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味学中药——吴茱萸

1

吴茱萸:wu  zhu  yu

2

相似药性简单鉴别    

        吴茱萸别名吴椒。性味:、苦,,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主治: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痛经,脘腹胀痛,呕吐吞酸。

  干姜别名白姜。性味:辛,热;脾、胃、肾、心、肺经。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  

  吴茱萸和干姜   共性为:均有温中散寒功效,治疗寒郁中焦,脘腹冷痛等证,二药常相须为用。差异为:吴茱萸能温下焦,温肝以治寒疝腹痛,助肾阳以治寒泻,温营血以治经闭;干姜尚能温上焦,温肺经化饮止咳。

3
别名         

  吴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吴椒、臭泡子。

4
产地            

  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陕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江西。

5

性状鉴别       

  果实类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绿黄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有花萼及果柄,被有黄色茸毛。质硬而脆。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以饱满、色绿、香气浓郁者为佳。

6
性味归经                     

  辛、苦,热,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7
性能特点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8
功效主治              

  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痛经,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9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外用:蒸热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10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忌服。

11
药理             

  吴茱萸有驱除肠胃气体及抑制肠内异常发酵的作用。

  吴茱萸的乙醚提取物对猪蛔虫及水蛭有一定的抑制与杀灭作用。

  吴茱萸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吴茱萸水浸剂对常见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某些成分有镇痛作用。

  吴茱萸注射剂对麻醉兔、犬及肾型高血压犬均有降压作用。

  吴茱萸碱有镇痛、升高体温,可作利尿剂及发汗剂,其盐酸盐能收缩子宫,吴茱萸中还发现有肾上腺素类物质辛内弗林,可抗休克。

12
中药经典附方              

  1、治醋心,每醋气上攻如酽醋:茱萸一合。水三盏,煎七分,顿服。纵浓,亦须强服。(《兵部手祭方》)

  2、治食已吞酸,胃气虚冷者:吴茱萸(汤泡七次,焙)、干姜(炮)等分。为末,汤服一钱。(《圣惠方》)

  3、治肝火: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白汤下五十丸。(《丹溪心法》左金丸,一名回令丸)

  4、治头风:吴茱萸三升。水五升,煮取三升,以绵拭发。根。(《干金翼方》)

13

老师留作业:明天一味学中药

小提示:性味:甘,平;归肝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识中药(六十二)
每日一味学中药——山茱萸
中药香料配方(药食两用)
中药分类——温里药
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分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