非常的健谈,冷不丁出来一句幽默,而且他是一个性情中人,我怎么说他是个性情中人呢?探春远嫁他乡了,他写的那个叫做《分骨肉》的主题,“奴去也,莫牵连”,老先生说到这的时候--他比我要年长十几岁,我很尊重他--眼泪刷的一下就流下来了,我就感觉到这些作曲家,真的,这些作品就是他们最最心爱的儿子,特别是他的《红楼梦》音乐,他的《红楼梦》音乐当中有一个东西实在是让我感觉到不可思议,就是什么呢?红楼惆怅,就是说,他把满腔惆怅、无限感慨用心去写,含泪去吟,这是王老先生的话,用心去写,含泪去吟,一个《葬花吟》写了一年零九个月,整个是呕心沥血的去写啊,所以我从这些作曲家身上看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希望。

 

(刘炽先生)

那种红楼惆怅是什么呢?就是不管是处于何种阶层的雅俗之士,都能从那个音乐当中的无以名状的万般愁绪中生出各自的体悟和感叹,甚至在电视剧八七年播出后,偶尔在某一个场合听到一两句《红楼梦》的音乐,马上就知道这是哪一段的音乐,它是为谁写的,就会让人感觉到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而且生发出难言的惆怅,作为电视剧音乐能写到这种程度太难了。


在那个时候王立平先生也考虑把这个音乐写成了一首首动人的《红楼梦》的组曲,我听了《分骨肉》,我听了《葬花吟》,我听了《秋窗风雨夕》,我说了一段话,乐友们,跟大家一块交流,我说,王老师,你这个歌曲里头有这样一个东西,就是你的歌曲怎么来了那么多的弯,那是一个个的小弯儿,它这个弯儿很别致,这些弯儿就像一个个的丝线,然后在你的心头缠来绕去、绕去缠来,最后再深深的一系,然后非要在你的心头,还要在你的眼角榨出几滴清泪来。这是我说的我对王老听他的歌的感慨,他当时就说你说的太好了,我就是想达到这样一种听歌的境界,真的,《秋窗风雨夕》,听一下,07年的二十年庆典,在宁波举办了《红楼梦组曲》演唱会,一个了不起的奇女子,我们中国难得的一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整个的把它演唱了一遍,当我听到的时候,我拿到这张唱片,觉得没有人再能唱得这样好。红楼梦的魂王立平写出来了,吴碧霞把红楼梦的魄也唱出来了,实在是太好了--《秋窗风雨夕》。


黛玉是其中倾注了感情最深的一个人物。王立平先生为曹雪芹写给黛玉的两首词呕心沥血的谱了曲,一首是《秋窗风雨夕》,还有一首就是《葬花吟》。曹雪芹先生把个“秋”字写绝了,在这首词当中,秋窗、秋雨、秋风、秋灯、秋絮、秋叶、秋愁等等等等啊,而王立平先生歌里的一个弯儿又一个弯儿,再一个弯儿,哎哟,实在是听的你柔肠寸断、泪雨无声,这是一首多么了不得的一首歌曲,好一个曹雪芹!好一个王立平!好一个吴碧霞!好一个《秋窗风雨夕》(音乐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名家姜建华简介和演奏作品欣赏:太湖船、阳关三叠
红楼梦曲笛音乐
《曲笛音乐专辑之 红楼梦》
【 红楼梦·纯音乐 】…洞箫.曲笛...2010/12/2
名不虚传,民乐皇后站着拉二胡,居然把二泉映月演奏得出神入化
“胡琴三大宗师”简介、代表作品及音频收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