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暑:倏忽温风,伏天来临,解暑生津试试这些喝的,疗效很好!

丙申年 六月初四

2016.7.7

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为小暑。

小暑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唐代元稹有诗“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入小暑,风也是热的;此时,蟋蟀因为羽翼尚未丰满,还在穴中面壁;而鹰早早地感知到了阴气,遂生杀气,开始练习搏击之事。


节气·养生
暑,是热的意思,热分大小,小暑之后就是大暑,最热的三伏天到了。

到底哪个节气更热?其实从数据看,这两个节气不相上下。本期节气养生,中医专家金涛就来重点讲讲,三伏天如何养生。
小暑
【居】夏不宜极凉

小暑,也意味着出梅,入伏。

杭州市气象台前些天宣布,今年杭州正式出梅的日子是7月1日。至于伏天的炎热,这几天已然有桑拿天的感觉了,正如白居易所言:热夜依然午热同!

伏,是伏藏的意思,烈日当头,应当少外出,避暑热。金医生说,中暑分阴阳,现在工作、生活条件改善,很多人到夏天得“空调病”,其实就是阴暑。

名医医学家张景岳说:

阴暑者,乃因暑而受寒者也

夏天,为了避暑过于贪凉,人出现各种不适:头痛头晕、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舌苔也变得白薄,说的就是“阴暑”。

金医生说,阴暑是寒湿外袭,导致毛孔封闭,阳气在体内郁结化火所致,所以对付它,首先要解除包围,再想办法让体内的湿寒之气化掉。

去看医生,医生可能会用麻黄汤,麻黄、桂枝,都是常见的解表剂,不过,麻黄有毒性,普通人不能随便用。自己在家的话,可以煮一碗红糖姜茶,生姜也有解表功能,能帮助缓解“空调病”带来的不适。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对付空调病也是有理呢

其实,预防热伤风并不难。金医生说,空调过冷、吃太多冷饮、大汗淋漓时冲冷水澡等,都会导致风寒湿邪侵袭引发“热伤风”,所以,预防阴暑第一步,就是到节制生冷。


如此降温不可取,暑天更要节制生冷

整天呆空调房的都市人,最好每天保证有一阵子出汗,早上天不大热的时候,做些运动,可以锻炼体温调节能力,对大家更好的适应高温天有很大帮助。金医生本人就一直保持着早起游泳的习惯。 

【疗】藿香正气水用起来

小暑时节,高温又多雨,使得本来在夏季就高发的消化道疾病更加频发,所以饮食上,一要注意卫生,二要注意节制,少吃生冷。

对一些特殊的人群,还要避免“热食”。夏天各种水果上市,有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人,要少吃荔枝、龙眼等热性水果辛辣、烧烤食物也要少碰,暑热伤阴,体内肺阴不足,如果饮食再不注意,容易导致疾病复发或加重。


既然老天不给饭吃,你们就忍忍吧

到了夏天,各单位都会发一些防暑药品,其中必定有藿香正气类的产品。金医生说,藿香正气水(胶囊、颗粒冲剂也一样)这个药,非常好用,它不仅对寒湿之邪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对一些细菌也是“绝杀药”,效果比很多抗生素都来得好。


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全草,芳香化湿;和胃止呕;祛暑解表的功效。

他的一位朋友,因为吃了不干净的生鱼片,感染大肠杆菌,呕吐腹泻不止,挂点滴也没止住,找了金主任,藿香正气冲剂和葛根芩连汤用下去,马上就好了。

夏天,如果你因为生冷过度,出现头晕、头重、发烧、恶心、呕吐、舌苔厚白的情况,也可以用藿香正气水,一般一天就会见效。 

【食】解暑生津,试试这么喝水

金医生说,三伏天,暑热和湿气往往“勾结”在一起,肤腠开泄,人出汗多,伤津耗液,所以这个时候,解暑的同时,要注意生津。

怎么生津?喝对水是一个法子。这里,金医生给大家介绍几款茶饮。

【酸梅汤】

材料:乌梅、陈皮,山楂、甘草

做法:洗干净后浸泡半小时加水煮,最后加些冰糖。

喝的时候可以加些冰块,再燥热的神经,也会被这一杯酸甜的滋味中平复吧。


图片来源 见水印

【参茶】

出汗比较多的人,金医生推荐你用西洋参和生晒参一起泡茶,前者养阴,后者养气;也可以随身带些西洋参含在口中,更方便,补补被大汗淋漓带走的元气;

【铁皮石斛枸杞茶】

铁皮石斛 6g,枸杞30g,如果你的胃肠功能没啥问题,可以这么喝。铁皮石斛也是养阴生津的常见中药,现在很多人家里也种。

【参麦饮】


西洋参、五味子各6g,麦冬12g。也可以用人参或者党参替代人参。人参补气,麦冬滋阴,五味子安神,暑气一重,就容易失眠的人,推荐你们参麦饮。

【沙参麦冬汤】

材料:这个方子,要用到北沙参、玉竹、麦冬、玉竹、白扁豆、枇杷叶、天花粉等药材,家里炖汤,可以简单些,只用北沙参、麦冬跟玉竹

哮喘、老慢支的患者,在夏天病情相对会稳定些,除了冬病夏治吃膏方、贴敷贴之外,还可以在家做沙参麦冬汤,有清养肺胃、生津润燥的功效。金医生说,到了夏天容易便秘的老年人,这个食疗方也有帮助。

【荐】红玉玫白膏,每天一勺好气色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其中,夏养长气,包括冬病夏治的各种手段,同样也可体现在膏方调补上。

夏季膏方一般会以清补、保津、益气的药材为主,减少使用冬季膏方中常用的温补药材

今天,医馆君给你推荐一款胡庆余堂的夏季膏方【红玉玫白膏】。用料上乘,玉竹滋阴润肺;茯苓利水渗湿;玫瑰开胸散膈,疏肝理气;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阿胶、红枣、酸枣仁、枸杞子,补血、补气、补肾;白芷行气。

每盒3瓶装,共240克,点击图片购买

一般女性在35岁以后、男性在45岁以后,气血会不太旺,肾气不太足,精神状态慢慢走下坡路,容易亚健康,建议服用。

小暑节气,医馆君推出超值体验机会,只要花上几百元就可以买到现成的膏剂,每盒3瓶装,共240克,如果按照每天一小勺的量服用,一盒膏剂可服用一个多月。专家建议,3盒为一个服用周期,要坚持服用哦。

【红玉玫白膏】

每盒3瓶装,共240克,点击图片购买

配料:玉竹、茯苓、蜂蜜、白芷、玫瑰花、桃仁、阿胶、红枣、枸杞等

储藏方法:请置于阴凉干燥处,开启后请冷藏

保质期:18个月,若真空泄露,请勿食用

规格:80克*3瓶

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代替药物;高血糖者慎服

服用方法:温开水送服或者冲服,每日2次,每次3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胸有方歌集,辩证加减鉴良方23-3
清润肺胃,生津解渴——沙参麦冬玉竹汤
节气 ︱ 小满:古方饮,顺时汤
大暑节气,阴虚之人难熬!喝2款汤,注意3个禁忌,清凉舒服过
81岁老人10年胃痛,中医两个月药到病除
沙参麦冬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