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蒙——天道篇第三、神化篇第四》作者:(北宋)张载


天道篇第三

天道四時行,百物生,無非至教;聖人之動,無非至德,夫何言哉!

天體物不遺,猶仁體事無不在也。「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無一物而非仁也。「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及爾游衍」,無一物之不體也。

「14」上天之載,有感必通;聖人之為,得為而為之〈應〉(一)。

天不言而四時行,聖人神道設教而天下服。誠於此,動於彼,神之道與!{「戍爻午行克吒成行陰陽之氣而已矣。」韓本有此一段。}(二)

天不言而信,神不怒而威;誠故信,無私故威。

天之不測謂神,神而有常謂天。

運於無形之謂道,形而下者不足以言之。

「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天道也。聖不可知也,無心之妙非有心所及也。

「不見而章」,已誠而明也;「不動而變」,神而化也;「無為而成」,為物不貳也。

已誠而明,故能「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

「富有」,廣大不禦之盛與!「日新」,悠久無疆之道與!

天之知物不以耳目心思,然知之之理過於耳目心思。天視聽以民,明威以民,故詩書所謂帝天之命,主於民心而已焉。

「化而裁之存乎變」,存四時之變,則周歲之化可裁;存晝夜之變,則百刻之化可裁o一,推而行之存乎通」,推四時而行,則能存周歲之通;推晝夜而行,則能存百刻之通。

「15」「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知上天之載,當存文王。「默而成,存乎德行」,學者常存德性(一),則自然默成而信矣。(二)

存文王,則知天載之神,存眾人,則知物性之神(三)。

谷之神也有限,故不能通天下之聲;聖人之神惟天,故能周萬物而知。

聖人有感無隱,正猶天道之神。

形而上者,得意斯得名,得名斯得象;不得名,非得象者也。故語道至於不能象,則名言亡矣。

世人知道之自然,未始識自然之為體爾。

有天德,然後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

〈貞〉明不為日月所眩,〈貞〉(四)觀不為天地所遷。

神化篇第四

神,天德﹐化,天道。德﹐其體﹐道,其用﹐一於氣而已。「神無方」,「易無體」,大且一而已爾。

「16」虛明{一作靜。}照鑒,神之明也;無遠近幽深,利用出入,神之充塞無間也。

天下之動,神鼓之也,辭不鼓舞則不足以盡神。

鬼神,往來、屈伸之義,故天曰神,地曰示,人曰鬼。{神示者歸之始,歸往者來之終。}

形而上者,得辭斯得象矣。神為不測,故緩辭不足以盡神,〈緩則化矣;〉化為難知,故急辭不足以體化,〈急則反神。〉(一)

氣有陰陽,推行有漸為化,合一不測為神。其在人也,〈智〉羲利〈用〉,則神化之事備矣。德盛者窮神則〈智〉(二)不足道,知化則義不足云。天之化也運諸氣,人之化也順夫時;非氣非時,則化之名何有?化之實何施?中庸曰「至誠為能化」,孟子曰「大而化之」,皆以其德合陰陽,與天地同流而無不通也。所謂氣也者,非待其蒸鬱凝聚,接於目而後知之;苟健、順、動、止、浩然、湛然之得言,皆可名之象爾。然則象若非氣,指何為象?時若非象,指何為時?世人取釋氏銷礙入空,學者舍惡趨善以為化,此直可為始學遣累者,薄乎云爾,豈天道神化所同語也哉!

「變則化」,由粗入精也;「化而裁之謂之變」,以著顯微也。谷(三)神不死,故能微顯而不揜。(四)

鬼神常不死,故誠不可揜;人有是心在隱微,必乘間而見,故君子雖處幽獨,防亦不懈。

「17」神化者,天之良能,非人能;故大而位天德,然後能窮神知化。

大可偽也,大而化不可為也,在熟而已。易謂「窮神知化」,乃德盛仁熟之致(一),非智力能強也。

大而化之,能不勉而大也,不已而天,則不測而神矣。

先後天而不違,順至理以推行,知無不合也。雖然,得聖人之任者皆可勉而至,猶不害於未化爾。大幾聖矣,化則位乎天德矣。

大則不驕,化則不吝。

無我而後大,大成性而後聖,聖位天德不可致知謂神。故神也者,聖而不可知。

見幾則義明,動而不括則用利,屈伸順理則身安而德滋。窮神知化,與天為一,豈有我所能勉哉?乃德盛而自致爾。

「精義入神」,事豫吾內,求利吾外也;「利用安身」,素利吾外,致養吾內也。「窮神知化」,乃養盛自致,非思勉之能強,故祟德而外,君子未或致知也。

神不可致思,存焉可也;化不可助長,順焉可也。存虛明,久至德,順變化,達時中,仁之至,義之盡也。知微知彰,不舍而繼其善,然後可以成〈人〉(二)性矣。

聖不可知者,乃天德良能,立心求之,則不可得而知之。

「18」聖不可知謂神,莊生繆妄,又謂有神人焉。

惟神偽能變化,以其一天下之動也。人能知變化之道,其必知神之為也。

見易則神其幾矣。

「知幾其神」,由經正以貫之,則寧用終日,斷可識矣。幾者象見而未形(一)也,形則涉乎明,不待神而後知也。「吉之先見」云者,順性命則所〈見〉(二)皆吉也。

知神而後能饗帝饗親,見易而後能知神。是故不聞性與天道而能制禮作樂者末矣。

「精義入神」,豫之至也。

徇物喪心,人化物而滅天理者乎!存神過化,忘物累而順性命者乎!

敦厚而不化,有體而無用也;化而自失焉,徇物而喪己也。大德敦化,然後仁智一而聖人之事備。性性偽能存神,物物為能過化。

無我然後得正己之盡,存神然後妙應物之感。「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過則溺於空,淪於靜,既不能存夫神,又不能知夫化矣。

「旁行不流」,圓神不倚也;「百姓日用而不知」,溺於流也。

義以反經為本,經正則精:仁以敦化偽深,化行則顯。義入神,動一靜也;仁敦化,靜一動也。仁

「19」敦化則無體,義入神則無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文献||正蒙·神化篇第四
太上救劫 金灯
太平經合校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卷九十六
老子“十守”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神化篇第四
道德玄经原旨道德经原旨老子原旨玄经原旨-元-杜道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