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荡马路日记(1)
userphoto

2022.08.12 上海

关注


  

荡马路日记(1)

自序

现在,荡马路的人少多了。
天热,要戴口罩,到处要刷“场所码”,弄不好,还成了“流调”对象。
呵,少弄点麻烦出来,不去或是少去荡马路,只好孵了屋里厢。
我还算运道,去年十一月末到今年三月初,着迷荡马路,回到家,想到点啥就把它写下,配上几张图片,便成了日记。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这日记还真有点味道。不是吗?



01
息焉堂
若不是学长钟奇邀请,我还真不知沪上有这样一座教堂。这座教堂位于长宁区可乐路17号,名叫息焉堂,是拜占庭式的天主教堂,建于1929年,由著名的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原名叫圣母升天大教堂。修缮一新的建筑,在午后阳光下熠熠生辉。由于疫情影响,大门紧闭,不能入内参观,甚遗憾,但能知道沪上有这样一座建筑,足矣。
20211124






02
淞虹路
淞虹路边有群老头老太太在齐奏葫芦丝,那独有韵味的葫芦丝乐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悠扬飘逸,让人听得暖洋洋的,一曲终罢,我们几个围观者不禁鼓起掌来。这些年,老头老太太学吹萨克斯风的多起来了,虽也见老人学吹葫芦丝,但像今天如此之众,却是难得。老有所乐,但愿葫芦丝的美妙乐曲伴随着老人们度过每一天!
20211124




03
思南路/皋兰路
今天抽个空去思南路皋兰路一带兜风,长远没去了,有点想它。小辰光住在昇平街,因为离这里近,来兜兜太容易了。现住莘庄,去一次费点时间,好在有地铁1号线直达。这老地方的情调,像是刻在骨子里,无论时光怎样打磨,这情调仍在,咪道交关好。
20211126




















04
香山路
上海孙中山故居
20211126
















05
南昌路
天气照样好得出奇,十一月份有这样舒适体感的日子真是难得,原约好几位友人去召稼楼,骤闻疫情吃紧,果断放弃。午后独自一人,去南昌路兜风。也许,独来独往的好处在于无所牵连,潇洒自如。过去静僻的南昌路,已变得风情万种,酒吧紧挨着,饭店却是少见踪影。
20211127



06
南昌路
沪上街头花店多到不起眼,南昌路这家花店不大点,橱窗花卉摆布,色调高雅且错落有致,配以淡淡灯光,颇吸人眼球。
20211128



07
南昌路
墙上这幅涂鸦足有三层楼高,有点《江山万里图》的色调,城市街头弄出这高山流水来,真是时尚风流。
20211128



08
南昌路
南昌路茂名南路口街心公园矗立着泰戈尔的塑像,一位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1924年他来过上海。沪上街头为这样一位伟大诗人且与上海渊源颇深的诗人塑像,既是文化且是情谊,如同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在沪上的街头塑像一样隽永,因为,海派文化少不了诗人与诗。

你站在我恋歌之河的对岸—
双足被乐律缠绕。
芳颜,一睹却无缘。
习习南风起,
小舟切莫系,
来吧,来吧,泛舟荡入我心间。
摘自泰戈尔《恋河之歌》
20211128



09
南昌路
沪上人吃咖啡,有点名气。有位当医生的朋友,七十来岁,是位女士,居然隔三差五去离家不近的一家咖啡馆,为的是喝上一杯对路子的咖啡。或许是迷恋咖啡的人太多,南昌路上风格各异的咖啡店,大大小小,密密麻麻,令人目不暇接。
20211128




















10
南昌路
沪上情调,可以说是“海派”,这是上海人嘴上常讲的一句老话。啥个“洋派”、“北派”、“南派”,在沪上像面粉团一样,通通被揉了进去,浑然一体,自成一派,叫做“海派”。沪上情调,就看你怎么欣赏了。现在出了个新词,把上海叫做“魔都”,嘿嘿,这词有意思,沪上的“魔”究竟在哪里?倒是耐人寻味。
20211128




















11
南昌路
科学会堂坐落在南昌路,一幢硕大的洋房。在幽静的环境里讨论或是研究科学问题,真能让人心平气和。会堂周边的小洋房,打开院门开出了一家家精致的小店,华灯初放,灯光点缀着,在宁静祥和的氛围中,开始了城市的夜生活。
20211129




















12
南昌路
从十字星透出的光亮中,我窥见了一家摆设精致的小店。我很难想象,租金很高的临街小院能做出什么大生意来?说实在,现在许多年轻人,比我们那时敢干能干了许多,不服不行。
20211129




13
国泰影院
茂名南路淮海路转弯角子上的“国泰影院”,老上海大多晓得。小辰光看场电影,一般花上1角到25分,3角以上属于看大片了。国泰影院离家还算近,也会去看看。当然,比起瑞金剧场、儿童艺术剧场、艺术剧场、平安大戏院、新华电影院,国泰还稍微远了点。已经有几十年没进过国泰了,站在外面看看,也算是怀旧吧。
20211129




14
陕西南路
快七点了,餐饮店的吊架上就剩了一只酱鸭,孤零零的,时不时滴下点酱汁来。若是肚子饿了,见到这酱鸭,包管会垂涎三尺,呵,沪上人多好这一口。
20211129




15
南昌路
南昌路雁荡路转弯角子上这幢建筑有点特别,鹤立鸡群,尽管后来周边造了不少高楼,老上海大多晓得,这是“中华职业教育社”及“中华职业指导所”所在地,这两所机构创建于抗战时期,时至今日仍在为培养人才做贡献,现在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的领导是周汉民教授,九十年代我曾听过他的课。
20211129




16
思南公馆街区
听说思南公馆成片公寓改造后,像是另一个版本的“新天地”。友人曾送我一本《与梧桐交织的风景》画册,记录了思南公馆街区改造前后的影像。但不管怎样,总得亲眼去看看才对。时代的发展,让沪上一些地标性建筑变得难以辨认,往往会颠覆尘封的记忆。且不说思南公馆,就连对门的复兴公园,也变得厉害,好在前些年去过两回,还不至于拎不清。徜徉思南公馆街区,感觉像是修缮一新的休闲商业区,至于这里的消费,显然是“高档”两字。至于媒体所说的“可阅读的建筑”,也许要多去几回才能感受到。
20211130





















17
绍兴路
华灯初上,我站在路边,两眼毫无目的观看着四周,也许,这就是北方人所说的“卖呆”吧。这条市中心的马路实在太幽静,有点让人不知所措,即使现在就是下班时间,来往的人也不多,人去哪儿了?偶尔走来那么个人,由橱窗灯光映射出的剪影,就像诗画一般,美极了。有人说,城市空心化了?也许有点。
2021121




18
绍兴路
见到他的时候已是六点敲过了,天有点黑,他是弄堂口的裁缝师傅。我问他,“能让我拍几张吗?”他爽快回答说,“拍么哉!”他仍专心忙他的活。拍完后,他问我,“能发给我吗?”“当然可以!”我回说。交换微信后,我才发现他的微信号叫“绍兴路裁缝周荣”。回家后便把照片发给了他。拍摄时我跟他聊天,知道了他的一点情况。周荣说他在这弄堂口摆摊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已有三十多个年头了。我以为他是浦东人或是宁波人,这是我的老经验,他却说自己是江苏泰州人,师傅也是那里的人。我们正说话间,他妻子走来打帮手。弄堂口过街楼底下摆个裁缝摊,过去常见。自搬来闵行区后,这里的裁缝多在菜场边的屋子里干活。说来也是,咱边上没石库门,哪会有过街楼底的裁缝摊?
2021121




















19
绍兴路
绍兴路上的弄堂,应该算是新式里弄,它不同于石库门弄堂。我走进“文元坊”,那里正进行修缮,也许是“美丽家园”工程吧。边上的“惠安坊”则比较清静。路上还有“绍兴公园”,所谓的“口袋公园”,不大点儿。这里弄堂少见人影,让人纳闷,得寻思半天。
2021122



















20
绍兴路
怎么来说绍兴路呢?在我印象中就是条文化街,那可不是一般随便说说的文化,而是正儿八经的“文化”。许多书上印的出版社地址,什么“上海人民出版社”等,落款多是“绍兴路”,就连那高雅的上海昆剧团,地址也是绍兴路9号。我曾猜想,不高雅的单位肯定不让进绍兴路。果然,上海电影局,上海出版局,还有什么搞音像,搞美术的,搞创意的,都散布在绍兴路上。甚至那路上的饭店也是文绉绉的,像是文化人的餐聚之地。
2021122



















21
绍兴路
掌灯时分,画廊的色彩与别的店家明显不同。边上那酒吧叫“瓦尔登湖”,梭罗的《瓦尔登湖》成了招徕客人的招牌,也许,那是信奉“极简”人的天地。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酒家正等待着客人。暮色中的绍兴路自有它自己的情调,一种淡雅的情趣。
2021122


















22
茂名南路
这些小店,都是卖服装的,无论款式,还是橱窗陈列,完全颠覆了我对个体户服装店的概念。店不大,却是高雅,“室雅何须大”,这是老话。
2021122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上海,看什么(12)绍兴路
#老寿带你弄堂游#南昌路100弄铭德里(环龙路渔阳里)南昌路110弄上海别墅
(78)嵩山路变迁
南昌公交明天起暂停6条公交线路
动心了!上海20条值得轧的马路,快看侬白相过几条?
周末逛南昌路,“史努比”等你来找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