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又可治疫思想探析

瘟疫的发病

     1、戾气侵袭,《温疫论》为吴又可首创的戾气学说,认为瘟疫的发生乃感天地之戾气,“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戾气所感”,首次提出了瘟疫的发病是由于感染了一种特殊的致病物质,其传染性极强,而且致病力亦非普通六淫邪气所比,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变化无常,部分病情发展险恶。吴氏强调“疫气者亦杂气中之一,但有甚于他气,故为病颇重”,瘟疫致病严重程度绝不能与常见的“六淫”感邪相提并论。从《温疫论》中可以看出,治疗要重视戾气的特点:其一,“因其毒甚,传变亦速,用药不得不紧”,治疗上要尽快逐邪外出,截断疫气的侵袭,因此用药应相对峻猛,如用承气汤之类;其二,“夫疫乃热病也”,应重视疫毒的存在,切不可如治疗六淫之邪那般单用祛

风、化湿法,要注重清解戾气;其三,戾气经过治疗后可出现病情反复,但不会持久,即“如炉中伏火,拨开虽焰,不久自息”。

      2、正气存内,邪亦可干 《素问》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正气充足可抵御外邪,阻碍疾病的发生,若正气虚弱,邪气入里,则发为疾患。吴氏认为戾气侵袭时,虽正气存内,但邪亦可干,“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疠气致病“则又不拘于此”,疫邪致病力特强,既往无论是否强壮,均有发病的可能,表明正气抵御疫邪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临床发现,年龄、体质因素或可影响疾病潜伏时长,却无法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但吴氏并未否定正气之作用,一方面提出“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在疫病流行之际,有人发病,有人不发病,正是取决于体质和正气,强调温疫病发病的前提是正气不足;另一方面言及“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正气的强弱与瘟疫的发展息息相关,正气虚弱或年老体弱者更易被戾气侵袭,其发病更为迅猛,预后相对较差。由此得出:正气并不能完全遏制瘟疫的发生,瘟疫致病首要因素为戾气,攻邪应居主导位置;同时,正气仍然在瘟疫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扶助正气仍然是我们治疗的重点,但要注意扶正而不留邪。此外,《温疫论》有言“盖温疫之来,邪自口鼻而入,感于膜原,伏而未发者,不知不觉”,瘟疫发病尚与伏邪有关,疠气侵袭人体后一般会潜伏一段时间才逐渐发病,其发病情况与普通外感疾病并不相同,西医称之为潜伏期。

瘟疫的传变

      明清之前,受仲景《伤寒论》之影响,外感多从六经辨证,而瘟疫由于其病因并非六淫邪气,注定其传变与寻常不同。吴又可针对戾气的特殊性提出邪伏膜原的说法。最早提及膜原学说的仍是《素问》,其言“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温疫论》对此进行了发挥:“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认为戾气侵袭,首先伏于膜原之中。随着疫毒日盛,如人体正气旺盛,正邪交争在膜原之中,继而邪从外而解。若正气虚弱,邪盛则可能出现内陷。吴氏创立“表里九传”辨证,将疫邪离开膜原后的传变分为“但表不里、但里不表、表而再表、里而再里、表里分传、表胜于里、里胜于表、先表后里、先里后表”等九种方式[3],并进一步指出戾气从外而解的表现为出现斑消或者汗解,即所谓“三斑四汗”(斑疹、紫云斑、桃花斑;自汗、盗汗、狂汗、战汗),与病邪停留的部位相关,若戾气留于气分则见汗证,若留于血分则见斑证。根据“膜原九变”理论,瘟疫发病特点为初期疫毒外侵,伏于膜原,其后发于特定脏腑。以肺之瘟疫为例,主要是疫毒夹杂寒湿之邪从口鼻而入,伏于膜原,继而发动,侵犯肺气,正邪交争而出现发热症状,随后戾气入里,导致肺失宣肃,气机升降失司而出现咳嗽咯痰气促。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传导失控而出现腹泻,其后日久化热,血停成瘀,湿热、瘀血、毒邪进一步加重肺之气机紊乱,形成恶性循环。中期疫毒炽盛,可转化为表里俱热之实热证,甚至更进一步入营入血,气血两燔。如若正气虚衰,可出现阳气暴脱、亡阴亡阳,或疫毒迅速内陷,引起内闭外脱等危急症候。温病后期,疫毒耗气伤阴,邪衰正亦虚,故出现气阴两伤或肺脾气虚。

瘟疫的治疗

       1、开达膜原 《温疫论》言:“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认为戾气伏于膜原之中,初发之时,正邪交争相持,气机失衡,肺气上逆,气血津液输布紊乱,故而出现发热、头身痛、咳嗽咯痰、脉数等症状。但膜原处于半表半里,张再良[4]认为,此时若用汗法,邪深藏不得出,若用下法则有

引表邪内陷之嫌,正如《温疫论》所言:“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针对这个难题,吴又可开创治疗膜原戾气之先河,立达原饮(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一方“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为开达膜原之法打下基础。但在瘟疫诊治之时,又需深明吴又可创立本方之用意,化达原饮于方中,不必拘泥于方药的加减。

      2、 逐邪为要 戾气不同于六淫邪气,其发病来势迅猛,传变无常,稍一迟缓便可能病情直转而下,邪胜正败。因此,吴氏强调“祛邪为第一要义”,并且提出“大凡客邪贵乎早治,乘人气血未乱,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患不致危殆”,认为要在疾病初起就要尽早逐邪外出,若是正邪交争日久,气血津液大量耗伤,则病情危重。戾气从口鼻侵袭而入,开始伏于膜原,此时可依上遵达原饮治疗,但此后“伏邪动作……或从外解,或从内陷”,快速传变,达原饮已不适合。针对戾气外解,吴氏提出“疫邪为病,有从战汗而解者,有从自汗、盗汗、狂汗而解者”的“汗法”;针对戾气内陷,吴又可善用“有里证急,虽有斑,非下不愈者”的“下法”;若戾气停留于胸膈,“宜瓜蒂散吐之”的“吐法”。三法相互配合以收逐邪外出之功,正如吴氏所言:“用汗、吐、下三法以决之。”

参考文献:

[1] 吴有性.温疫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

[2] 岳冬辉,苏颖.吴有性《温疫论》浅析[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6,22(1):9.

[3] 胡森.吴又可诊治温疫辨病特色探微[J].中医杂志,2009,50(4):293.

[4] 张再良.思考吴又可的温疫证治[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3):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感病和疫病的发展特点,
吴又可的“疫气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病原学说一一曹东义《瘟疫论译注》之张海涛第三讲《瘟疫论》原病篇...
《伤寒指掌》 > 卷四\伤寒类症 瘟疫(合参)
中医基础理论——外感疫厉之气
64.达原饮
读“瘟疫论”的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