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学一方【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

青蒿脑4.5-6克,淡竹茹9克,仙半夏4.5克,赤茯苓9克,青子芩4.5-9克,生枳壳4.5克,陈广皮4.5克,碧玉散(包)9克。


[用法]

原方未著用法。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

少阳湿热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见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


[方义]

本证多由湿遏热郁,阻于少阳胆与三焦,三焦气机不畅所致,治疗以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为主。胆经郁热偏重,故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胸胁胀满;胆热犯胃,液郁为痰,胃气上逆,故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湿阻三焦,故小便黄小。方中青蒿清透少阳邪热;黄芩善清胆热,并燥湿。两药合用,既能清透少阳湿热,又能祛邪外出,故为君药。竹茹善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枳壳下气宽中,除痰消痞;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陈皮理气化痰。四药配合,使热清湿化痰除,故为臣药。赤茯苓、碧玉散清热利湿,导邪从小便而出,故为佐使药。


[配伍特点]

青蒿、黄芩配赤茯苓、碧玉散,和解中兼清里热,理气化痰。


[运用]

本方用于少阳湿热证,临床应用以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痛,吐酸苦水,胸胁胀疼,舌红苔白腻,脉数而又滑左弦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若呕多,加黄连、苏叶清热止呕;湿重,加藿香、薏苡仁、白豆蔻以化湿浊;小便不利,加车前子、泽泻、通草以利小便。


[经验]

例:王某,39岁,女,2003年2月16日首诊。 

主诉:高热10天 

病史:患者10前开始发热,高达40.5℃,恶寒,微咳住入广东台山市医院,经检查右下肺可见团状、斑点状阴影,白血球不高,其它排除登革热、肠伤寒、恙虫病等传染病,但已用大量抗生素仍未能退热,4天前会诊,仍39~40℃,见发热下午为甚,每天高达40℃,微微恶寒,少许咳嗽,头痛,口渴心烦,脘痞呕恶,便溏,肢倦纳呆,舌红苔薄腻,脉滑数。

诊断:风温夹湿 辨证:邪阻少阳 


分析:病发春季,初起见肺卫见证,以肺为病变中心,可诊为风温。病人生活在岭南沿海一带,气候潮湿,风热兼湿为患,故病程较长不愈,且见风热兼湿邪阻少阳的表现。 


治法:清热化湿,和解少阳 

方药:蒿芩清胆汤加减:青蒿(后下)15 黄芩15 法半夏10 佩兰12   滑石30 石膏30 大清叶20 板蓝根30 柴胡10 甘草6 北杏仁10 枳壳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解少阳。蒿芩清胆汤。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少阳湿热症。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青蒿(4.5~6g) 竹
中药良方:蒿芩清胆汤组成:青蒿、淡竹茹、...
【图说千方百剂】和解剂之蒿芩清膽湯
蒿芩清胆汤
《方剂学》学习笔记75
和解剂之四 和解少阳蒿芩清胆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