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借刀杀人”,借的谁的刀,杀的又是谁

今天是老鞠说非遗的

第 977 天


借刀杀人 来自非遗美学 04:10

“借刀杀人”,三十六计第三计,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明代戏剧《三祝记》中。你知道这是谁借刀要杀谁吗?

【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三祝记》讲的是宋朝时候的故事。主角之一就是那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他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却触碰到一些旧官僚的利益,于是他们便谋划除掉范仲淹。恰巧此时,西夏赵元昊称帝,这两件本不相干的事,却让旧官僚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于是他们就赵元昊称帝一事向皇帝建议,让没有打仗经验的文官范仲淹前去边陲平叛。这招确实够狠,他们要借赵元昊这把刀,杀掉范仲淹。依据三十六计的原文,借刀杀人是以"损"推演而得。那"损"究竟是什么呢?

"损"出自《易经》,是六十四卦的第四十一卦。"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这一卦中最重要的就是"损"与"益"之间的转化关系。所谓借刀杀人就是借他人之手,损对手实力。这一计的精髓是要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为自己带来利益。

虽然“借刀杀人”一词明朝时期才出现,但是这一计谋却早就已经开始普遍使用了。在借刀杀人的暗语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郑桓公想要灭掉刽国,于是郑桓公在国内举行了一次大型的祭祀活动,并公开宣布,刽国的那些精兵良将已经和自己约好,准备里应外合夺取刽国,然后还煞有介事的把伪造的盟书埋在祭坛下面,故意让刽国的间谍偷走。

刽国国王拿到文书后,以为群臣要叛变,立即把名单上的人都抓了起来。郑桓公随后向刽国国王发出威胁,声称如果不释放这些人,他一定不会善罢甘休。这下将信将疑的刽国国王,彻底相信了郑桓公的阴谋,然后下令把他们全部处死。郑桓公得到消息后,马上就攻打了过来,一举灭掉了刽国。刽国国王这时候才知道自己中计了,但为时已晚。

像“借刀杀人”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像我们熟知的在《三国演义》中,周瑜也同样是借曹操之手,把曹军的水师都督蔡瑁和张允给杀了,为日后的火烧赤壁和三国鼎立,做了最好的准备。从这些历史故事中,足见“借刀杀人”这一计谋,真是以“损”推演。

   

非遗美学

传播也是一种传承

 专注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提供文化与商业的实现路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公为重 不记私怨
国兆文化——历史朝代人物精编之宋、辽、夏、金(二)
西夏刺客不杀北宋宰相韩琦:历史上那些因感动而未行屠戮的刺客
国华书院背诵篇69:《宋之治乱兴亡(四)》
元昊的故事
晏殊和范仲淹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