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木槿(附:医圣张仲景)

木槿近十余年在万荣县栽培的不少,路边、庭院、公园村庄都有栽培。木槿是锦葵科植物,灌木;咱们看见的多是经过培育的小乔木样,开花时间长。目前培育的有多个品种,是美化绿化的不错选择。木槿原产是我国,目前是韩国和马来西亚的国花。

这张照片右上角就有一株紫叶李。路边绿化是春天开花与夏秋天开花交叉栽培的。

每年7月初到9月底,运稷一级路从汉薛到运城的路边开花时间最长的树木是木槿,路边也有其它开花树种,如紫叶李、榆叶梅是春天开花、洋槐花虽然也是7、8月份开花,但是时间短,也很好辨认。

药用价值

(一)、木槿皮:

摘录《中华本草》

【性味】甘;苦;性微寒

【归经】大肠;肝;心;肺;胃;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杀虫止痒。主湿热泻痢;肠风泻血;脱肛;痔疮;赤白带下;阴道滴虫;皮肤疥癣;阴囊湿疹。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酒浸搽擦或煎水熏洗。内服:煎汤,3-9g。

【注意】1.本品苦寒,脾胃虚弱者慎用。

2.无湿热者不宜服。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止肠风泻血,痢后热渴,作饮服之,令人得睡,并炒用。

2《本草纲目拾遗》:「杀虫,为治癣良药。」

3.《纲目》:治赤白带下,肿痛疥癣,洗目令明,润燥活血。

4.《医林纂要》:补肺渗湿,去热,安心神,通利关节。治肺痈,肠痈,衄血,消渴,心烦不眠。

5.《饮片新参》:治黄疸。

6.《陕西中药志》:煎液可洗治痔疮。

(二)、木槿花

摘录《中华本草》

【性味】甘;苦;凉

【归经】脾;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肠风泻血;赤白下痢;痔疮出血;肺热咳嗽;咳血;白带;疮疖痈肿;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鲜者30-60g。外用:适量,研末或鲜品捣烂调敷。

(三)木槿叶

摘录《中华本草》

【性味】苦;寒

【归经】心;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赤白痢疾;肠风;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敷。

【各家论述】1.《品汇精要》:主肠风,痢后热渴。

2. 《本草汇言》:能除诸热。滑利能导积滞,善治赤白积痢,干涩不通,下坠欲解而不解,捣汁和生白酒温饮。

3、《中药大辞典》:治疔疮疖肿:木槿鲜叶,和食盐捣烂敷患处

(四)木槿根  

摘录《中华本草》

【性味】甘;凉

【归经】肺;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肿。主肠风;痢疾;肺痈;肠痈;痔疮肿痛;赤白带下;疥癣;肺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g,鲜品50-100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止肠风泻血,痢后热渴,作饮服之,令人得睡,并炒用。

2.《滇南本草》:枝、根:治疮痛。

3.《纲目》治赤白带下,肿痛疥癣,洗目令明,润燥活血。

4.《医林纂要》:治肺痈,肠痈,能下行。

5.《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肺结核。

 其实木槿子也是中药:即木槿的果实,也叫“朝天子”;性味苦平。功能清肺化痰。治肺热咳嗽。一般用量10-12克,煎服。

常用处方选录:

1、《扶寿精方》:治牛皮癣:川槿皮一两,半夏五钱,大枫子仁十五个。上锉片,河、井水各一碗,浸露七宿,取加轻粉一钱,任水中,以秃笔蘸涂疮上,覆以青衣,夏月治尤妙。但忌浴数日,水有臭涎更效。

2、一号癣药水(经验方):土槿皮,大枫子肉、地肤子、蛇床子、硫黄、白藓皮、枯矾、苦参、樟脑、酒。外治手癣、足癣等症。

   林林总总说了这么多,记不住,其实也不需要记住全部,就记住本科教材《中药学》中木槿在“外用药”中。也就是说中医界主要是使用木槿皮治疗疥癣等皮肤病。其他作用较少使用。木槿的皮、花、叶、根枝均为中药,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主要用于治疗肠风、痢疾、赤白带下;肿痛疥癣等。

医圣张仲景

古代名医简介之六

一、姓名:张机。名:机,字:仲景。别称:张长沙。

二、籍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

三、年代:东汉末年。出生: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与华佗基本是同时代人。

四、著作:《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已经失传。后世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

《伤寒论》是晋.王叔和根据自己搜寻到《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的轶文整理而成。

《金匮要略》是北宋王洙、林亿、孙奇等人在翰林院保存的残旧书籍中发现《伤寒杂病论》残简,将关于杂病的部分整理成册,更名为《金匮要略》,并校正了王叔和《伤寒论》。也就是说宋初《伤寒杂病论》原书残简还存世。

《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共载近300个处方被后世称为“经方”。因此而出现“经方学派”。(经方主要的一种说法)。           

张仲景的著作早已经走出国门,特别是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尤其是日本研究的人很多。成绩也显著。而他们制造的“中成药”60%以上是张仲景的原变方制剂。

可能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

五、名气指数:医圣。已经不能用“星”表示了。是“圣人”!(星是授给元帅、大将的;而他是授星的那个人!)

六、官位:长沙太守

传承

1、师傅:沈槐?河南南阳人。  

间接师傅:伊尹 商朝人。有人问伊尹与张仲景年代差近2千年。怎么可能是师傅呢?请看下面的扩展阅读。

2、徒弟:好像没有直接弟子不过后世徒子徒孙千千万,还有很多外国“洋徒弟”。

扩展阅读:伊尹,商朝人(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挚。夏朝末年空桑(今河南杞县)人。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主要参考书是伊尹的著作《汤液经法》。《汤液经法》汉代以后失传。

经扬绍伊先生、钱超尘先生和李茂茹先生等考证证实“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二十三个字为王叔和加入。而《伤寒杂病论》主要内容来自《汤液经法》。

《汤液经法》原文在东汉应该还保存完整。《汤液经法》是道家著作,张仲景把不认可的道家思想去掉,其它内容特别是方剂全部保存在他的著作中了。

 据《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此书并归于经方派。内容主要是以方剂为主,根据学者考据,《伤寒论》中许多方剂都源出此书。《脉经》、《辅行诀》及《千金翼方》中也引用了本书许多条文,可惜此书在唐代之后失传,使得历代医家皆忽略了本书的重要性。

1948年杨绍伊先生以王叔和《脉经》和孙思邈《千金翼方》为本,校勘考订重建出《汤液经》一书。

老陈认为:如果没有参考书,短短一生能创造出300多个方剂、从命名、药物组成、剂量变化、主治等,而且这些都是可以重复使用,经过上千年的验证与考验的有效方剂;很难想象能够完成。现在某一个教授穷其一生能有一个有效方剂收录入本科教材都是了不起的贡献!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张仲景对中医学的贡献有多大!

八、关于张仲景的典故:

1、“坐堂医”:张仲景作为太守,刚开始患者找他看病在后堂;慢慢人太多了。他干脆就在长沙大堂看病。公开坐堂应诊(好在当时没有纪检委等)。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后来,人民为了纪念张仲景,便把坐在药店内治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

2、“祛寒娇耳汤”冬至吃饺子习俗的来历。

九、对医学的贡献:确立了中医学重要的理论支柱之一——辨证论治的思想,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实属“点睛之笔”。被称为“医方之祖”,“医圣”。开创方剂学的君臣佐使理论及多达14种的剂型变化对后世影响巨大。

从“医圣”称号、著作、现在流行的“经方派”;中医本科学生课程安排等等可以看出贡献有多大,不再一一赘述。

万荣县中医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中医院,是以中医为主的综合医院,开设有外骨科、内科、妇产科、儿科、理疗推拿、针灸、眼科等临床科室。有核磁、CT、彩超、电子胃肠镜、血液透析、百万级层流手术室等大型辅助检查和设施。可以开展外科、骨科、妇产科、眼科等各类手术,包括微创手术治疗,每个科室都可以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

特色治疗有血疗、多种方法治疗“颈肩腰腿痛”。开展针刺类、推拿类、拔罐类、灸类等十类中医技术50余种。

注明:中医药的单验方虽然有很好的临床的疗效,但是也需要“辨证施治”。如需要使用中药,请咨询作者和中医医师,谨遵医嘱。本公众号只作为学习交流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味中药,抗病毒、抗过敏、抗肿瘤、抗惊厥,用之有诀窍
当甘草遇上名医,想不到竟发生了这些事……
医圣张仲景一千八百年前的叮嘱
成无己在中国医学史上开创了五个“第一”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面的方子为何称为经方?
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医圣,可为何他只活了65岁呢?原来这才是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