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海明珠”何梦瑶:鸿儒大医,流芳岭南
何梦瑶

何梦瑶,字报之,号西池,清代广东南海县人。约生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3年),卒于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享年71岁。以博雅闻,凡天文、术数、乐律、算法、医学,无不究心,诗尤有名。有《匊芳园诗钞》、《庄子故》、《皇极经世易知录》、《绀山医案》、《三角辑要》、《移灯余话》等。

◆  ◆  

天赋异禀,旁通百家

何梦瑶小时,颖悟绝伦,十岁能文,十三工诗,每当他酒后耳热、纵谈古今世事,烛屡跋不肯休。特别与朋友极论西历、平弧、三角、八线等法及填词度曲之理,片言印合,欣然起舞。因其小时多病失学,深感“医虽小道,亦道也"。于是,他在夙耽经史之余,便专心诵岐黄家言。在一次考“拔贡”科举时,考官以水利设题试之,他对答时,却以医喻,娓娓千言。当时学士顾公亟赏,拔置第一。广东著名学使惠士奇很赏识何氏才华。曾赞曰:“文行并优”,并誉之为“南海明珠”。

无意仕途,广施方药

何梦瑶后又中进士,历任广西义宁、阳朔、岑溪,思恩县官和奉天辽阳州收,以“治狱明慎,宿弊革除,有神君之称”。何梦瑶虽居官位,但对官场的明争暗斗,时时流露出不满和厌倦的心绪,不热心做官,甘心为群众治病。

何梦瑶在广西任职期间,遇到疫病流行,便立方救疗,存活甚多。上司特将其防治疫病的方法经验推广到其余各县。

在当县宰时,何梦瑶广施方药,活人无数。有患者王洪,“病风年余”。颠颠狂狂,力大无比,发病时竟将人投入火中,烧得体无完肤。何梦瑶坐堂,命伍伯将王洪缚在庭柱间。王洪狂言骂詈,何梦瑶先威以刑,使他畏惧,再让他服汤药,叫两人拧他的耳朵灌下。不多久,病人大吐大泻,其病消失。

在故里,他经常到邻近村行医,早出晚归。对一些准治之证,往往药到病除。他的同窗赵林临之子,患伤寒二月,许多医生都束手无策,家里也备好棺木。适逢何梦瑶告假还乡,赵氏立刻请他诊视。何先后处大承气汤,白虎汤、小柴胡汤数十剂,效如桴鼓。赵氏十分惊奇地间:“诸医皆言阳虚宜扶阳,非参附勿用。子独反之,何也?”何梦瑶答道:“此非粗工所知。且此辈妄引《易》义,动言扶阳抑阴。夫《易》阳君子,阴小人。故当扶抑。医言阴阳,但气耳。气非正则邪。正虚无论阴阳,均当扶。邪胜无论寒热,均当抑。何得牵合惑人耶?”何梦瑶此时的医学理论和诊疗技术已经达到如此纯熟的程度,他的医名也随之“著于天下”。

悬壶自给,大胆敢言

当他在岑溪当县官时,曾有大吏以鸿博荐,辞不赴。他写道:“不信今朝刚五十,依然四十九头颅。诗惭鼻祖称才子,医笑头衔署大夫。老矣不能为也已,时哉其可失之乎。廿年文酒无多日,盍早休官拟白苏。”

何梦瑶为官廉正,常“不名一钱”,“贫不能具舟车”。辞官后,家田荒芜,一贫如洗,“老屋数椽,仅蔽风雨,琴囊药裹,外无长物”。他的孙子阿黄“破衣,木履得得”,过着凄凉的生活。但何梦瑶不仅甘“穷愁著书”,而且愿以悬壶自给,“以医终老”。

何梦瑶生当雍正,乾隆之际,正当张景岳温补学说盛行之时,医者不论病者寒热虚实,用药往往偏于刚燥。何梦瑶继承了王肯堂“无所偏主”的主张,认为“河间言暑火,乃与仲景论风寒对讲,丹溪言阴虚,乃与东垣阳虚对讲,皆以备前人所未备,非偏执也”在对待当时盛行景岳温补之风的态度上,他认为“后人动议刘、朱偏用寒凉,矫以温补,立论过当,遂开酷烈之门,今日桂附之毒,等于刀锯”。他分析了“今不间何证,概从温补”的原因是:“庸医不知温补之能杀人也,以为平稳而用之;黯医知温补之能杀人,而人不怨,以为可以藏拙而用之,于是景岳书,徒遍天下”,但他也不拒温补于法外,而是认为“若火虚者,脾肾皆寒,一味温补,无所顾忌”,并得出凡是虚损之证,“受温补者易治”的结论。

博采众长,神效扶危

由于何氏不抱成见地学习各家学术之长处,所以他的医学见解,格外精深,医术也很高超。比如治疗初生无皮婴儿,前人已有些治验。元代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初生奇方》中有“初生下遍体无皮,但是红肉,宜速以白早米粉干扑、候生皮方止”的记载,明代葛乾孙在书中也记有治疗船家生子无皮之验,即“令就岸畔作一坎,置其中,以细土隔衾复之,且戒勿动,久之生肤”。

清代徐大椿巧妙地把两家经验结合起来,救活了一个浑身无皮的婴儿,即“从糯米作粉,糁其体,裹以绢,埋之土中,出其头,饮以乳,两昼夜而皮生”(《小仓山房续文集·徐灵胎先生传》)。而何梦瑶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经验。他在《婴科辑要·初生无皮》中有如下记载:“由父母杨梅结毒者,分禀受染。受父母先,患杨梅后,结胎受儿生,周身色赤无皮,随即腐烂,百不一生。若先结胎,后患杨梅,为染受儿,或上身或下身赤烂,头顶坑凹,或二阴、口眼、耳鼻破烂,色带紫黑,换肌消毒散四,人中黄细末三五分,土茯等煎汤调稀,日二三服。外敷清凉膏四,或紫金锭五磨涂,或鹅黄散五。由月分未足生产太早者,遍体红嫩,而光若水浸渍,是也。当归饮五,外用早稻白米粉时时扑之,其皮渐生,神效。”

潜心学术,流芳岭南

乾隆庚午(1750)年,何梦瑶弃官自辽阳归里,遇学友罗天尺于羊城,然已发白齿豁,两人“共话前尘,恍然若梦”,何氏恢倦宦海,潜心学术,旋即出任广州粤秀书院、越华书院、肇庆端溪书院院长,并热心于医学教育。其子何之蛟、曾孙何清臣,亦以医名于世,何氏家族,传至九代,至今仍有人行医。

何梦瑶富于著述,生平留心乐律,旁通百家。其著《医碥》,其意颇深,一为立在针贬时弊,纠时人滥用景岳温补学说,动辄妄用桂枝、附子之燥烈。二为学医者能藉以登堂入室,犹如上车者借助于碥石,故名为《医碥》。若论何氏一生之功绩,则在于医而不在于政,盖政绩清廉只能惠民于一时一地,而医术之流传可泽民子万世也。

推 荐 阅 读点击标题查阅

 “中医肿瘤学之父”周岱翰教授癌病验方

◆ 刘弼臣教授治疗小儿咳嗽八法

◆ 经 方 医 案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南海明珠何梦瑶
#搞笑#地理#广东 岭南宝地、南海明珠
【粤故事】广东一代名医—何梦瑶
名医壁 | 何梦瑶:一代儒医砭时弊
看看我们遗落的南海明珠(越占)
清代名医——何梦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