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中药,大养生”——黄芪


黄芪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


产地

  主产于山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等地。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以根条粗长、质坚实而绵、粉性足、豆腥气浓、味甜者为佳。


饮片

 1.黄芪片    本品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黄白色或淡棕褐色。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2.炙黄芪    本品形如黄芪片,外表皮浅棕黄或棕褐色,略有光泽,切面皮部浅黄色,木质部黄色,具蜜香气,味甜,略带黏性。


功效与主治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痿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学一味中药 · 黄芪
<h3 style=
黄芪的选购方法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蒲公英
辨真伪 白芍
气阳两虚吃黄芪,嚼着有豆腥味才是真品,粘牙渣多是假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