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岐黄论坛-青年杰出中医药人才分论坛(中药资源篇)


7月23日,第四届岐黄论坛青年杰出中医药人才分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在中医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策略研讨中,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建立科学适用的评价标准,打造产业链协作共赢体系,是解决中药质量问题的根本。


岐黄论坛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的重要品牌学术活动,本届首次设立青年中医药人才论坛,汇聚了来自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单位的青年才俊,主要围绕中药质量安全的核心议题,重点探讨中药产业中,资源、工业、标准和临床四大领域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药资源产业:亟待建立紧密的全产业链协作共赢体系

中药资源产业链条是一个庞大的协作共赢体系,资源、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对于整个产业体系的发展同等重要,如何在保护现有资源的前提下,构建一个多元协作的共赢体系,是本次论坛讨论的热点。


魏胜利

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中药资源与开发教研室主任,日本富山大学和汉医药学综合研究所博士后,蒙中药产业联盟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甘草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中药杂志》编委,《中国现代中药》编委。主要从事中药资源定向培育研究。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基金3项、北京市自然基金1项、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子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工信部中药材扶持项目3项,其他课题及校企横向合作课题3项,发表论文64篇,其中SCI论文10篇,参编《中药资源学》等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其他著作4部。参与研究的优质甘草人工培育专利技术已经在新疆等地投入2万亩以上的商业生产,所产药材质量可达到野生出口药材标准。

近年来中药材掺杂使假、药材染色增重、重金属农残超标等事件不断被曝光,中药材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日益凸显,中药资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魏胜利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药材生产和流通产业链过长,加之中药材品种过多,监管确实有难度。当前限制中药资源产业良性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实现药材的优质优价问题。本人在生产一线调研中,也发现有很多苦心培育优质药材的企业,但是其付出的辛苦和用心并不能在药材价格上得到体现,从而严重挫伤了这些企业的积极性。因此,基于中药材的功效,建立更为科学的药材质量标准,推行中药材优质优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高伟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导,美国CSHL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药资源与分子生药学研究,在中药活性成分基因调控、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及其合成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60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ACS、Organicletters、Scientific reports、BMC Genomics等SCI期刊发表论文15篇,累计影响因子60,SCI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13.038。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863计划青年科学家,入选“万人计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和北京市首批“高创计划”领军人才。

对于建立更为科学的中药材的质量标准,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高伟认为,可通过“正本清源”,通过本草考证,结合现代科学研究及临床疗效评价,对道地药材种质资源进行规范;建立道地药材种子种苗标准体系,保存好道地药材遗传信息载体;建立道地药材环境适应性区划和生产动态标准体系;建立道地药材药效物质及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曹海禄

农艺师,珍宝岛企业集团药材经营中心总监,亳州中药控股集团执行总裁,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中药公司原健康产业发展部经理,现兼任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子种苗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技术部主任,中国穿山甲人工驯养与技术合作联盟秘书长。主要从事药材产业规划与咨询、药材战略经营、种植基地建设和亳州商品中药材交易中心建设,对国家中药产业政策、项目扶持、药材基地建设、药材企业经营与管理等有一定了解和掌握。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技术部主任曹海禄认为:“在中药行业走向产品标准化、质量溯源化、主体信用化、产业链监管常态化、造假刑事化的背景下,中药材种植改革必须结合农业供给侧改革。要合理规划,打造优质道地生态药材基地,解决有效供给问题,对于中药材掺杂使假问题,可推行建立中药材质量溯源体系,有效把控质量安全风险。并且,整个中药材产业链要联动,以品种做桥梁,以利益做纽带,搭建中药资源产业命运共同体,确保农业为工业种,工业依靠农业产,促进中药资源产业链健康发展。”


王继永

博士,主要从事中药科研管理和中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先后担任中国中药公司药材资源产业中心副主任和科技研发部经理职务,兼任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中药分院副院长职务。2006年-2012年担任云南药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和云南长乐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目前担任中国中药公司所属子公司国药种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药江油、中药承德和中药认证检测公司董事。承担的科研项目先后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社会兼职有:中国生态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云南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国中药协会甘草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先后多次获得中国中药公司先进共产党员和先进中层干部称号。

中药材种质资源是中药资源产业的源头和基础。中国中药公司药材资源产业中心副主任王继永指出,当前很多野生药材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如同公共绿地,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投入机制。大宗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繁育和推广应用工作进展缓慢,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市场体系和供应保障体系不健全,严重地制约了产业发展。对此,中国中药协会成立了中药材种子种苗专业委员会,期望通过凝聚行业力量提升种子种苗标准化、良种化和产业化水平。中国中药公司也率先投资成立国药种业有限公司,利用市场机制,创新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经营模式,逐步构建全国一体化的中药材种子种苗供应保障平台。通过行业协作和企业商业实践,期望能为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优质种苗供应探索出一条新路。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所不知道的樟树(三):千年药都正青春
依托中药科技优势 建立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
干货满满!黄璐琦院士提出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十条建议
中药材种植产业链向高质特色延伸
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进展与展望
从产业链视角分析中药产业发展机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