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镇痛中草药的选用


止痛中草药的应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它不仅能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疼痛病因,标本兼治,提高病愈率,特别对某些重度顽固性疼痛疗效卓越。



现代医学对止痛中药的镇痛机制做了大量研究,不仅找出了止痛中药的许多有效镇痛成分,而且也阐明了止痛中药的一些镇痛机制。对止痛中药镇痛机制归纳为6个方面:中枢镇痛;麻醉镇痛;抗感染镇痛;解热镇痛;解痉镇痛;抗凝镇痛。



关于镇痛的立法选药,在临床中较为常用者,可分为五类:

1、理气

常用药物有:木香(理气宽中,偏于肠胃气滞)、香附(开郁散结,偏于肝胆气滞)、乌药(温寒止痛,偏于肝肾气滞)、沉香(偏于纳气,使气逆者下降,肾虚不能纳气归元);降香(所降之气为天行疫疠不正杂气);茴香、丁香(二药皆能温胃散寒,但丁香长于降逆止呕;小茴香善理寒疝气痛)。白豆蔻(丁香与白豆蔻均能温中以止呕,但白豆蔻更能化滞进食);麝香(香气浓郁,善于宣窍,有助于昏迷病人的复苏)等。用此类药物为主组成理气剂,主要治疗脘腹胀痛、胸胁胀痛等症,有行气、驱风、健胃、整肠、止痛的功效。



2、理血

常用药物有:当归、川芎、延胡索、五灵脂(延胡索在于理气活血以止痛,其主治均是气血凝结诸病;而当归、川芎调腹中血虚痛;五灵脂治胸腹血滞痛)、桃仁、红花(桃仁能去局部性瘀血,兼能润燥滑肠;红花能散经络各处散在性瘀血)、丹参、益母草(二药广泛用于多种瘀血为患之症,但丹参习用于瘀滞阻留所致之心腹刺痛;益母草多用于月经不调的痛经和血分水肿)、蒲黄、三七(二药均能止血,活血祛瘀所以能消肿止痛;但三七止血合疮,疗跌打损伤)。此类药辛散活血,具有疏通经脉,调整血行的功能。以此类药物为主组成理血剂,用治脘腹痛、痛经、跌打损伤痛(包括外伤瘀痛和腹腔内脏肿块)等症,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3、温阳

常用药物:附子、肉桂(附子辛热气雄,行十二经,走而不守,能回阳于顷刻,肉桂直达下焦,守而不走,又能引火归元)、干姜、高良姜(干姜大热,长于温中,治脾寒之泄泻;高良姜温重于辛,善内行走里,偏于散肠寒而定痛)、吴茱萸、川椒(二药皆可用于中焦虚寒阳气不运,然吴茱萸又可止寒疝疼痛;川椒兼可驱蛔止痛)、薤白、细辛(薤白与细辛均能通阳散结,而薤白每多用于胸痹;细辛长于行水化饮,定骨间痛)。此类药物比辛热行散,内服能促使血液循环加快,全身会有温热的感觉。临床上痛之甚者无不体温减低,四肢微厥,面白脉细。



4、平肝

“平肝”,实含有镇静(痉)之义,它包括一部分神经活动在内(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白芍、木瓜、钩藤、甘草平肝药(平定四肢痉抽);茵陈、柴胡、龙胆草、牡丹皮、川楝子等为泄肝药(清泄肝经湿热);香附、橘核、枝核、佛手等为疏理肝郁气滞);龙骨、牡蛎、石决明、全蝎、蜈蚣等为镇肝药(镇肝熄风)。此类药物多用于胁肋胀痛、头晕头痛、痉厥抽搐等症,均可随症采用。



5、麻醉

如曼陀罗(洋金花)、羊踯躅、附子、乌头、狼毒、川椒、细辛、鸦片(包括罂粟壳)之类。此类药物用时应当慎重,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发生副作用中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兽用中草药方剂与猪病防治应用(二)
速效消痛宝.
镇痛、抗溃疡、保肝、益心、降脂,6个行气活血的中成药您要知道
3个中成药,调节胃液分泌、镇痛、抗炎,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
多发性硬化症 脊髓炎 雷诺氏病
辛味药的药理作用与功用原理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