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岭南中医流派集萃(3):岭南温病名家名方

历代岭南名医针对岭南温病的特点,拟制了许多岭南温病名方。举例如下,以备临床所需。

1、潘名熊分四时辨治外感

潘名熊,字兰坪,广东番禺人,清代嘉庆至光绪年间医家,著有《评琴书屋医略》与《叶案括要》。是岭南地区第一位全面引进并继承叶天士学术的医家。

其论岭南外感症按四时分治,认为“外感症即伤风症。稍贪风凉,最易感受,见症头痛鼻塞,或发热咳嗽,因时用药,治法较妥,今即春夏秋冬,订方列下。”

春日外感

经云:春伤于风。又云:春伤于温,谓春日受风,其气已温,须防夹入春温一症,温邪忌汗故也。春主升,夏主泄,即外感亦忌大发汗。

北杏仁一钱半,紫苏梗一钱半,嫩竹叶四钱(鲜取剪碎煎),建神曲一钱半,细甘草八分,栀子壳一钱半。

夏日外感

夏伤于湿,当佐以去湿;夏易感暑,当佐以清暑。

北杏仁二三钱,川滑石三四钱,青蒿梗二三钱,建中曲一二钱,甘草梢七八分,冬瓜皮四五钱,加鲜莲叶三四钱,葱一二条为引。

秋日外感

秋伤于燥,辛温药宜少用。

北杏仁二三钱,神曲一二钱,杷叶二三钱,梨皮三四钱,甘草七八分,加鲜莲叶三钱,鲜紫苏叶一钱,为引。

冬日外感

冬伤于寒,且秋主收,冬主藏,用药辛散些不妨,但冬温症,非所宜耳。南方风伤卫者多,寒伤营者少,如确伤寒自有仲景师伤寒证治,可考不复赘。

北杏仁二三钱,神曲二三钱,苏叶二三钱,防风一二钱、甘草七八分,加生姜二三片,葱一二条为引。

2、程康圃平肝泻心治小儿风热

(羌活)

程康圃,名德恒,清代广东高明人,生卒年不详,著有《儿科秘要》。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十分推崇该书,将其与《儿科经验述要》合称为“岭南儿科双璧”。

书中论小儿风热“风热之症,是肝属木主风,心属火主热。小儿初染外感之风,或内生之风,则肝木先着之。譬如天地有风,则树木先摇动之,故肝属木主风。心属火主惊,火性热,人有热则心火同气而相求,心必主之,故肝木心火相搏则成风热。外候:常身热,唇色深红而亮,或鼻塞,或泻青黄色如浮萍状,或不泻。手纹浮紫,左手纹常浮于右手。脉按之亦必浮数。此是肝风心火相合而成。”

论治法方药:“治当平肝风,泻心火,症必平复。当用此方治小儿风热者:

羌活(疏表平肝风,一钱),防风(祛风平肝,一钱),薄荷(祛气分风,七分),苏叶(祛气分风,一钱),蝉蜕(疏表定惊,去心热,十只),木通(泻心火,二钱),生栀(去心肝火,二钱),甘草(退热和表,七分),川地骨(退身热,二钱),淡竹叶(去上焦风热,凉心去惊、去痰,二钱)。加灯芯一丸,生葱一条煎(心火、疏表,常用配开万应丸。)

一、风重热轻,则开惊风散。一、热重风轻,则开玉露散。一、伤食,开胃苓散。一、有痰,开珠珀惊痰散。”

3、杨鹤龄以岭南草药治小儿湿温

(土茯苓)

杨鹤龄(1875-1954),广东大埔人,著有《儿科经验述要》。临床善用岭南草药治疗。

杨鹤龄认为:“湿温一症,小儿感染颇多。初起微恶寒,后但热不寒,身热时增时减,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精神怠倦,不思纳食。亦有夹见咳嗽或呕吐者。乃因湿邪内伏,渐次化热,湿与热结,酝酿而成。吾粤地土卑湿,症常多见。治法:初起以渗湿清热为主,使湿热两不相搏,则病易解。”

湿温症初起用方:

▍土茯苓三钱土茵陈三钱,冬瓜仁三钱,蝉蜕花四钱,连翘壳二钱,布渣叶三钱,象牙丝四钱,佩兰叶二钱。

▍呕吐选加川厚朴五分,藿香梗半钱,法半夏二钱,干竹茹二钱(姜汁炒)。

▍咳嗽选加北杏仁二钱,南杏仁三钱,川贝母二钱,桑白皮二钱。

▍夹滞选加大腹皮三钱,谷芽三钱,麦芽三钱。

▍热重选加金银花三钱,芦根三钱,芦根三钱,淡竹叶三钱、金汁水五钱(冲)、黄瓜霜三钱、灯芯花三枚

▍湿重选加泽泻三钱、滑石三钱、木通三钱、刀豆花三钱、生薏仁五钱

入湿邪已解,身热未退,可用下方:

银胡二钱,金钗斛钱半,蝉蜕花四钱,牡丹花二钱,白薇草三钱,冬瓜仁四钱,南豆花三钱,赤小豆三钱,地骨皮三钱。

热重酌用石膏五钱,知母二钱,陈仓米五钱,禾秧一两,或白虎、竹叶石膏等汤。

4、郭梅峰护阴清热法治温病

(金蝉花)

郭梅峰(1879~1970年),其主要医学著作及学术经验,经其女郭燕文、女婿杨干潜整理成《梅峰医学》一书。郭梅峰对温病有深入研究,论述颇多。

郭梅峰此法,定名为“梅峰温病方”,组成:

小生地四钱,茅根七钱,南豆花二钱,生麦芽四钱(孕妇乳妇不用),甘草一钱半,糯稻根须四钱洗去泥,莲子肉(去芯)四钱,杭菊花二钱,金蝉花三钱,白薇草一钱,小环钗三钱,橙汁一个揸冲(或雪梨汁、杨桃汁)。

我们以此方加减治疗登革热、伤寒病(肠热症)、麻疹、肺炎、恙虫病、病毒性脑炎等,发热较久,有伤阴的病症,均取得满意效果。

该方以甘凉养阴为大法,按初起或发热多日时间顺序用药为:苇茎、白薇草、小环钗、石斛、茅根、小生地、糯稻根等药,五日温成取小生地为君药,退热以白薇代连翘之苦;又以橙汁、杨桃汁等五果为助、又多饮水份流质,药与流质(白粥米汤等)频频间服,成败在于此举。不用荆防麻桂辛温燥剂表散,防耗液伤阴,改以南豆花等花类芳香透解,以花类代薄荷之散。认为“肝胆为发温之源”,故用钩藤、杭菊花、蝉花乃至羚羊、竹叶清平肝木。认为“肠胃为成温之薮(巢穴)”,故戒面,饮以米汤流质,药用谷芽、麦芽,但不用神曲等燥剂,防止如叶天士所说“胃汁先涸”之误。

5、刘仕昌湿热清

(秦艽)

刘仕昌(1914-2007),广东省惠州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长期从事温病学教学、临床、科研工作,是当代岭南温病大家。自拟刘氏湿热清用于治疗温病湿热证,功能清热祛湿透邪。

组方:青蒿(后下)、防风、秦艽、藿香各10克,连翘,黄芩、柴胡,苍耳子各12克,大青叶20克。

加减:体温连续3天39.0℃以上口渴者,加石膏(先煎)45克;咳嗽且痰多黄稠者,加浙贝母12克,杏仁10克;咽喉肿痛者加板蓝根、岗梅根各20克,桔梗8克;小便黄短,头身困重甚者加茵陈、滑石、薏苡仁各20克。

方以青蒿、黄芩为君,青蒿气味芳香,功用辛凉解表,善解在表之暑热,也可清透少阳郁热;黄芩能清肺经邪热,兼除脾中湿热,两者既解表邪,又清里热,使该方解表与清热同功。藿香味辛气香,辛散不峻烈,微温而不燥热,既能化湿和中,又能解散表邪;连翘质颇轻扬,清热解毒,升浮宣散;大青叶功善清热解毒,和连翘均可使表里及气血两清。此三者既助青蒿轻清宣透,又助黄芩清里热邪毒、化湿。柴胡性升散疏泄,既助青蒿解表透邪,又可配合黄芩和解清热;防风辛温散风胜湿,甘缓不峻,善解表邪;秦艽能散风燥湿清热,而治周身酸痛;苍耳子温和疏达,宣通脉络,祛风胜湿,通窍止痛,独能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又为良好的引经药。诸药解表清里并举,辛凉辛温同用,祛湿止痛兼顾,尤其是清热祛湿合用,切中岭南热病兼湿的病机。

推 荐 阅 读点击标题查阅

 岭南中医流派集萃(1):温病 · 上

◆ 岭南中医流派集萃(2):岭南温病学术源流

◆ 蒲辅周对一位青年中医的教导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暑湿外感”效方——新加香薷饮
近日很多小朋友感冒,不如试试这个方
【名医经验】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名老中医治疗小儿外感热病经验荟萃
青蒿
感冒肺阴虚证治
方剂学 18讲 止嗽散(二)。第二节:辛凉解表、银翘散(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