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注重阳气 运用附子


关天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本理论强调阴阳平衡,提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使人们产生了阴阳应是均等的认识,对“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理论错误理解,产生重养阴、重清热的错误理念,中医学术发展走了弯路。从《内经》以来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角度,阐明在人的生命活动中阳为阴根、阳主阴从,阳非有余而是阳常不足;在治疗时应注重扶阳,尤其肾阳。扶助肾阳,附子为第一品药,恽铁樵称其“最有用,亦最难”。从选证、炮制、用量、煎煮、配伍、中毒症状与解毒诸方面,阐述了附子的使用。

 

“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是元代名医朱丹溪提出的重要理论,对于丰富中医学术宝库,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市医对于其“阴”、“阳”的真实含义,并没有真正的理解,甚至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朱丹溪以天地日月比阴阳,认为天比地大是阳有余,地比天小是阴不足;日恒圆不缺是阳有余,月虽圆而常缺是阴不足。推及人体,认为“以阴气之成止供给三十年之视听言动,已先亏矣。”阴精(包括血与津液)只能供给30年使用,过此则出现亏损。“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格致余论·阴不足阳有余论》)说相火易被引动而上升。

不难看出丹溪翁的“阴不足”是指肾所藏阴精难成而易亏言,所谓“阳有余”是指肝肾中所存在的相火易被情欲等引动言。这与市医认为“阳有余”为真阳(肾阳)有余,大相径庭。因为“阴常不足”,所以临床治病,动则滋阴,抬手即为四物、六味,因为“阳常有余”、“气有余便是火”,不仅不注意扶助阳气,常以清热为治,甚则预防疾病,也以清热为法。如当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使用金银花、板兰根等就是例证。双花等为清热解毒药物,势必有损人体正气,未病之人用之有害无益,大悖于中医治理,而追随者众,其流弊之甚,可见一斑。严重影响中医学术思想的发展及临床疗效的提高,为改变此局面,笔者不揣浅陋,力陈阳气,以正视听。

 

阳为阴根  阳主阴从

       中医学用阴阳来说明组织结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成为中医学治疗的基本目的,加之强调阴阳互根、相对平衡等理念,使人们产生了人身阴阳应当均等的认识。但若仔细研读《内经》,即会发现在阴阳变化中,阳处于统领地位。《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强调没有阳气如同没有天空、太阳一样。明·李中梓云:“人身之水火即阴阳也,即气血也。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似乎阴阳同等重要,但他接着说:“譬如春夏生而秋冬杀,向日之草木易荣,潜阳之花卉善萎也。故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医宗必读·水火阴阳论》),由此可以看出李氏对于阴阳的看法,并非绝对平均,而是推重阳气。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十分重视阳气的作用,并且明确提出“阳非有余,阳常不足”,在其所著《大宝论》中,首先从形气、寒热、水火三个方面来说明阳的重要性,进而指出:“可见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万物,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认为“则凡精血之生皆为阳气,得阳则生,失阳则死,此实生命之化源,阴阳之大纲也。”(《景岳全书·传忠录中·阳不足再辨》)至清末,四川名医郑钦安则更加突显阳主阴从的思想。他认为元阴元阳是人体立命之根本,在阴阳互根为用的关系中,阴阳是处于同等地位。但在阴阳消长的过程中,却是阳主阴从,阳主阴次,认为“阳则阴之根”,“有阳则生,无阳则死”,“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之主也”(《医理真传·卷二》)郑氏重视阳气的思想,虽与《易经》、《内经》有关,但就临床实践而言,实受益于《伤寒论》。统观《伤寒论》全书,既论热实伤阴亦论阳虚寒盛。热盛致死只有1条(212条),而阳衰致亡竟有12条之多。即便212条之死,也是由于热极阴竭,阳无所依,阳气外亡所致。

通过决生死,说明阳气的重要性。另在判断疾病是否可愈时,显然把阳气的状态放在了第1位。如原文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粗读会认为此条是汗下之后,津液损伤不重,不必治疗。但细思则知津液恢复的前提条件则是阳气未伤,因为“阳化气”、“阴成形”。由此可见,医圣张仲景是“阳主阴从”,思想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即使是提倡“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丹溪先生,亦认为地为阴“天之大气举之”,月为阴“禀日之光,以为明者也”,形象地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近代名医祝味菊在阐述阳气与阴精血液关系时云:“夫阴精血液为生命之源泉,非不要也”,“苟气阳不足则精寒水冷,血凝为瘀,液聚为痰,废料潴积而为湿,向之资以为奉生之源者,转以为生身之累”;因为“阳衰一分,则病进一分,正旺一分,则邪祛一分”,(《伤寒质难》)充分体现了阳为阴根,阳主阴从的思想。

 

阳非有余  阳常不足

阳常不足是由阳气在人的生命活动作用决定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基础理论》阐明气为津、血之帅。气的功能有五:一为推动作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血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均起推动和激发作用;二为温煦作用,保持正常体温,维持各种机能活动正常进行 ;三为防御作用,防止外邪侵及人体 ;四为固摄作用,保证体内津血等液态物质正常运行,防止其无故流失 ;五为气化作用,保证人体正常的物质与能量转化,维护人体生理正常进行。因此《难经·八难》云:“气者,人之根本也”《经·摄生类》曰:“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由上可以看出,没有气的功能活动则没有血、津液阴性物质的生成与运行。《内经》云:“阳气者,烦劳则张”,阳气的活动,势必会造成阳气的损伤,阳气在生命中的主导作用,导致阳气易损而常常不足的事实。故张景岳云:“欲有生,可不以此阳气为宝,即日虑其亏,亦非过也。而余谓阳常不足者,盖亦惜春之杞人耳”。又云:“难得而易失者惟此阳气,既失而难复者,惟此阳气。”张氏无疑是“阳常不足”的首倡者。祝味菊根据自己多年临床实践,认为:“宜温者多,可清者少”原因在于“吾人仆仆终日,万事劳其形,百忧感其心,有动必有耗,所耗者阳也。物质易补,元气难复,故曰阴常有余,阳常不足”《伤寒质难·第七篇》其用药治病重在扶阳,且疗效卓著,誉满全国。不仅为“阳常不足”理论的拥戴者,更是实践家。

 

注重扶阳  肾阳为本

明·李中梓云 :“火者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发育万物,人非此火不能生养命根,是以物生必本于阳。”(《内经知要》)。“火神派”的鼻祖郑钦安云:“凡人之身皆赖一团真火”,“有形之躯壳皆是一团死机,全赖一团真气运用于中,而死机遂成生机”。(《医理真传·卷二》)“夫人之所发奉生而不死者,惟赖此先天一点真气耳。真气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气立刻亡,人即立刻亡。”(《医法圆通·卷四》)强调了阳气在人生命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故明·周慎斋云:“人身以阳气为主,用药以扶阳为先。”(《慎斋遗书》)而重视阳气的李中梓在对药性的解释时更云:“药性之温者,于时为春,所以生万物者也,药性之热者,于时为夏,所以长万物者也。”(《医宗必读·药性合四时论》)祝味菊云:“温药含有强壮之意,非温不足振衰惫,非温不足以彰气化。”(《伤寒质难·第十五篇》)说明了扶助阳气的重要性。其实重视扶阳的先驱还是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全书共载113方,而使用附子、桂枝、干姜者即达90方,其重阳之意,跃然纸上。然而阳有内外之别,上中下之分。上为心阳,中为脾阳,下为肾阳。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肾阳为一身阳气的根本,其他阳气的存在有赖于肾阳的充盛;而其他阳气的亡失,必会损及肾阳,故将肾阳称为“真阳”、“元阳”。元者,第一也。郑钦安在注重阳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人生立命在坎中一阳”,“下阳为上中二阳之根。”“坎中一阳”、“下阳”均指肾阳。显然在诸阳气中,又特别强调了肾阳的作用,称肾阳为“真阳”、“元阳”、“真火”、“龙火”。因此,治病当注重阳气,阳气中肾阳为本。

 

温补肾阳  擅用附子

 附子为扶阳第一品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附子味辛温。主风胲逆邪气,温中,金疮,破徵坚积聚,血瘕,寒湿痿痹,拘挛膝痛,不能行步。”其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回阳救逆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附子对心血管系统有强心作用,抗心律失常,并扩张外周血管;对免疫系统能明显增强抗体产生;抗炎、镇痛作用;增强机体抗氧化而抗衰老;抑肿瘤生长及肿瘤转移。恽铁樵称“附子最有用,亦最难用”。“最有用”是言其用途广泛,虞抟云:“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补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驱逐在里之冷湿。”“最难用”恐怕与其治症广而辨证难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附子有毒。正因为“最难用”,已使现今临床附子的使用率大大下降,尤以大医院及病房里更突出。其结果是中医疗效下降,治疗阵地不断萎缩,尤其在救治重危病人时中医几乎全部退出,将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之宝贵经验弃而不用,真是可悲可叹。古人云:“是药三分毒”,郑钦安云:“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都是砒霜。”古今医家对附子的使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依据前人的阐述及个人体会介绍附子使用的相关因素,以供同道参考。

 

选证准确

附子扶阳,治证在“寒”,无论虚寒、实寒、内寒、外寒、上寒、中寒、下寒皆有用之可能。“无论一切上中下诸病,不同男女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身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根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清·郑钦安《医理真传》)阳衰阴盛诸症用附子应属常识,若能在热病高热、神昏、烦躁、脉数时使用附子则为高手。现代名医朱良春先生指出,热病用附子要见微知著,如果出现四肢厥冷,冷汗大出,脉微欲绝。口鼻气冷而后用之,即置患者于姜附桶中,亦往往不救。但见舌淡润胖嫩,口渴不欲饮,或但饮热汤;面色苍白 ;汗出,四肢欠温 ;小便色清,即当使用附子,实为真知灼见。

 

科学炮制

目前附子炮制法很多,均能减低附子毒性。问题一是炮制法不统一,临床中难以掌握附子毒性大小;二是有些炮制法在减毒的同时,亦减低了附子的药效。亟待出台高效低毒且统一的炮制法,那将是中医之大幸,中华民族之大幸。

 

适宜剂量

附子用量可大可小,数克至数百克不等。当因人、因剂型、因证而异。一般情况下,体弱者因抗毒能力差而宜小,反之可大;汤剂因需煎煮量可稍大,丸散剂则宜小。病证是使用附子量的决定因素。剂量当以病证阳虚弱程度而定。岳美中云:“若治疗虚寒慢性疾患时,用炮附子1.5~3g可望有效;取其镇痛作用,则须6~9g才有效”。(《岳美中医学文集》)朱良春云:“除危急情况外,应当慎重,不妨先小剂量开始,如无反应,可逐渐增大。采取

递增的方式,大致以30g为度。”(《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现代擅用附子者,以李可为第一人,他的经验是阳虚者(仅见某一方面阳不足)可用小剂量10g左右;阳衰者(脏腑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可用中剂量15~30g ;亡阳重症或垂死心衰者宜重重用,可60~100~200g。他说:“当心衰垂危,病人全身功能衰竭,五脏六腑表里三焦,已被重重阴寒所困,生死

存亡系于一发之际,非破格重用附子纯阳之品的大辛大热之性,不以雷霆万钧之力,不能斩关夺将,破阴回阳,而挽垂绝之生命”。(《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岳美中也云:“但在急性病如‘乱’与‘伤寒’少阴病四肢厥逆,体温急遽下降,附子须用到有效量,切勿畏首畏尾,用不及量,以致贻误病机。”(《岳美中医学文集》)

 

恰当煎煮

附子中含有乌头碱等有害成分,可致人中毒。经炮制后已使毒性降低,但减毒的另一关键应是恰当的煎煮。煎煮用水量祝味菊认为应一次加足,不宜后加水。朱良春也有此说。煎煮的时间应以附子用量及病情急缓来决定。制附子成人用量10g以下常不须先煎、久煎。量稍大则先煎半小时,用量30g则须先煎1.5h以上,李可用量大时常先煎2~3h。祝味菊、吴佩衡、范中林用附子均先煎1~3h。煎煮时间的长短,历代医家并无定论,但多数医家认为煎到药汁无麻嘴之感,则已安全,可谓经验之谈,足资凭借。李可提出若救治心衰濒危病人而大量使用附子时,可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为抢救重危病人提供了一个新措施。正确的服法也有利于减毒,一些医家认为长期使用附子者,间断服用,减少体内蓄积,也可降低其毒性。

 

合理配伍

合理配伍其义有二 :一是减低附子毒性,一是扩大附子应用范围。为了减低附子毒性,历代医家在附子药物配伍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张仲景无疑是善用附子第一人,用附子配麻黄,温阳解表;配桂枝,温经散寒;配干姜,温中回阳;配苓术,温阳利水;配人参,温阳益气;配大黄,温阳泻热等。为监制其毒性,巧妙配伍,如生姜、干姜、甘草、蜂蜜皆为解附子毒之良药。李可的经验是除上述药物外,配防风、黑豆等也可减低附子毒性。“火神派”医家均为善用附子者,其中祝味菊则是广用附子的杰出代表。称“附子通十二经,可升可降,为百药之长”,创造了许多独特的配伍方法,为后世使用附子提供了宝贵经验:用附子与磁石、龙齿等合用,创造了温潜法,并加用枣仁、茯神,用治心肾阳虚,虚阳上浮诸证;附子干姜与麻桂合用,创温散法,用治表闭而内虚证;附子与石膏、羚羊角合用,创温

清法,治热病而见阳虚者;附子与参、地、枸杞、菟丝子等合用,创温补法,用治气阳两虚或阴阳两虚证等。说明附子可与各类药物配伍,大大扩展了附子的应用范围。

 

10  中毒症状与解毒措施

“附子中毒最初出现的症状是头晕,心慌,口、舌、唇、四肢发麻,说话不爽利,此际可用淘米水一大碗即服,有缓解中毒症状的作用。然后可用甘草60g水煎服。严重者除上述症状外,兼见恶心呕吐、皮肤冷湿胸闷、心律慢而弱、血压下降、早博、心律不齐、体温下降、或突然抽搐,应及时送医院急救”。(《朱良春用药经验集》)李可先生救治乌附中毒的方法是:生甘草60g,防风、黑豆各30g,加水1500m L,蜂蜜150m L,分次冲服绿豆粉30g10min即解。1965年曾参与2例川乌中毒濒危的抢救,以生大黄、防风、黑小豆、甘草各30g,蜂蜜150g,煎汤送服生绿豆粉30g,均在40min内救活。


11   

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并非抹煞滋阴降火治法的作用,而是强调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提高人们对扶阳法的认识及能力,为振兴中医略尽绵帛之力。

历代医家均认为附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药物,称其为“药中四维”或“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仅因其有毒而畏不敢用或束之高阁,无疑是中医学术一大退步。笔者认为通过科学的炮制,致使附子高效而低毒,是当前中医科研重大课题(包括中药其他有毒药)之一。呼吁相关部门尽早解决。◆

参考文献

[ 1 ] 朱丹溪.格致余论[ M ]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 2 ] 程士德.素问注释汇粹[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 3 ] 李中梓.医宗必读[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 4 ] 张景岳.景岳全书[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 5 ] 关庆增.伤寒论古今研究[ M ]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 6 ]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 7 ]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8 ]  李中梓.内经知要[ M ]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

[ 9 ] 郑钦安.医理真传[ 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 10 ] 郑钦安.医法圆通[ 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 11 ] 周慎斋.慎斋遗书[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 12 ] 祝味菊.伤寒质难[ M ] .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5.

[ 13 ] 吴佩衡.吴佩衡医案[ M ]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9.

[ 14 ] 范中林.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M ]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1984.

[ 15 ] 岳美中.岳美中医学文集[ M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

[ 16 ] 朱步先.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M ]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 17 ] 李可.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M ]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 18 ] 张存悌.中医火神派探讨[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 19 ] 阎安荣.附子的药理研究[ J ]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18 (  9  ) 745-746.

[ 20 ] 王昌利.附子炮制机理及制品药效毒性研究[ J ] .现代中医药,200929 (  1  ) 53-54.

[ 21 ] 陈学可.对附子毒性的再认识[ J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 (  6  ) 7-8.

[ 22 ] 李超.附子之用妙在配伍[ J ] .中医杂志,1992 (  11/12  ) 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word格式] “阴中求阳”理论及其主方肾气丸的研究探讨
阳气,人体内的“安眠药”!一张方子,治阳...
【名医医话】吴生元: 附子运用既继承又创新
中医扶阳的理论支
浅谈附子使用的注意事项
怕冷,源于肝郁!一张方子,疏肝 补阳,开启一条新思路,请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