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焦点】深加工成茶业“新蓝海”,“下海”企业做了啥?

茶产业从名优茶到品种茶、品类茶,从生态茶到有机茶、古树茶、年份茶、山头茶、小产区茶、大师茶的概念不断出现,如今市场已稍显疲惫。产品的风味、包装、概念等同质化背后,是大量抄袭与模仿,导致同类产品的产能过剩,未形成真正的核心价值,没有真正解决消费者的需求。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茶叶种植面积305.9万公顷,占全球茶园总面积60%以上;茶叶产量260.9万吨,约占全球产量45%,居全球第一。根据我国近年内销、外销统计数据来看,从2011年到2017年,累积库存已经达到约138万吨,“去库存”显得尤为迫切。此外,相关专家指出,我国茶叶的产量只体现出真实水平的60%,还有许多茶(夏秋茶)被荒废在茶园,有待充分开发和利用。

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已落下帷幕,除传统六大茶类和再加工茶外,茶点、茶酒、茶生活用品、茶元素的健康保健品等出现在消费者视野,现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茶叶深加工在这样背景下,成为行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口感“一见钟情”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尹祎提到,我国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其产品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传统的精深加工产品,如超微茶粉、抹茶、速溶茶、茶浓缩汁、茶饮料等;二是功能性成份的提取产品,如茶多酚、儿茶素、茶色素、茶氨酸、茶皂素、咖啡碱等;三是含茶终端产品,如含茶的天然药物、功能食品、茶饮料、日化用品、环保用品、服装、植物农药、饲料等。

关于抹茶,起源于中国却在日本发扬光大,是传统深加工产品的代表之一,它有着与众不同的味道并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成为时下最流行的茶产品之一。

初透抹茶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

如何让流失的抹茶在中国复兴?茶博会现场,有一条长长的队伍引起了记者的关注。仔细一看,是一家名为“抹茶初透”的品牌,大家在排队购买抹茶冰激凌,除了颜值非凡,独特的口感也让现场的消费者“唇唇欲动”。初透抹茶是金华翡翠茶业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最早专注于抹茶开发和生产企业之一。目前产品涉及抹茶牛轧糖糕、抹茶雪花酥、抹茶瓜子仁酥、抹茶生巧、抹茶绿豆糕等多种产品,将抹茶与自然食材相结合,成就经典味道。

初透抹茶冰淇淋。

初透品牌创始人王能介绍,希望将“初透”打造成为华人抹茶第一品牌。经过16年的深耕与创新,已开发出成熟的、高性价比的抹茶零食。目前,品牌进入拓展全国市场阶段,并在全国各大市场寻求抹茶事业合伙人。谈到抹茶的发展前景,王能向记者说到,日本抹茶的深加工产品是近30年发展成熟的,其抹茶原料产量占日本茶叶产量的5%。韩国抹茶,比中国早发展20年左右,原料产量占韩国茶叶产量约3%,而中国抹茶目前不到茶产量的1%。近年来,中国抹茶市场发展迅猛,生产加工线以每年20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以中低端原料为主,但竞争高质量的抹茶产品,需要新的企业在茶园种植上多下工夫,提升产品原料品质。

初透品牌创始人王能接受采访。

王能预测,未来5年之内,中国抹茶产量的增长将与日本持平,但销售额不会超越,产品以中低端为主;未来10年,中国抹茶市场销售总额将超越日本,并诞生一至两家航母级的抹茶企业。

跨界创造价值

俗语说茶酒不分家,中国是茶文化与酒文化的发源地。茶博会现场,茶、酒跨界品牌 “茗酿”成为众多参观者的焦点。

茗酿展示。

据了解,茗酿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携手泸州老窖养生酒业组成专家团队,并由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中医药养生酒研究室、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单位联袂推出。产品历时5年,从创意、研发阶段开始,就不断寻求两者跨界的融合之妙。2017年,“茗酿”从泸州老窖养生酒同期推出的十余款新品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茶酒融合的茗酿产品。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士康告诉记者,茗酿代表了以茶制酒工艺演进,传统提取方式就是水浸泡,但茶叶中只有30%的水溶成分,余下的70%成分被浪费,怎么高效利用?中国以茶制酒历史上经历了几个阶段:浸提法、发酵法、配置法、现代生物技术——蒸馏法,传统的前三种方法所制造的茶酒,并不能达到最佳效果,而只有现代生物技术——蒸馏法才能最大程度实现茶酒功能与风味的跨界融合。

茶酒跨界品牌 “茗酿”成为众多中外茶友的关注点。

在白酒的发展过程中,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沈才洪认为,白酒行业改革开放40年发展,经历了从80年代“树品质”、90年代“树品牌”、2000年之后“树文化”的三个阶段之后,已经进入到“树健康”阶段。通过高科技研发的茗酿,将茶与酒融为一体,而白酒风味物质和茶的高级风味组成的功能因子,代表了泸州老窖的创新方向,是中国传统白酒的健康化高级形态。

泸州老窖养生酒业茶行业事业部总经理黄晓凤说,古法酿制技艺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好喝、养生,醇香、低醉度,在品饮上完全打破了传统酒类带给人们的固有体验,是一款“易醒不易醉”的健康茶酒。

理念融入生活

如何将茶的功能性成份转化成为日常生活用品?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茶仕利品牌创始人夏琛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茶行业最大的价值点在哪里?或者说茶叶对人类社会来说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只有找到了这个核心价值点,并且聚焦在这个价值点上进行深挖,才有可能实现突破。

茶仕利展区人潮不断。

夏琛发现,茶叶在现代社会最大的价值应该是健康价值。于是茶仕利将“健康”理念进行了剖析,利用茶叶深加工,把茶叶、茶花、茶籽提取物做成了日化、食品、纤维制品等。“24小时的茶生活”是茶仕利倡导的生活方式,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包括含茶毛巾、洗护用品、保健品等十余种,其目的在于让消费者更立体地感受到茶带来的全新改变。不做名优茶,另辟蹊径研发茶衍生品,它如何满足大众口味及年轻人快速消费、品质消费的需求?

茶仕利品牌日护用品。

据了解,2017年茶仕利的所有含茶产品,共计消耗4吨左右茶花(干花);2018年较2017年增长75%,约7吨;预计2019年将消耗15吨以上茶花。按照10吨茶花(干花)原料计算,大概需要2000—3000亩茶园做为支撑,按照茶仕利80—100元/公斤的茶花(干花)收购价,每年11月茶花盛开后,这两三千亩茶园,折合每亩地400元左右的增收,这些额外的经济收益将最终分配到茶农手中,不仅减少了茶花资源的浪费,还让茶农原地创收。

功能赢得口碑

如今,健康属性、功能属性是消费者非常看中的产品内容,将茶的有效成分加工成实实在在解决消费者的功能性产品,不仅是刚需产品,更是消耗性产品。

时光慢走品牌负责人吴婧向记者介绍,41℃—45℃是眼睛的舒适温度,虽然发热技术早以成熟,但是如何将温度控制在一定温度,冷热交替,是团队一直攻克的问题。时光慢走“茶眼罩”得到许多消费者的认可,主要是与市场上同类眼罩相比,其核心成分是茶和畲药,通过自体温差蒸汽模式,激发出西湖龙井茶与畲药的植物香气与能量,释放出大量蒸汽以放松眼部周围肌肉,让眼睛得到真正的舒适,有效抵抗眼疲劳。

参观者在体验时光慢走品牌“茶眼罩”。

团队开发的缓解疲劳的舒眸款,主要是考虑到当下学生课业负担重,办公人员手机电脑是必需品,外加环境刺激多,眼部问题凸显,需要有效改善。除舒眸款外,团队还研发了一款促进深沉睡眠的安神茶眼罩。

前来体验茶眼罩的消费者络绎不绝。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27%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失眠,80后甚至被称为是“被失眠拖垮的”一代,因此睡眠问题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作为一名浙江大学茶学系毕业的学生,吴婧希望“茶眼罩”能够走进校园,走近普通消费者,让大家的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在现场,一位刚体验结束的用户告诉记者,这是一款让人“遇见眼泪”的茶眼罩,十多分钟后干涩的眼睛的变得湿润起来,自带的香气也让整个人神清气爽。

茶眼罩·安神款和茶眼罩·舒眸款产品。

单是一款茶眼罩的开发,产品原料直接从茶叶鲜叶上萃取,有效改善了夏秋茶的使用率,让茶叶得到充分开发。吴婧说,茶眼罩是以茶为出发点的一次振奋人心的尝试。时光慢走品牌的发展也一直致力于以茶叶中的天然活性物质为基础,探索天然健康的植物深加工产品的可能。目前时光慢走品牌除了以茶眼罩为代表的护眼系列,还推出了众多成熟的茶护肤系列产品,备受市场关注。先进的技术、高端的设备和严谨的科研态度,让这个年轻的团队对于茶健康的深入探索,走得每一步都很扎实。

便捷撬动市场

茶饮的深加工发展已有很多年,从美国60年代冰茶的盛行,70年代日本茶饮料的研发,到80年代传至中国台湾形成的珍珠奶茶,再到90年代中国大陆对茶饮料试制的深入研究与生产,茶饮料越洋过海,不远万里,从中国走出去,又走回来。茶饮料注定不同于其它日常用品、网络便捷产品。

ALLYOH展区产品丰富。

如何让更多年轻群体享受到更快捷的茶饮品?茶博会现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的ALLYOH品牌是由80后和90后组成的年轻团队创造的团队希望茶融于生活,带给大家更便捷、更舒适的体验。

随着人们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具有原茶风味、保健功能、方便快捷的速溶茶产业发展创造了极佳的发展机遇,特别是直接饮用的速溶茶终端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ALLYOH品牌速溶茶粉。

ALLYOH品牌运营总监李慕骅告诉记者,传统速溶茶普遍存在香低味差、溶解性不佳、使用不方便等问题,无法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求。针对市场需求的转变,在系统研究茶叶风味成分浸出特性基础上,团队采用专用原料茶加工技术、定向选择性低温逆流萃取和重构技术、分子包埋与释放技术、酶膜联合分离技术、多段式低温浓缩技术、多孔结晶冷冻干燥技术等多项创新性技术,创制出高香冷溶速溶茶,真正实现了速溶茶的高香、冷溶两大特征,产品可速溶于4℃的水,品质接近原茶风味,富含生物活性保健因子。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建新面对ALLYOH品牌的火热现场表示,好的产品不仅需要核心研发技术,更需好的包装来推广。目前,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茶叶深加工不光能在茶产业供需失衡的情况下缓解茶叶产能过剩,还是提升行业规模与效益的最佳途径。

数据显示,就全球来说,日本、美国和西欧茶叶深加工消耗量占比达40%到90%,而我国茶叶深加工消耗量只有6%到8%,发展空间和潜力非常大。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认为,尽管我国茶叶深加工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全球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高度关注,低碳经济与低碳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天然产物行业国际竞争的加剧,都对我国茶叶深加工产业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茶叶深加工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发展不平衡以及工艺技术不完善。在终端产品开发中,要高度关注产品功能的针对性、消费群体的广泛性、产品资源的独特性、产品形式的时代性及产品价值的扩张性,引领国际国内市场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发展趋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亿赛道正在开启!茶行业该如何把握住这个新兴风口?
茶叶中的茅台,为何迟迟不出现?
茶叶深加工产品:茶膏、速溶茶、超微茶粉
茶叶深加工:中国茶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
倚仗科技创新 茶叶深加工在安溪风起云涌
茶叶加工的进化过程体现茶叶的利用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