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传说----胃病丸之茯苓

    茯苓为多孔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其加工炮制后形状多像芋头。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是我国传统药材中非常重要的健脾利湿中药材,茯苓的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利水消肿 茯苓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可用于治疗各种寒热虚实等原因所导致的水肿。

健脾止泻  茯苓能够健脾渗湿而止泻,尤其是擅长于治疗脾虚湿盛所导致泄泻症状,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的功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宁心安神  茯苓具有补益心脾而宁心安神的作用,常可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

增强免疫  茯苓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服用茯苓多糖可改善老年人的细胞免疫功能。 
    茯苓神话很多,《土宿真君本草》、《天王玉册》、《太清药要经》记述较多。

  从前,有一位员外生一女小玲,家有一个打工仔小伏。二人相爱,员外不允,二人外逃山村。小玲因风湿病不能动,更不便起床。小伏见一小白兔,挽弓射中,兔中箭逃至松林而不见。寻至松树旁,见有一大球状物,箭插其上。小伏掘之,其物色白,后煮熟食之,小玲病情好转。小伏便每天采这些东西给小玲吃,小玲风湿得以痊愈。后人将此物名为茯苓,以示对小伏、小玲的纪念。

  孙思邈《枕中记》记载:茯苓久服,百日病除,二百日昼夜不眠,二年驱使鬼神,四年玉女来侍。

  唐代杜甫诗云:

  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

  归来稍喧暖,当为属青冥。

  翻动神仙窟,封题鸟兽形。

  并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

  (注:老员外即杨维)

  相传成吉思汗在中原作战,遇阴雨数月,大部分将士染上了风湿,眼看兵败。正巧,有几个战士偶食茯苓而风湿痊愈。成吉思汗大喜,急忙派人到盛产茯苓的罗田弄来一批茯苓,战士们食而病愈,便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历代医家、道家,特别是养生家对茯苓特别重视。《神农本草经》记述:“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到了魏晋时代,服饵茯苓以求长生已经蔚然成风,当时道教思想家、医家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辞官隐退,梁武帝每日赐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以供服饵(梁王·;弘景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茯苓能利水消肿、健脾安神,它和猪苓、土茯苓是一种药吗?
中药小故事——茯苓
茯苓的食疗趣闻与食疗作用
「杏林微科普」碧松之下茯苓多,伏胎养生不可缺
“四时神药”
【每日一味药】茯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