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在种地还能赚钱吗?

作者/小乔

种地到底赚不赚钱?关键要看怎么种。

贵州省三穗县的农民从认为种地不赚钱到自愿主动种地,前后不过三年时间。

三穗县地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北部,山多,海拔高,水资源丰富,土壤、气候都适合种植水稻。但同样的自然条件也造成种植难度大、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的问题。种出来的大米品质虽好,却因为种植成本高、知名度低,难以卖出好价格。时间久了,赚不到什么钱,农民自然也不想再种水稻。

地还是这些地,怎么能增加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三穗人进行了各种尝试。最终,三穗县政府做出一个决定,这个决定不仅让大米卖出了理想价格,还让农民们增加了一份收入。

稻+鱼”带来的转机

早在一千多年前,勤劳智慧的中国农民就创造了“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共存”的稻鱼生态系统,这种耕种方式一直流传至今。

三穗县政府想到的增收办法就是免费给村民发放鲤鱼苗,让村民在稻田里养鱼。养鱼的稻田不能使用农药化肥,但是稻田中的虫卵可以作为鱼饲料,鱼的粪便是水稻生长的天然肥料,这种套种方式不仅不影响水稻生长,还能提升稻米品质。

然而鱼苗放下去了,稻田鱼却迟迟养不成,问题还是跟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三穗县多喀斯特地貌,稻田土壤多沙石,保水性差,给养鱼造成了很大困难。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一切都是空谈。

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专家们经过反复试验,在稻田中间开沟、挖坑塘,他们发现挖出来的水沟可以用来储水,解决水渗漏的问题,还能增加养鱼的数量和活动空间。

挖水沟前,一亩稻田只能投放5斤到10斤左右的鱼苗,等鱼长成,也就是30斤左右的产量。而开沟后,一亩稻田可以投放50斤左右的鱼苗,能收获 200斤左右的商品鱼。

稻因鱼而优,鱼因稻而肥。通过“稻+鱼”种养模式,三穗县农民的地里多了一份收入,他们也因此对种地多了一份信心和期盼。

“稻+鱼+娱”,美了乡村富了百姓

三穗县打算发展田养鱼产业,使大米形成品牌,卖出更高的价格。政府希望通过招商引资来带动产业发展,很多人因此来到三穗县创业,张少伟就是其中之一。

张少伟,贵州遵义人。2019年刚来到三穗县,他就干了一件事,引起了轰动。他承包了一千多亩山地,还说要把当地的大米和稻田鱼做出品牌,张少伟的信心缘于他在这里发现的溶洞。

三穗县因为喀斯特地貌,形成了很多天然溶洞。2019年3月,张少伟萌生了在三穗县开发乡村旅游,并带动农产品销售的想法。他先是办理了相关手续,投资三千万元开发溶洞,打造旅游景区,通过互联网营销吸引三穗县本地和周边地区的游客来观光旅游。

游客来了,怎么借机把当地的大米和稻花鱼宣传出去呢?张少伟想到从景区的餐饮入手,利用当地特色美食吸引游客。

灰碱粑,是三穗人逢年过节的必备吃食。把草木灰掺进大米中,再加入山泉水,充分浸润。4-5个小时之后,用水把草木灰冲干净。大米已经被染成黄色,也沾染了草木灰的碱味儿。再把这样的大米打成米浆。米浆放置两天后可以捏成形,上炉蒸4到5小时,灰碱粑就做好了。

张少伟找到一家加工厂,代加工灰碱粑,传统的大米摇身一变,成为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附加值实现倍增。张少伟用一道小吃,带活了大米销售。接下来,张少伟又找到一个人,用一锅汤打开了稻花鱼的销路。

杨胜和是三穗人,20多年前,他在贵州凯里学会了苗族酸汤鱼制作方法,从此,他靠着酸汤鱼手艺在凯里的餐饮界站稳了脚跟。直到2020年6月,张少伟找到杨胜和说了一个请求。

当时,三穗县还很少有人做酸汤鱼,张少伟想把酸汤鱼这道黔东南招牌菜引入三穗,希望杨胜和能带着手艺回来,靠发展餐饮来销售稻花鱼。虽然离家多年,但得知家乡正在发展稻田养鱼产业,杨胜和还是很兴奋。

稻花鱼是制作酸汤鱼最地道的食材,稻花鱼和天然的山泉水,给了杨胜和制作酸汤鱼的空间。杨胜和的手艺受到了游客的广泛认可,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150多道稻花鱼制作的酸汤鱼。

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带动了三穗县当地的餐饮产业,酸汤鱼菜馆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村民套养的稻花鱼供不应求,价格也从原来的一斤十元左右提高到三十多元,是原来价格的三倍多。

张少伟在景区设置农产品展销区,游客品尝到的特色餐饮食材也可以买走。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三穗县的大米和稻花鱼销路打开了,还吸引了不少外地经销商前来订购。

多年以来,在三穗县种水稻,是件既辛苦又不怎么赚钱的事,很多村民都想尽办法走出大山、离开家乡,外出务工。现在,看到家乡的大米有了好销路,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越来越多的三穗人选择回到家乡参与稻田养鱼。

2020年以来,三穗县推广“稻+鱼”模式8万多亩,创建千亩基地9个,实现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带动4万2千多户村民受益,可实现总产值3亿多元。

水稻、稻花鱼、溶洞,在贵州比较常见,如果从单项来看,可以挖掘的空间似乎有限,但当它们融合在一起,就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三穗县各产业之间相互带动,相互弥补,成功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产品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的路子,展现出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的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舌尖”上的稻花鱼,嘉定就有!
农村田里水稻和这些小家伙呆一起,你的收入会翻倍!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正是稻香鱼美时​II李继刚(贵州省)
稻田养鱼注意事项
为什么在以前很火的稻田养鱼,现在没有农民愿意养了,为什么?
稻田里养的稻花鱼,味道比较鲜美,想想就流口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