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韩兴娥“海量阅读”教改系列之七



韩兴娥“海量阅读”教改系列之七

阅读促进作文教学

■韩兴娥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讲究“阅读要早,开笔要迟”。曾国藩就不让儿子过早地写文章,他认为,儿童的精力应花在读书和背诵上。我的作文教学也一直采取这样的方式,我认为,学生那些优秀的文章不是我“教”出来的,而是他们“读”出来的。

低年级重在模仿

低年级是孩子学校生涯中的“婴儿期”,他们会写的字太少,写作是一件很费力气的事。我觉得,他们应只管“吃奶”——阅读输入,不适合早“劳作”——写作输出。写作教学可尽量延后,同时要在当下的“读”与将来的“写”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请家长代笔记录孩子的“童言趣事”。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标点符号的运用更是一大难题。我告诉他们,“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等)不能写在每一行的第一格,如果上一行没有格子了,就挤着写到格子外面。书名号、引号的前半部分不能写在一行的最后一格,书名号、引号的后半部分不能写在第一格。到二年级,我教学生抄课文。我选了《狐假虎威》、《会走路的树》这两篇段落短、对话多的课文,让写字好的同事抄写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再复印给每个学生一份,让他们照着抄写。我用这种方式形象地告诉学生写作的格式,这是“照葫芦画葫芦”。

学生用的练习本通常是每行8格的,我换了每行9格、10格、15格的纸,再次让学生抄写这两篇课文。有几个学生糊涂了,格式乱了套。大部分学生能够由此及彼,这是“照葫芦画瓢”。

进一步的“照葫芦画瓢”难度更大了——不再照格子纸中的课文抄写,而是照书上的文章抄写。这样抄来抄去,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抄写中明白作文的格式。对那些不会“照葫芦画瓢”的学生,让他们依照一份正确的作业再次“照葫芦画葫芦”。

起步作文写班级活动

到中年级作文起步时,我在课堂上开始指导学生结合班级的活动写习作。我们在教室里做成语接龙、词语搭配的游戏,在校园里跳绳、跑步、做游戏……为学生提供可供观察体验的各类活动。参加活动后,师生一起进行口述作文,这样再动笔时,学生就不会咬笔杆冥思苦想了。很多学生一气呵成,视作文为一件乐事。

学生升入三年级后的第一个月,我先用两周时间结束课本的阅读教学,然后练一练生字。我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学会写一些字之后再写作文。通常我在国庆节之后开始作文起步教学,开始时带领学生连续写几篇有关“成语接龙”的作文。

第一次成语接龙时,我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两句话:

丁乐腾写上“唉声叹气”,其他三位同学分别写:“气象万千、千方百计、计上心头”。

王朱颜忘了“头头是道”的“道”怎么写,梁家铭说:“‘头头是道’的‘道’就是‘道路’的‘道’。”并写在纸上让她抄写。

上课时首先让学生读这两句话,并告诉他们:“有的词需要引起特别的注意,所以要加引号强调。双引号中的词需要强调时,要加单引号。”然后讲游戏规则:“一个组用一张纸,分别以数字开头进行成语接龙,在规定时间内,能写几个得几分。书写不认真不得分。”

第二次成语接龙,换了接龙的形式。我让几个学生到讲台前进行口头接龙,方便下面的学生观察他们的表情、动作。做游戏之前,我在黑板上写了这样几句话:

1. 今天我们玩成语接龙游戏。

2. 下午,我们三年级进行拔河比赛。

3. 体育课上,我们玩“两人三步走”的游戏。

结合这三句话,我解释说:“为什么‘成语接龙’、‘拔河’不用引号?因为这两个游戏都是人尽皆知的。但‘两人三步走’的游戏规则需要解释给读者听,这个词就要加上引号引起大家的注意。”

第三次做成语接龙游戏,一是为了强化双引号、单引号的用法,这是难点;二是为了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作文如何写具体、写明白。这次要渗透的新知识是“突出重点”。

毕业复习打腹稿

除了在三年级上学期费了点儿力气进行作文起步教学外,我整个学期要求学生写的作文不会超过10篇,并且都是在课堂上写,此外不要求写日记,也不要求写读书笔记。学生有了阅读积累,自然会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我所任教的两届共100多个学生证实了这个做法,尤其是升入中学后学生的潜力更得以彰显。

在六年级下学期,我增加了作文的教学量,每周给学生4个题目,先让他们考虑几天,打打腹稿,也可进行小组讨论或跟家长谈思路。然后找一节课写作文,教师给合作小组4个人分别指定一个题目,教师根据学生写作的速度、质量、篇幅给每个组员打分,根据小组的总分实行奖励。这样就促使小组成员在写作之前相互交流打腹稿。经过这种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北海学校)

中国教育报 2013-6-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语接龙
让成长踏上信息技术快车道 参考论文
史上最牛的成语接龙
1600个成语接龙,环环相扣,头尾相连,不用死记硬背!看一遍都能记住,孩子想忘都难!
《课内海量阅读》系列连载
高新区第三小学海量阅读教学结硕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