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经典阅读优秀文章展——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浅析

《素问 至真要大论》日:“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1
训古学角度
“诸”字《说文解字》解释为:辨也。意即分辨判断。“痛”字解释为:病也。除名词外,亦可作为形容词,汉《班固·路温舒德》:“天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其中“痛”即作为形容词。“痒”字解释为:疡也。另外参照前文语法,此句也可改为“诸痒疮痛,皆属于心。”“皆”:俱词也。但此处应解释为“有的,大多”。即对于伴随疼痛症状的疮疡病症,可考虑从“心”论治。


2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理论依据
2.1疮疡与心
 “疮疡”是一切外科疾患的总称,包括“痈疽”、“流注”、“疔疮”等。其病机不外乎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者多由六淫之邪(多为火毒或热毒)所致;内伤者则多责之于为五志过极或饮食不节。但不论外感还是内伤,两者均可引起局部气血凝滞从而导致营卫不和,经络阻塞,产生肿痛症状。如果病邪不能及时控制,则进一步形成热胜肉腐,肉腐为脓,从而导致脓肿的形成。正如《灵枢·痈疽》日:“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若心阳虚,寒凝经脉同样可发为疮疡,如《外科正宗》有云:“诸疽白隐者,乃气血虚寒凝滞所致。”可见,疮疡的成因总与营卫不和,血脉凝滞不通,淤血阻络有关,而心又主血脉,因此,疮疡可从心论治。

2.2疼痛与心
疼痛的原因可分为两种,一为不通则痛,《素问·举痛论》日:“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二为不荣则痛,气虚血弱,阴液不足,机体得不到荣养,如《伤寒论》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另外,作为一种主观感觉,疼痛的感知亦与神明有关,只有心主神明功能正常,才能感到疼痛。由此可推知,疼痛的的发生也与心关系密切。为何言“疼痛痒疮,皆属于心”?无论疮疡还是疼痛,病机皆与气血不通有关联,心主血故也。


3
临床应用
临床上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获得启发来治疗皮肤病,取得满意的疗效,兹举如下数例:

石某某,男,34岁。主诉:颈、腰、肘等部位皮肤发疹伴瘙痒3年余,其痒以晚间为甚,,入睡前更剧。经服多种药物未见疗效。检查:颈,肘,腰等部位可见对称分布,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皮疹,心情烦躁,夜寐不安,舌红苔薄白,脉弦数。诊为牛皮癣(神经性皮炎),证属热扰心神,心神不宁所致,治拟镇心安神,清热祛风。处方:磁石30g?先煎)、茯神10g、黄连6g、远志6g、酸枣仁10g、地龙10g、蝉蜕6g、生地黄10g、防风6g、白蒺藜10g,服五剂后,瘙痒减轻,睡眠已香,再服五剂,皮疹消退。皮肤为肺所主,但与心有密切关系,受“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启发,在镇心安神基础上,辅以清热祛风。仇某某,男,43岁,主诉:每到冬季,双手起红斑,水疱,痒痛不已已有三年。本次发作一周。检查:两手背及掌心均见红斑,水疱,风团,部分有虹膜样改变皮疹色泽呈暗紫色,伴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诊为猫眼疮,证属心阳不足,淤血阻滞。治当温心通阳,活血祛风。处方:桂枝10g、细辛6g、干姜3g、全当归10g、鸡血藤30g、怀牛膝10g、木通6g、川芎10g、白芍10g、炙甘草6g,服五剂后,效果显著。


4
小结
正确理解“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含义,应结合《内经》本身的有关内容相互印证,参考后世诸贤的有关注述加深理解,更要注意连系临床实例深入思考。其意义应是对于很多伴随疼痛症状的疮疡病症,应考虑从心论治。

(作者学校:河南中医药大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膝关节疼痛?点按一穴巧妙改善
从“心”理解“诸痛痒疮
皮肤瘙痒: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疮痛痒皆属于心”——《心经》,只用一方中药解决三种皮肤病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与皮肤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