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探】正如ofo那样,或许“治未病”未属于这个时代。

什么叫“治未病”?

    翻阅浩瀚如烟海的中医经典,《内经》以后,极大多数都是治已病的内容。而初次提出“治未病”的,在《金匮要略》。

    参考原文:

“上工治未病,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唯治肝也。”(《脏腑先后病脉症第一》)

其意思很简单:那些医术高明的大夫,在治疗肝胆疾病的过程中,会兼顾脾胃,知其虚实而调逆顺,使邪气不得相传。而次一点的医生,却不晓得五脏相传的道理,见肝之病,只是治肝,毫不理会五脏平衡的道理。

这只是一个例子,很多疾病,只是一个表象,而很多时候,往往是深层处出了问题。而症状表现正如警报灯”的存在,内在出现问题了,它及时报警。高明的医生,会通过这些表象结合个人的各种信息与天地时令运行的“气”来推测即将可能发生的灾害,然后从根本解决问题。而次等的医生,会帮您快速摘除烦人的“警报灯”,直待灾害发生,溃而不可收拾。

其实,作为患者,谁都希望疾病快速消失,这是对疾病认知的深浅的问题。作为医者,原则上要有更深层次的认知,消除疾病是重要的,杜绝灾难更重要。

而杜绝灾难这个过程可能会出现一些与治病相悖的情况,例如原本是治疗皮肤瘙痒或湿疹的,但有些高明的医生已经发现阴寒凝结在腠理经络,或者正循着经络进入脏腑,负责任的他会开一些比较迅猛的药,让其在皮下结成一个大痈疮,使之溃破,毒液会在创口处汩汩而流,最后疮治愈了,皮肤病也一同治愈了。患者的面色也由青乌乌的变得粉红,抑郁症都缓解许多。这个过程,就是“治未病”的过程。

“治已病”者,见到皮肤病,好吧,固醇类皮质激素与各种软膏齐下,苦参、白鲜皮、土槿皮、地肤子一俱下,皮肤马上就不痒了,但脾胃却损伤了,然后其它变症此起彼伏。

在《金匮要略》看来,治未病,就是不光盯着已有的疾病,还要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未雨绸缪,提前处理它。

“治未病”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容。

其内容不在《伤寒杂病论》之后,而在《伤寒杂病论》之前——《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被传得神乎其神,当我们真正接触内经的时候才发现,《黄帝内经》只有十三方,而且还不是很好用。我于是失望了。

多年以后,我内心得以宁静之时,我闲得蛋疼一个字一个字抄起了《黄帝内经》,我才发现当年是多么的幼稚。为何浩浩荡荡只有“十三方”?最终我得到答案了,那就是——真正领悟这本书并笃行之的时候,您已经不需要药方了。

需要药方的都是什么人?是病人。

不需要方,是因为书本已经教会您如何由病人变成正常人。

作为一个正常人,在这个“末法时代”已经是一种奢侈的存在,现在几乎没有谁不是亚健康的状态,甚至说是常年慢性病相伴状态。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一个正常人,已经是终极目标,但是在《内经》看来,这只是起点。

“治未病”大体需要怎样的条件。

1、首先,先得有钱有时间。

2、短线能感知廿四节气,长线能够感知《五运六气》。

3、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初步熟练掌握四诊八纲、六经辩证,能够明察秋毫,只要机体稍有偏差,就能通过情绪、饮食、作息、运动来调整,使之达到平衡。

医馆如何操作“治未病”这个项目。

无论在珠三角还是粤西湛江,我都能见到不少治未病的医疗机构,或者一些养生机构都打着治未病的旗号,它们的水分究竟有多少呢?

恐怕都是一些艾灸、代煎药膏和整脊手法诸类,来到的患者在享受一番服务后,满意地回去,然后吃喝玩乐熬夜继续........然后久不久就回来再享受安慰。

这不是治未病,也不是养生。

患者进来到出去,身体可能得到一定的舒适,但精神境界依然没有任何的提升,认知也不变,如此疾病还是会找上门来。

要开展“治未病”这个项目:

1、它需要有一个课室用于“洗脑”,对一些顾客进行文化的灌输。

2、需要一个练功房,毕竟养生运动是中医疗法的一项重要的项目。其它基础设备也需要。最好能够让把患者当成学生,让其沉浸进去,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忠实的粉丝。

目前,基本所有的治未病中心都缺少这种粘度,因此“治未病”这种“养客”计划沦落成为“治已病”的“坑客”计划。

总结:小编只能悲观地认为

在目前国民的总体文化素养看来,“治未病”还只是梦想。

总体上,中医学知识未能普及,人们对相关方面的认知还是比较浅薄,看得见炫华,看不见平淡。看得见果,看不见因。

这种高超的中医术与综合力比较低的中医素养形成矛盾,知识资源还只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未能开展开来。

而希望,在古老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为什么强调治未病,未病怎么治
不知平脉,焉知病脉!浅谈正常人的脉象到底应是什么样?
有病祛病,无病强身,太珍贵了!学起!
徐泊涛:多数疾病的发生与情绪密不可分
多元审疾,随宜治之
抢救疼痛大作战--疏通你的经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