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竹叶石膏汤

出处:《伤寒论》(汉·张仲景)“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处方: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去心),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半斤。

制法及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剂型:汤剂。

点评:竹叶石膏汤这个方子不好学,为什么呢?主要是竹叶、石膏二味中药在此方中运用的意义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竹叶我们现在常用来清热通淋,如导赤散(生地、木通、甘草稍、淡竹叶),石膏亦常用于清热,如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而其中的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去心),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半斤。与麦门冬汤殊为形似(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三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我们先看张仲景名方麦门冬汤,折合成现代中药剂量是:麦门冬60克 半夏9克 人参6克 甘草4克 粳米6克 大枣12枚。其中的麦门冬剂量远远大于现代药物配伍剂量。为什么麦门冬汤中的麦冬剂量重达60克呢?我们看看如下的文献:

 麦门冬为百合科草本植物麦冬的块根。甘、微苦,微寒。归肺、心、胃经。 

《神农本草经》是这样介绍麦冬的:“气味甘平,无毒。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从《神农本草经》的记录来看,应该重用麦冬剂量,为何方中麦冬只有一两?而以竹叶二把,石膏一斤为君药?关于竹叶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云:味苦,平。主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

我的师兄迪亚拉博士在解读中药石膏功效时,引用祝之友教授主编《解读神农本草经 ——从形味性效到临床》及清·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曰:“必审其为解后里气虚而内热者,可与人参、竹叶、半夏、麦冬、甘草、粳米同用。”

竹叶石膏汤出现在《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篇,提示竹叶石膏汤是一个恢复期使用的方子,它适用于伤寒、温病、暑病等热病的恢复期,此时的病者表证已除、正气已虚。此刻用药,既不能纯用补药,因热虽退却,“灰中有火”,容易复发。亦不能用大剂量纯寒凉药,因虚羸少气,正气亏虚,所以需要的是一种清凉宣补之法,里外宣通,使邪热不致羁留,真气缓缓内生,就比如我们开窗通风,改善缺氧环境,使机体恢复精力一般。而竹叶,以其竹子家族特有的清凉宣通之药性,正好能实现以上目标。虽然说石膏加麦门冬汤是清补之法,若没有竹叶,仍然难以产生应有的效力,只有流通,使气体流通而无阻滞,代谢之废物才能出去,宇宙之真气才能进来,水谷之谷气才能滋养,营卫才能调和,在热病虚羸之人,此点十分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
竹叶石膏汤经典医案、方论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竹叶石膏汤证之第397
【每日一练】方剂
五运六气解方剂——竹叶石膏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