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募原论
募原 是中医特有的名词,在《黄帝内经》出现过5次。明代吴又可《瘟疫论》提出“邪伏膜原”论,创立瘟疫学说体系,让我们重新从历代医家注解中再次分清“募原”与“膜原”,藏曌主张的膻臟主“募原”,募原主“膜原”说,希望能抛砖引玉,重视“募原”学说理论体系。


募原本意
募:
形声字。从力,从莫,莫亦声。'力'指'人力'、'生力'。'莫'指'黄昏'。'力'与'莫'联合起来表示'在太阳即将下山,人们结束农活,聚集在打谷场上闲聊的时候,招收人员'。本义:招人;征召、广求。
原:
会意字,金文中的原字像泉水从石头下流出。籀文写作'厵'也是会意字,由表示众多的泉水的'灥(xún)'和表示山石之崖的厂(hǎn)会意而成,合起来表示众多的泉水从山岩中流出。篆文写作'厡',由厂和泉会意。原的本意是指水流的起始处。后用'源'表此意。由水源引申指开始的、最初的,又表示原来、本来。原还表示谅解、宽容的意思。另外,原又假借表示宽广平坦之处。
募原:
本意是征招人们汇聚到原始地。引申为征招聚会之所。
 
募原概念
先看看历代医家如何认识:


  1. 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位。

    (《中医大辞典》)

  2. 王冰注:'募原,谓膈募之原系。

  3. 《素问·疟论》:'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

  4. 《灵枢·岁露论》:'其内抟于五脏,横连募原。

  5. 《素问吴注》:'募原,鬲膜之原系也。 

  6. 清代医家何秀山在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所作的按语中认为横膈之膜与其空隙之处皆为募原,讲:'《内经》言邪气内薄五脏,横连募原。

    募者横膈之膜,原者空隙之处,外通肌腠,内近胃腑,即三焦之关键,为内外交界之地,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

    '(藏曌曰:此处“膜原”当为“募原”,直接修改后就非常容易明白了)

  7. '凡外邪每由募原入内,内邪每由募原达外。

    '何氏认为募原既包括横膈之膜,又包括膜中之空隙。

    他把'膜'与'原'分别加以诠释,募为横膈之膜,原为肌腠与胃腑之间的空隙之处,处于半表半里、内外交界之地,与三焦气机的运行输布密切相关。

    募原既是外邪侵入人体内的必由途径,又是体内邪气排出体外的必经通路。

    如果把何氏的膜原直接修改募原,此段话非常明白地指出了募原的位置与结构,以及生理功能与从属关系。

    (为了不重复,只修改“膜原”为“募原”)


在《内经》全书中募原出现5次,膜原出现2次。不存在通假字问题。自古以来募原与膜原不分,导致募原理论研究滞后。吴又可提出“邪入膜原”,既强调了“募原”的重要性,有含糊广义了“膜原”的普遍性。如果我们将“募原”与“膜原”彻底区分,可能中医理论更进一步完善明确。
 
募原真意


募原者,膈膜之原系,膻臟之所属,下系胃肠之膜原,横连五脏之膜原,外通肌腠之捷径,内联三焦之枢机。手厥阴膻经由募原而络属三焦。
募原既是外邪侵入体内的必由途径,又是体内邪气排出体外的必经通路。若正气衰弱,外邪每由口鼻而入,藏匿募原,伺机待发,进而侵及三焦与脏腑;若正气恢复,正气鼓邪外出,内邪每经募原透达于外。募原又为三焦之关键和门户,三焦气机的输布运行密切相关。募原具有调节卫气之屏障之能,调整清理防御之用,养护膻臟藏欢之机,协助统摄本神之机,上保心肺膜原之清净,下保脏腑膜原之纯正,抵御外邪之深入。募原是邪气易于潜伏结聚的部位,邪气入侵,会导致邪气不能与卫气相行从卫表排出;募原一旦侵袭失用,通过三焦与膜原,邪气结聚深的层次,由于膜与膜之间的腔隙相通,邪气淫溢散漫,侵淫范围容易扩大,从而使病情加重,传变迅速。
 
膜原概念
由于历史注解原因,膜原理解分为广义与狭义。
广义膜原:
泛指伏邪在体内潜伏的部位。清代医家周学海提出'伏邪皆在膜原'说。他认为人感受四时不正之气,变为伏邪潜伏于体内,附着于'膜原'部位。此膜原为广义之膜原,即伏邪在体内潜伏之所。
 
狭义膜原:
为内外交界之地,乃一身之半表半里,居于卫表肌腠之内,五脏六腑之外的膜及膜所围成的空样结构。膜原与肠胃相联系,上连于宗筋。它既是外邪侵入体内的必由途径,又是体内邪气排出体外的必经通路。若正气衰弱,外邪每由膜原入内,进而侵及内部脏腑;若正气恢复,正气鼓邪外出,内邪每经膜原透达于外。膜原又为三焦之关键和门户,为手少阳所主,其与三焦气机的输布运行密切相关。膜原具有屏障气血,保护内部脏器,抵御外邪深入的功能。膜原是邪气易于潜伏结聚的部位,邪气如停著于膜原,会导致邪气不能与卫气相行,而从卫表排出;膜原分布范围甚广,为邪气结聚较为深的层次,而且,由于膜与膜之间的腔隙相通,邪气淫溢散漫,侵淫范围容易扩大,从而使病情加重。
 
历代论述
从历代论述来看,募原与膜原掺杂期间,但明白了募原与膜原概念,再理解各家注文,就容易明白了。看看一下注解吧。
《素问·疟论篇》中讲,疟'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其间日乃作也。' 
《灵枢·百病始生》中讲,'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耳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丹波元简曰:缓筋即宗筋也),邪气淫泆,不可胜论。'《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注:此处'募原',指肠外之脂膜。
《灵·百病始生》篇'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疟论》与《灵·岁露论》'横连募原'均作'募'。 
天雄按:原之常义有二:一为本原之原,指事物的根系。一为平原之原,指空旷的地方。王注两用之,当以后者为是。'鬲间之膜',似指横鬲言。若'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肠胃之外,募原之间','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此膜与募,又不得指鬲间之膜而当谓鬲下之膜,如腹膜、网膜之膜系。'
 
《太素·疟解》:'其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杨注:'膜原,五脏皆有膜原。其邪气内著五脏之中,横连五脏膜原之输。'《太素·邪解》杨注:'膜原,五脏皆有膜原。其邪气内著五脏之中,横连五脏膜原之输。'
《类经·痎疟》注:'诸经募原之气,内连五脏。
灵枢·百病始生》:'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或著于肠胃之募原。……其著于肠胃之募原也。'
 
膜,《说文·肉部》:'肉间胲膜也。'段注:'《释名》:'膜,幕也。幕络一体也。''
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膜,皮肉、筋骨、脏腑间的膜状组织。……膜原,指上焦心肺与中焦胃肠间的膜状组织,因其广而平,故名。'此处膜原显然是募原的解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论系统膜原论的功能层次
历代对膜原的考究和注释
“膜原”及“邪伏膜原”学说之形成与源流
膜原学说之思索
募穴考
大枣是肠胃的防护墙,凡是怕邪气从三焦膜系进入胃的,张仲景都会用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