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素问》选注: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三篇提纲挈领说明了养生的宗旨。

  • 《上古天真论》说心向天真是道德之本。

  • 《四气调神大论》说人五脏的精神要从天地四时之政。

  • 《生气通天论》说生气通天,要阴平阳秘以葆天和。道德的不全是精神偏倾有漏之根,精神的盈亏是阴阳气化之本,因此归根究底要在心向天真。合于上古天真者,得道德之寿命;合于天地四时之理者,得天地之化育;合于阴平阳秘者,得自身之生理。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生而神灵,指出生时有神妙感应之瑞象。阴阳不测谓之神,神为不可思议之意,随感而能应谓之灵。黄帝名公孙轩辕,母见大电绕北斗枢星而感孕。菩萨、天人、大神降生往往有异兆,如奇香、金光、星相之类,这不是神话。弱而能言,很小时候即善言辞。徇齐,懂事听话,有规矩章法。徇,随顺、周遍之意,如徇情、徇众;齐,洁齐、有条理之意。敦敏,敦厚聪敏。成而登天,这个登天不是指黄帝在黄山成道升天,引发攀龙附凤典故的事,是指成熟之后登帝位奉天之意。

迺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天师,天人之师,尊岐伯也。岐伯所言上古,乃人寿越百岁而动作不衰之时。按佛经,世人之寿最高从八万四千岁递减而来,将来世人只有十岁寿命,这是智欲开化的结果。然后人们发现进于道德能延寿,于是人寿又开始渐增。黄帝、尧、舜史载都一百多岁。《圣经》记载的如方舟中的“诺亚”寿命接近一千岁。除了人种的原因,大概是文明越发达,道德越下降,人寿越短,中国人这一支也许衍生开化得太早了。

法于阴阳,取法于阴阳之理,例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于术数,和顺于术数之用,这个术数不是专指后世的算命之类,而是统指一切根据道数推演而成的趋吉寿生之术,例如根据日月星辰的位次而行吐纳、冬至安卧等。形与神俱,相得益彰。以耗散其真,例如象电玩、工作焦虑等都是亏耗人的精真。持满,使精气处于充盈状态。精气一不满则邪气乘虚而入。气功、武术即是持满之术。心之自得亦是持满之道,软弱、萎靡则神气惰归而为病邪乘袭。当善养吾浩然之气。御神,即平定散乱等状,归于正定。如人多梦昏睡,就不时御神。人活一气,精神为之根蒂,人之衰往往先削其气次减其精再败其神。精神主于道德,故鬼神积德而存。德有衰缺则精神失真有漏,失真有漏则邪并,邪并则败亡。道德又主于心是否天真无为,故开宗明义,人当以上古天真为根本。根元变而形气衰,一定之理。人可灭可长生,在于契道之深浅、失德之多少。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將天數然也?岐伯曰:女子

  • 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

  • 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 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

  • 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

  • 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

  • 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

  • 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丈夫

  • 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

  • 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寫,陰陽和,故能有子;

  •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

  •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 五八,腎氣衰,髮墮齒槁;

  • 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

  • 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

  • 八八,則齒髮去。

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寫。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

男以八,女以七,八为艮,七为兑,男女之尊卑,山泽之通气。男女以8、7作为根本区别,山、泽之异。一切现象都是信息决定的,在人的基础上取了艮8、兑7这个相便分了男女。

男女的一切差别皆是艮兑之不同。男刚实,女柔虚,石气生男,湖气生女。八是土五中载三之实,七是土五中载二之虚。七损八益,不是房中术,七之道虚损之而八之道实益之。艮为理智、戒守,兑为情欲、多言。

一岁是天地交流的一个循环周期,人是万物之灵,位于天地之交,因此人的信息将会应于岁。

由于根本精神有八七的差别,故而男有八八之节、女有七七之节。

男女的这个八七差异最显著的表现是在生殖器上。8为5加3,7为5加2,5代表天地之界,地表也,至阴土数,腹在人为地,故地表有此实3和虚2之差异。男根中注的是实3,震卦、命门相火、肝气之用、能动的精子;女根中注的是虚2,坤卦、子宫、卵子、血。精子卵子相合,为地雷复卦,生命的来复。男子为艮山,故有余;女子为兑泽,故不足,泽动而下,故有月事,如海之潮汐。

材力尽耶将天数然耶?是人老不堪任了还是天数到了自然而然?既是人力也是天数,凡事皆然,三分人事七分天。

肾主骨,齿是骨之余,肾气之有余不足先见于齿。发为巅顶脑髓外滋之黑,故能兆肾气之荣华。外国人头发不一定黑,是其精水被人种染色。

为何说天癸?十天干甲乙木、壬癸水,在五行基础上分阳刚、阴柔二干,癸就是合德于乾6的水。在天为精神,在地为形气,配于天的水之精,称为天癸,是水数成而为资始之精元也。因此人泄精就会抽脑髓以填之,因为脑髓天中之水也,因此纵欲会斫损其英明之质,消沉其远大之志。任脉在前面的中线,经腹中,为阴脉之海。冲脉是阴血所幽潜之处,如同地下温泉。奇经八脉,如同圣人图设沟渠而备天雨滂沱。女子天癸至、水盛之时,则任脉通以注其阴血,故地下河满而要泉涌,月事故而时下。女子容易贫血、血崩即是因此。怀孕则经不来,因种子需此阴血以滋养。

真牙,智齿也。阳明脉经行于面,多血多气,故面色有血泽。面焦者,无润泽有枯槁之色也,因阴血要阳气相将才能浮上,故为阳衰阴少之象。

此段主要以肾气立论,后又言阳衰于上之状,最后归结到天癸、肝肾之上,这是为何?人之生长老病本于精气之变迁,根元在肾,因肾为人之根本,主藏精水者。人如苗木,得精水而生,失精水而死。苗木长大,根系渐不济,根系衰而枝末亦残。人之生死,也如草木滋蘖,得水则生,水尽则枯。肾藏五脏六腑之精,肾气即生命之水,乾、坎所在,是天命所蛰也,犹如树木之根本,因此以根本的兴衰而言。根本有变,枝叶其应,因此阳衰于上见根本有所不足。枝叶凋敝,水已不济,根本亦将枯败之先兆。男子肝衰而后及肾,因木槁而后方见水枯,木能保持水土也。

年老生子寿短,因赋予子女的肾精不是带着生机旺盛的信息,而是年老余绪的信息,如同枯树所发新枝,不能茁壮如初。八八、七七已是一个生老巡回的主干了,其后的寿命是余绪,是五脏所藏之精所支配的,如同国家只有各部日常周转之银而肾之国库已空。余绪不如主干,故得余绪之气的寿不过八八、七七。有道者不受所限,因道能生精却老全形。以上所依据的是天地的法则,天地者,道所生也,有道之人与天地并称三才,以天地为精神之生源,故能如是。性命之情合于道,故其道生。人们为何不能如此?是智巧嗜欲所致。如庄子说:“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黜耆欲,掔好恶,则耳目之欲病矣”。智巧嗜欲的进化带来的是生命的退化。种种五花八门的基本都是害人的。

黃帝曰:余聞

  • 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

  •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真人是得一,至人是归一,圣人是五行中庸,贤人是合于八卦。

  • 真人不生不灭,如佛菩萨境界。

  • 至人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如天人、阿罗汉。

  • 圣人以自得为功,契心而赞,不受外界转移,善事于心也。

提挈天地把握阴阳,例如盘古开天辟地、天帝巡宫主宰日月星辰之运次。刑天舞干戚、女娲补天,今人看起来是神话,等人们知道了天地鬼神的道理就会另眼相看了。

至人则如庄子所言“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被服章,指穿着服饰,圣人与大众相同,不为怪异之状。圣人知生死轮回无常之理,不慕长生,唯善事安隐其心。

贤人的寿命可能远远高于圣人,因贤人治身之故。这个道理如同下棋,专门琢磨的棋艺高,探究其理也;不见得其智慧就胜过不肯琢磨的,因他们下棋是陶冶娱乐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情释黄帝内经素问2上古天真论篇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黄帝内经,为什么有人年过八旬还能生子!
435-黄帝素问直解
直解上古天真论第一篇(3)
【慧福养生】黄帝内经耕读之一 上古天真论
2、《黄帝内经》1-上古天真论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