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张家大院
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张家大院
        张家大院位于济源市王屋镇上官庄村铁山河西岸,面积约200亩,是一所清朝初中期建设而形成的土木建筑群,整体建筑呈“轿形”,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初访张家大院
       2013年12月22日,我们一行数人探访张家大院。远远观望张家大院,给人一种沧桑古雅的感觉。近观张家大院,相反却给人一种破败萧弱的感觉。据介绍,张家大院建于清朝乾隆38年前后,距今已300多年,分中街、东街、西街等街道,以中街为界限,南面有下轿处和马棚,北面是主建筑群,东面是花园,再东过河滩对面山上是张家寨遗址。
       走村入院,整个张家大院已被大山的宁静和历史的记忆所淹没。先进入主院落,居住人口已基本搬出,过去的老房因长久失修,有的已倒塌,能够有证据意义的物件仅有两处:一是门后的上门洞,二是院门前的上轿石,据院主人介绍,张家先人在清朝初中期曾出过“探花”,且为武探花,张家大院就是按照清朝官员住宅制度建成的,号称“五脊六兽铁翅膀”。但随着历史的演迁,各种能够印证当时状况的古迹,已荡然无存。
在门口有个石门墩,张家人讲自从出了探花之后,张家大院的经营日趋殷实,渐渐地成为当地的富庶人家。后有个离张家大院不远的西门村的远房穷亲戚频繁来张家祈祷,张家主人烦气后,开玩笑地对一个长工说:“去把他的脑袋割下来”,这个长工是直性人,掂着切菜刀就把穷亲戚的头割了下来。从此张家就染上了人命官司,对方讲“金脑袋、银脑袋,不如俺爹的肉脑袋”,张家卖房卖地倾家荡产从此就败落下来。张家人讲,因人血流在了石门墩上,所以刮风下雨石门墩就会发潮,人称“晴雨石”。之后,张家因此败落,经民国尚不崛振,建国以后因此划贫农,时人称之为福地,故因祸得福也。
       从张家出来,一行人先是看了散落在屋巷边的墓碑,再看了张家的古库房,沿着中街转了一遍,虽然也看到了一些散发着古意的物件,但给人的感觉依然是恍若隔世,历史的流脉显得潺潺汩汩。花园已经洪水的不断冲洗不见踪影,马棚和下轿处已是残垣断壁。张家人领着进了主院旁边的一座四合院,上楼在昏暗的灯光下,在房脊梁上看到“乾隆38年张行中建”等字样。出来后,随张家人去看了一口古井,全石拱砌非常罕见。
在看完井后,张家人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早在很早以前,村南边有一座三间瓦房,是俗话说的非常杀客的房子,南来北往的客人去住,第二天都是人无踪影。过了不久来了一对姓张的夫妇,女人已身怀六甲,当时已日薄西山临近黄昏,张家大院所有的客房都已住满,只有村南的瓦房了,张家主人将你们只要不嫌杀客就去住吧,不收你房钱。张家夫妇急着前去,打开房门,因走的急女人不慎被门槛绊倒,导致早产生了个男孩,一下子冲了这房的晦气。当时天寒地冻,张家夫妇三天没出房门,张家人都以为人又不见了。夜里天冷孕妇便在一墙角小便,这一小便不要紧其余墙角都烧出一团团柴火,弄得整个房子暖融融的。火息后,张家掌柜拨土刨泥,四大坛子金元宝呈现在面前。于是张家人便在这里住了下来,日渐能行。为了博得张家的欢心,张家男子便过继给张家老主人,给孩子起名张天植。
        听完这个美妙的故事,在理想主义的氤氲下,一行人走过张家大院的东边的水泥桥,过了鹅卵石滚落的河滩,来到对面山上张家寨的遗址,还能依稀看到寨基的痕迹,找到惨存的古方砖。站在古寨向张家大院望去,几道山岭卫拱着张家大院,张家大院酷似翩翩起舞的凤凰头。真是凤凰头上凤凰事,探花千年古幽幽。
当时虽然探访的时间只有一个下午,但张家大院的古幽今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探古张家大院
       探花,是古时学问高瞻的头衔。独处深山区的上官村在当时应该是非常偏僻的地方。能够出个探花,不仅是当时就是在现在也是一个轰动天地的大事。从中国档案网查证,清顺治六年乙丑科探花张天植,与前面所讲传说故事相吻合。关于清朝张天植网上有这样的文字为述:张天植,字次先,号蘧林,山西阳曲人。顺治己丑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兵部侍郎。又说山西阳曲进士张天植任广东紫金县地32任知县。
为了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相关人员济源市档案馆查阅清史,从有记载的史册中关于张姓的进士类的名士有:汉朝的张禹,唐朝张廷珪,明朝的张秉,宏治九年以人材举仕至户部员外郎,清朝张锡龄殿试二甲。
        张禹(?-前5年)字子文,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东)人,汉朝名臣。张廷珪,[唐]河南济源人。少以文学知名,弱冠应制举,长安中累迁监察御史。明朝的张秉,宏治九年以人材举仕至户部员外郎,打开网页只查到張篤敬 (萬曆壬辰進士),与县志记载不相符,已无从考。清朝,张锡龄(1828—1871),字子穆,后改善兼,号兆达,清代福建宁化县禾口乡大江头人。道光二十八年中秀才。与县志记载不符。
       在查证历史上张姓名士之后,为慎重起见,又查证了清朝所有张姓探花:一曰张豫章,张豫章,名翼,字寄亭,以字行,清朝政治人物、探花。江南青浦(今上海青浦)人。二曰张岳崧,张岳菘生1773年,卒1842年,字子骏,又字翰山、氵解 山,号觉庵、指山。今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人。海南在科举时代唯一的探花,官至湖北布政使(从二品)。由此可见,这两人与济源无关。
       张家家谱曰,张家系山西阳邑搬迁而至。之后,数次光顾张家大院,试图从残垣断壁中寻找到有历史证据的物件,除一些破坏的墓碑外,其余尚未得到。因此可以想知,张天植可能是张家大院的始祖,系从山西阳曲或阳邑辗转而至。正如前面故事所言,张家夫妇从山西阳曲方向跋涉至王屋山腹地的小山村,得地发福于此,可见有史志为证。武探花与兵部侍郎相吻合,古时王屋山区也曾隶属山西阳城或垣曲管辖,这就有可能有极大的想象和地缘空间,张天植是王屋张家大院人,具有振奋人心的考古价值和开发由头。
                    建议张家大院
       从顺治六年(公元1650年)至2013年,张家大院距今已360多年了,兴衰废立数百年,见证了王屋山和济源的历史演变。从开发旅游资源和文物保护的角度出发,建议如下:
       一、建议将张家大院申报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鉴于目前张家大院破败的现状,建议上官村和王屋镇立即采取抢救保护措施,在采取搬迁、割离、圈护等措施的同时,按照《文物法》的要求,尽快把张家大院申报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
       二、建议对张家大院进行综合开发。张家大院是一座集文化、旅游各种元素为一体的魅力大院。建议国土、旅游、文化等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综合开发,经过长期努力,将其开发为集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教育文化、山水文化为一体的农家小院型的观光胜地。
       三、建议将张家大院纳入王屋山旅游综合开发序列。建议济源市将张家大院与王屋山景区深度开发结合起来,环王屋山东西两条河流(大店河与铁山河)进行山水、民俗、农耕文化综合开发,将林山漂流、主景区、黄河三峡、小沟背景区和王屋山水库进行线型串联开发,进而形成景区开发的比较优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色古香沈家大院
济源王屋西门发现侯家大院 祖上兄弟为驸马与万户侯
不可移动文物名单公布!带你一起探寻“九江的故事”
黑井:封尘于历史尘埃下的千年盐都
【永州发现.原创】蔗塘李家大院
山东自驾游,山东这座石头古村落,原是齐鲁古商道,现成为网红旅游打卡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