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碓打出糍粑“粘”亲情


碓的一种样式(资料图片)

N海都记者 李帅 关铭荣 文/图

碓的读音是duì,它的本义是木石做成的捣米器具。在各地,碓的样式也有不同。青年客家文化研究者、《闽西客家大典》执行主编高晓斌说,在闽西客家居住的山村,好多人家还有过去保留下来的碓。现在,因为电机设备的普及,给粮食去壳、磨粉变得容易,于是,在闽西的一些客家乡村,碓的功能变成了以打糍粑为主,黏黏的糍粑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的纽带。

用碓常男女搭配

高晓斌说,闽西客家比较常见的碓,结构分为碓臼、碓头、碓身三个部分。加工粮食时,先将粮食放在碓臼里,再放下碓头,踏碓的人踩在踏板上,通过不断的踩踏,让碓头不断捣碓臼里的粮食,可以给粮食去壳。延长踩踏时间,还可以制成米粉。

现在,在闽西的一些客家乡村,碓的功能变成了以打糍粑为主。打糍粑时,一般是一男一女配合使用碓,男子有节奏地踏碓,女子则用手不断翻动碓臼里的糍粑。

闽西一首童谣《鹅挑水鸭洗菜》,内容也与碓有关:月光光,出山背;鹅挑水,鸭洗菜,鸡公砻谷狗踏碓,狐狸烧火猫炒菜,兔子过桥摘白菜。

“糍粑节”增亲情

逢年过节,很多人家都要做糍粑,可是碓的数量有限,也很贵,过去只有大户人家或一个家族才有。谁家都急着用,这时就要讲究谦让,一般是“长者先,幼者后”。一个家族里几个早已分家的兄弟,则会一起用碓打糍粑,增进亲人间的感情。

闽西谚语“立秋糍粑端午粽”,说的是闽西客家人的节日风俗。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日,上杭大部分农村地区都会过“田完节”,也叫“糍粑节”。这时候,客家人一年农事基本做完,家家户户打糍粑庆贺,犒劳辛苦了大半年的一家人。乡邻、朋友之间也会互相宴请,互送糍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舌尖上的龙岩!史上最详尽的龙岩美食!
客家首府[福建新石器文化发祥地之一]
闽西
客家人元宵夜的狂欢:偷青
古代汀江的商业航运
客家打糍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