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侨批故事】添丁喜上眉梢,取名忌犯俗语

侨批(潮汕地区称信为“批”,五邑地区称之为银信),是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家乡家属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

五邑华侨家庭,夫妻长期分居是极其普遍的。丈夫旅居海外赚钱赡养家眷,妻子留在乡下生儿育女,照顾一家老小,这是五邑特色的华侨家庭写照。下面是笔者收藏的一封古巴华侨银信,里面讲述一个发生在中国第一侨乡——台山的有趣故事。

 

这是1937年担保银信,贴古巴13仙邮票1枚,2月20日古巴哈瓦那挂号寄→3月20日广州→3月21日大江墟→大江横塘均和号→脑头村李优贵收。邮路全程32天

这封由古巴“李陇西”李氏公所寄台山大江均和号转交的银信,附有信银50大元,并托银信机构代买各种物品。这封银信外封(邮政挂号封)、内封(红条封)、家书和实物侨批封齐全,是难得一见的四合一五邑银信。

家书全文如下:

黄氏贤妻得知:

启者,今接来函,各情知足矣。云及添有儿子,大小均皆平安,则我十分欢喜。但据取名家沪,实不合理,乃犯俗语。父亲者乃称家父,此取名字料系妇女辈未得智识,故此而改(取)法也,务宜改取,免犯俗句,祈为知之。现由尧时公处付来信银伍拾大元,委托他代买北鹿茸一份,并腊鸭二个,如尧(时)公买有送到妥收,早日回音,免望可也。至于炖茸,十分之一彼(给)小女幼贵吞食,以壮身体,免气弱也。对于家庭支用,凡事虽(须)要从俭取办,不可浪耗,为夫在外求获甚难,不过挪移付回应清还人家。总至(之),居家大家和平,用心供养小孩,常取谨慎卫生,方成合格康健。昨前付有银返家,系还债务,谅必一了妥收,依照而行也。今付来此款,除买各项外,余交到若干亦注明信说及。目下我旅湾幸叨安泰,不用担忧,愿妻汝等各人在舍康宁,不胜翘企致之,此复

佳安            (小孩子择取名家宏)

                         民国廿六年元月初九日

                                    夫君心礽字付

1937年2月20日(农历正月初九)李心礽从古巴哈瓦那寄往台山的银信

这封家书的作者李心礽是台山县水步镇横塘脑头村人,1919年出洋去古巴亚湾埠(哈瓦那)谋生。

这封银信特别之处是,除了寄银钱之外,还有一些参茸、腊鸭等食品。

信内讲到,李心礽接到妻子黄氏的来信,得知妻子为家庭添了一个儿子,喜从天降,喜上眉梢。生下男丁,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这是他最大的心愿,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他心花怒放,即寄银50大元回乡,并委托银信机构“尧时公”代买参茸、腊鸭等物品回家,作为妻儿的滋补品,表达了对妻儿的体贴和恩爱。同时告诉妻子,他旅外赚钱非常艰难,每次寄钱都是借支挪移来的,告诫在家“凡事虽(须)要从俭取办”,不要浪费,还要“用心供养小孩”,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传宗接代是大事,为儿子取名也是大事。当他知道家人为自己的儿子取名“家沪”(台山话“沪”与“父”同音)时,即指出家人取这个名字极不合理,“家沪”容易被人理解为“家父”,即是父亲啊!怎么能将儿子称为“家沪(父)”呢?如果众人称呼他为“家父”更是违背常理,招惹是非;为儿子取了个这样的名字,犯了俗语,是治家的一大禁忌,岂不令人贻笑大方!所以,应该迅速重新改名,切忌再犯俗语。作为父亲,他建议给儿子取名为“家宏”,意为“家庭兴旺,事业宏发”。虽然他身在海外,心系家庭,事无大小,一一吩咐,可见海外华侨的一片苦心。

❖ 资料来源:广东省档案馆编《侨批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来到古巴,来到哈瓦那
海滨,哈瓦那(古巴)
古巴-哈瓦那
发现哈瓦那
100年前的哈瓦那
1939 年,爸爸去了古巴,和我分隔两地一辈子 | 故事FM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