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沈雪勇:医学上的创新往往要验证上万次,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沈雪勇


沈雪勇,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学学科带头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术荣誉体系”讲席教授,世界卫生组织(WHO)上海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主任,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监事长,中德中医研究协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传统艾灸的两个作用


传统中医艾灸作用主要体现在二方面,一是药物作用,二是温热刺激,经过我们实验发现,传统隔物灸(这里的隔物灸相当于在艾柱下面放上大蒜,生姜,附子)经过燃烧后发出的红外光谱与人体自发的红外光谱基本是等同的,波长相同就等于频率相同,频率相同就可以共振,从物理角度来说,就可以用最大的振荡波幅来激发人体的精气神。这个有效光谱段目前我们已经检测到了。

 

无烟艾绒是不能替换隔物灸里传统艾绒的,艾绒的品质对于艾灸非常重要,甚至连隔物灸中的蒜,姜,附子都不可轻易取代。


人体红外辐射要与外界保持平衡


分析隔附子饼灸,隔蒜灸,隔姜灸,隔胡萝卜,隔黄瓜灸光谱,可以发现后二者的光谱高度远不及前三者,我们也曾实验过黄芩和黄连,发现也不行,那个温度太高,会接近80度,而大蒜,附子,生姜的温度最高是达到56-57度,基本人体还是可以承受的。

 

我们也实验了无烟隔附子饼和无烟隔蒜灸,可以看到光谱高度更低,根本是没有辐射量的。之前就曾有个针灸学院的学生拿来过一个某微商艾灸装置,实验后发现:相比传统艾灸它发出的辐射量真的太小太小,微不足道,此外它的光谱段也根本不在传统艾灸有效的光谱段里。

 

根据隔物灸(隔姜灸、隔蒜灸和隔附子饼灸)的红外辐射光谱查看比照,研究发现,在隔物灸时,尽管热辐射的强度虽然比人体的高20倍左右,但它的光谱形状与人体的非常接近,辐射峰几乎和人体穴位辐射完全一样,变化规律也一致。

 

隔物灸和穴位的这种红外共振辐射在间接灸保健和防治疾病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艾灸起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人体既是一个天然的红外辐射源,不断地向外发出红外辐射,同时也不断地吸收外界的红外光。人体的这种辐射热代谢将保持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维护人体内各系统器官的正常功能。


中医创新的基础是传承


统中医是要创新,但创新的前提是先把传承做好。


秉承大医精诚的精神,医学上的创新往往要在临床上验证上万次,研发时长更历经数十年,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立即报名2018针灸创新论坛

暨新针灸运动峰会

大家翘首以待的2018针灸创新论坛暨新针灸运动峰会,已定于20181222-23日举行!现在报名将获得980元大礼包!大会坐席将按照报名顺序安排!会场容量有限,抓紧报名!


点击图片报名参会


▲新针灸运动峰会贺函










转发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
MOR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针灸专家肖少卿教授 秋灸关元 春灸气
中医看年俗——二十四扫尘
艾灸的起源
灸火扶阳
家庭实用艾灸讲座
中医“非药物疗法”的发展前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