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冯晓敬治疗房颤临证经验

冯晓敬,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诊治大量心房颤动患者。房颤的基础病因多为高原性心脏病(高心病)、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其次为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冯晓敬教授治疗本病时,确立了益气养阴、行气活血、化痰祛瘀、温阳利水等治法,多有效验,现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

冯晓敬教授认为房颤的中医辨证与年龄及相关病史有关。房颤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久病使心之气阴不足或阳气受损,鼓动血脉无力,从而血脉瘀阻。而痰、水、瘀等病理产物又进一步损伤心阴心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肺心病患者房颤病久耗伤正气、气阴两伤为多;有甲亢病史的房颤患者多有气滞血瘀;高心病患者房颤多表现为肝郁化火、痰瘀互阻;风心病者多为心阳虚衰、水饮凌心。在临证时,冯晓敬教授认为气虚阳虚是房颤发病的始动因素,贯穿整个病理过程。对于患者而言,不同病因所致气、血、阴、阳偏盛偏衰及瘀、痰、饮之邪扰,导致心悸不宁,成为房颤发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兼证。故采取补虚扶正为本,祛除实邪为标,补虚重在温阳益气,祛邪重在行气、利水、滋阴、活血。

治法及用药特点

1.益气养阴法

房颤病变早期休息时无自觉症状,活动时表现为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倦怠懒言,颧红,面色少华,五心烦热,并伴有失眠盗汗,头晕,舌红少苔,脉结或代。《素问·调经论篇》:“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李中梓说:“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去则舍空。”心气虚日久必损及心阴,证属气阴两虚。因肺心病所致房颤患者由于长年慢性支气管炎发作进而肺气肿,久病损耗正气,导致气阴两伤,怔忡时发。冯晓敬教授治疗时多用生脉散加减,药用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白术、生地黄、远志、当归等。人参大补元气;麦冬、生地黄养阴生津;五味子收敛耗散之心气,一补一润一敛;黄芪、白术益气,少佐远志、当归安神定志,养血活血。生脉散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血液供应和代谢,提高耐缺氧能力、调节血压,降低体循环阻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心房结构重构有一定延缓作用。

2.行气活血法

心悸病位在心,但与肝密切相关。木火母子相生,木之舒展条达,乃肝之生理特性,母壮子健,故心病少发。母病可以及子,子病亦可犯母,致木火同病,母子俱衰。素有高心病、甲亢病史者,多因长期恼怒、忧思、精神紧张,导致机体气机紊乱,气血阴阳失调,伤及肝脏,致肝郁气滞,血脉瘀滞,心脉失畅,反复发作房颤,出现心慌症状,伴胸闷,胸痛,后背胀,无汗出,时急躁易怒,善太息,口苦,纳呆,眠差,半夜易醒,或大便干,舌暗红,脉弦结。《薛氏医案》:“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此心病先求于肝,清其源也。”冯晓敬教授治以疏肝理气,调畅气机,佐以养心安神,以达阴平阳秘、刚柔相济之效。心病从肝论治是基于五脏相关、七情致病的机理内涵探析和研究提出的。故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枳壳、赤芍、白芍、香附、川芎、川楝子、青葙子、党参、五味子、桂枝、地龙、红花、桃仁。柴胡、香附、川楝子、青葙子疏肝气,泄肝火;党参、五味子防止疏散耗气太过,补气、敛气;桂枝以通心阳,佐以地龙、红花、桃仁活血通络,心脉畅达而心悸可除。

3.化痰祛瘀法

由于心病日久及脾,火不生土,脾阳不振,健运失司,水液代谢功能失调,则痰饮内生,痰饮凌心而致房颤。《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提出“惊悸病本为心虚,在惊为痰,在悸为饮,认为心悸与痰扰心神有关”。《灵枢·经脉》:“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医林改错》谓:“心跳、心悸,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法百发百中。”张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因而出现心悸、怔忡,喘息不得卧,咳吐痰涎,胸闷胁痛,脘腹痞满,口唇发绀,舌紫或暗,苔白滑厚脉,脉弦滑的症状者,冯晓敬教授主张应用健脾化痰、活血祛瘀之法。方用苓桂术甘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茯苓、桂枝、白术、川芎、赤芍、柴胡、当归、桃仁、红花、牛膝、枳壳、桔梗、甘草等。痰饮甚者加干姜、葶苈子、陈皮、半夏;血瘀甚者加地龙、土鳖虫;痰饮化热者加黄芩、鱼腥草等。

4.温阳利水法

房颤患者日久,心气虚进一步发展为心阳虚;实证日久,正气损耗,可转为虚证,阴损及阳,心阳渐衰。《备急千金要方》:“阳气外击,阴气内伤,伤则寒,寒则虚,虚则惊掣心悸。”指出心阳虚衰可致惊悸,患者稍活动或休息亦有呼吸困难、心悸眩晕,畏寒肢冷,气短,伴有尿少,双下肢浮肿,甚则胸水或腹水。证属阳虚水泛,治以温阳利水、安神定悸。冯晓敬教授多用真武汤合五皮饮、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药用附子、桂枝、白术、茯苓皮、泽泻、生姜皮、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大腹皮、桑白皮、甘草等。两方合用攻补兼施,扶正祛邪。

典型案例

患者,女,76岁,2016年11月9日初诊。患者反复发作心慌20年,近来因情绪波动出现心慌,多于晨起发作,伴胸闷,胸痛,后背胀,无汗出,时感头晕,烦躁,善太息,口苦,纳可,眠差,易醒,二便调。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结。既往阵发性房颤史20年;冠心病20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0年,目前甲状腺功能正常。动态心电图:偶发房性期前收缩,时成对;短暂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快速型心房颤动;全程ST段下移0.05~0.10mV,伴T波低平、倒置。综合脉证,诊断为心悸,证属气滞血瘀。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养心定悸。方用柴胡疏肝散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5g,木香10g,青葙子15g,枳壳15g,赤芍15g,白芍15g,桃仁15g,红花15g,党参片30g,麦冬6g,五味子6g,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桂枝18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服用3剂后善太息、气短、睡眠好转,7剂后心慌、胸闷等症状改善,后背胀消失。改柴胡6g,木香6g,去青葙子、枳壳,继服14剂,诸症明显缓解,动态心电图示:偶发房早,ST-T未见异常改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诊冯老: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哮喘
医门凿眼 (三)
从脾胃治疗心系病证-摘
关于治疗心病使用“对药”临床经验与特色的问题
达郁汤合柴胡桂枝干姜汤*水寒土湿肝郁脾虚;解肝煎*土䗸导致木郁,化湿畅气以行滞
列清单,排优先,眉毛胡子有序管!——解读冯老治干燥综合征一案【总第243期】 医案/冯世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