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才的基因》

《天才的基因》


作者: 戴维·申克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原作名: the genius in all of us
译者: 暴关宁
出版年: 2012-7
页数: 247

        人类历史中那些出类拔萃的天才人物,为何能拥有常人无法取得的成就,这个长期未解的谜团给传媒、传记作家们巨大的创作空间,在他们笔下,让天赋遗传的差异成为决定个人成就决定因素,如同国际贸易领域的资源禀赋论点一样,被看成是上天的恩赐。
  
  世俗观点看来,莫扎特之所以成为莫扎特,正如迈克·乔丹之所以成为迈克·乔丹一样,是无法复制的,好像在这些天才人物成为受精卵的那一刻起,其DNA遗传的宿命,使得其人生轨迹几乎注定。
  
  这种颇具诱惑性的观点,被许多精英主义的簇拥吹捧,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清华大学的一次课堂上,某教授仍然激昂的宣扬这种观点,他认为,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决定性的是因为大师拥有天才的基因遗传,并宣称遗传的优势是学术研究能力和才华的主要来源。
  
  天赋遗传决定论的流行,的确是让普通人感觉沮丧的观点。实际上,它不过是一种类似种族主义划分人阶层的工具,除了用来获得某种优越感外,一无是处。不过,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在对于人类基因DNA信息的发现和研究之后,推波助澜,让这一观念披上了更加“科学”的外衣,成为许多媒体鼓吹的信条。
  
  实际上,《天才的基因》一书,所引用的最新研究论文和案例显示,决定人类个体成就更为重要的因素并不在于DNA遗传,环境相对于DNA遗传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它们之间对于性状的表达影响是一种交互的关系。
  
  其作者认为,就算是智力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它也并不受年龄的影响,人的大脑是能够随之环境变化而改变并持续发育的。这好比一个人的体重一样,取决于个体自己的锻炼、饮食或者说健康情况,所以“天才不是事情的起因,而只是某些事情的结果。”
  
  正如国哲学家尼采所说的“伟大是一个坎坷的过程”,大多数被认为天才而且在成人后还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正是那些自幼就展开了特定领域的早期教育,同时获得了高水平的指导,并通过略显强制性的反复练习以及长期几乎病态化的坚持来实现。
  
  对于天才现象的研究,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和他的合作者有一个重要的研究成果——“十年法则”。其核心观点认为,要在任何领域成为大师,一般需要大约10年的艰苦努力。做个简单的算术,如果在某个领域,每天能循序渐进的训练3个小时,坚持10年,大概是10000小时左右。
  
  10000小时观点,近年来颇受关注,有许多系列的实验支撑着,这使得对于天赋以及成就的来源开始有了反思和重新认识。正如中国文化中,许多有关的经验总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熟能生巧”等。这些正说明了一种朴素的经验观察,对于持之以恒的这一强大力量的描述,而王国维对于治学的三个境界描述,也正是传统中国学人成为大师一种心理路径的反应。
  
  关于“十年法则”,市场有著作如《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它从大脑结构和神经科学的角度阐述了成就来自于反复、高要求的刻苦训练的原因。但对于全面系统性的讨论天赋和成就成因,以及成就与遗传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天才的基因》则讲得更为透彻。《天才的基因》认为成就能力是受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后产生性状表达。书中举例,通过不同DNA老鼠在不同的环境中发展出来的走迷宫能力的实验结果,阐述生活环境是造成能力差异更为重要的因素,而IQ等智力因素对于之后的成就影响微不足道。
  
  同时,该书还对双胞胎之间DNA的相似性对于成就的影响,以及少年得志的神童为什么在成年后能力平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引经据典,案例十分精彩,发人深思。实际上,所引用的研究案例,表明天赋的分布远比我们想想的广泛,然而能够激发它甚至改变、提升它的重要因素,并不来自遗传,而来自于个人努力程度这一外界刺激。
  
  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所以当我们再2008年看到牙买加的博尔特惊人的表现,DNA形成了一种有助于肌肉能力的蛋白遗传并不能解释博尔特的神勇,因为按照人口比例和基因比例,欧美应该有上百万人也拥有他这种关键蛋白。所以正如肯尼亚运动员能够在长跑项目中长期保持的巨大优势并不是基因遗传优势,而是环境使得他们从小就得到锻炼。一个流传的笑话认为,要消除肯尼亚人在长跑项目上的优势,办法就是为他们的孩子购置校车。
  
  对于遗传或者天赋,《天才的基因》特别强调,个人生活环境和模式可以改变基因遗传,发育遗传学证明:每个人所做的一切,包括吃的食物和抽的烟都可以改变基因遗传,在刺激性的环境中可以进行可记忆的遗传信息修补。这意味着,即便我们没有某方面的天赋,我们自己也可以把它发展出来。
  
  当我们在回头看,莫扎特,贝多芬,马友友,泰格伍兹类似的所有的天才故事的时候,人们把太多的关注放在其成名后的金钱、地位和荣誉,而很少关注这些天才人物的幼年以及青少年时代对于成就那种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欲望,这让他们牺牲了时间,金钱,睡眠,或者更多的童年愉悦,或者说延迟了享受。
  
  1995年,康奈尔大学3个心理学家,对于一组曾经的少年天才,但成人后来成绩平平的观察对象,在老年阶段进行访谈。结果发现,这些人最大的遗憾是后悔当初没有做得更多,接受更多的训练和教育,更加顽强一点。
  
  因此,我们或许可以跟准确的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天赋来自于与自己较劲,做严厉的自我批评者,并能够转化负面因素为动力,通过延迟满足,克制享受的冲动的方式来坚持,其实你我心里都知道,能否做到这点其实与年龄无关,而在于自制能力和耐心。
  
  《天才的基因》对此特别对于教育给出了完善的框架,破具操作意义。作者认为,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教育,必须抱着长远和发展的眼光,因为成年的成功者,主要依靠的是持之以恒的心态、方法和过程,而非其他。而那些仅仅在儿童时期建立在年龄阶段上的成就,并不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自制力或者说耐性是平庸与成功最为直接的重要区别。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似乎应该做的就是,让孩子拥有一个梦想,并让他试图超越他人,然后永不放弃。不过,我们都知道,这势必会相当残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10)
基因动态论,解锁无限基因可能,天才不是梦
苦练即可造就天才:学子励志42
如何得知孩子有没有音乐天份?
【音乐百科】音乐“基因”说
《别拿基因当借口》:亚马逊百大畅销书,一万小时刻意练习如何让你变天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