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分钟皮肤病理系列-010 蜱叮咬(Tick bite)

作者:武汉市第一医院 苏飞;上海仁济医院 吴琼;

审校:武汉市第一医院 陈柳青

病理特点及诊断线索:

  • 几丁质外壳
  • 虫体内的横纹肌
  • 充满血液的肠道
  • 插入皮肤的口器(口器由一对螯肢、一对须肢和一个下口板组成)
  • 皮肤呈楔形坏死
  • 炎症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 炎症晚期可出现数量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
  • 可能出现较多的CD30+淋巴细胞
  • 程度不一的血管病变

镜下蜱虫虫体

Dr. Dirk Elston惠允

蜱叮咬低倍镜

蜱叮咬高倍镜

图片来源于Pathpresenter[1]

蜱叮咬临床照片(花蜱属雌虫,根据虫体大小判断并未吸血)

伍洲炜博士惠允

卡宴花蜱的幼虫、若虫、成年雄虫和成年雌虫,可根据盾板的大小和形状鉴别成虫性别

图片来源于tickencounter.org[2]

正确去除蜱虫的方式

图片来源于美国CDC网站[3]

心得与感悟:

蜱虫叮咬(Tick bite)主要的问题是传播感染性疾病,在罕见的情况下还可能诱发过敏反应。一些蜱虫叮咬可能会提高患者对过敏原的敏感性,从而导致患者对食物(特别是红肉)过敏。

经蜱虫叮咬后可能传播多种病原体,传播疾病的种类与蜱虫种类有关。常见的疾病包括:莱姆病、洛矶山斑疹热、人类埃立克体病、巴贝虫病和兔热病等81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我国在2015年命名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简称新布尼亚病毒,此种病毒经蜱叮咬传播,可导致患者出现发热、胃肠道症状、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等临床表现,即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镜下蜱虫可通过其口器、几丁质成份的外壳、体内的横纹肌及可能充满血液的肠道进行辨认,根据胃肠道里红细胞的多少,还可大致判断蜱虫叮咬的时间与传染疾病的风险。理想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口器插入真皮内,以叮咬部位为中心周围皮肤呈大致楔形坏死,病变早期炎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随后逐渐开始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部分淋巴细胞可见异型,并可见数量不等的CD30+的淋巴细胞[4]。有时残留的口器可诱发肉芽肿反应,可仔细寻找真内皮残留的口器碎片以明确诊断。

临床上遇到蜱叮咬的患者,应尽早移除虫体。可用尖头镊尽可能的贴紧皮肤表面,稳稳夹住虫体,然后均匀用力向上拔除虫体,切不可旋转扭动,以免口器断裂残留于皮肤内。如果实在无法清除口器,可让皮肤自行愈合。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异物反应,如果瘙痒十分严重,可通过手术,如环转法将口器去除。除去虫体后,应使用肥皂彻底洗净伤口和手,并用碘伏或酒精进行消毒[5]

判断蜱叮咬后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的方法如下[6]

  • 判断蜱虫吸血情况,如果没吸血(体积没有增大、切片中肠道内未发现红细胞)则风险很小;吸血后虫体体积可膨胀至原来体积的几十倍,如吸血较多则传播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比较高。
  • 判断蜱虫的性别,对于硬蜱来说,雄蜱体小盾板大,遮盖整个虫体背面;雌蜱体大盾板小,仅遮盖背部前部。软蜱判断性别较为困难。因为雄虫不需要繁育后代,吸血量很少,故传播疾病的风险很小。
  • 根据蜱虫叮咬时间长短,如果在48小时内移除蜱虫,传播风险较小,如果超过72小时,则风险较大。
  • 根据形状、沟槽等特征判断蜱虫的种类,不同种类的蜱虫传播的病原体不一样。在美国,可以通过向 https://tickencounter.org/tick_testing (2020年5月13日最后一次登录)提交照片,以确认蜱的种类和感染的风险。

如果判断传播感染性疾病风险较高,需紧密观察是否出现发热、皮疹、头痛等症状,出现症状应考虑蜱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可能。具体疾病的种类可根据流行病学资料、蜱虫的种类、症状、体征以及微生物学检查结果进行判断[6]

在莱姆病高度流行的地区,如果被蜱叮咬,经权衡利弊后,可以使用单剂多西环素,成人200毫克,体重小于45千克的任何年龄的儿童按4.4mg/Kg服用(注:原文如此,考虑单剂多西环素不足以改变儿童牙齿颜色),以降低患莱姆病的风险[7]

致谢:

MUSC                        Dr. Dirk Elston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伍洲炜

长按浏览数字切片

参考资料
[1]

Pathpresenter: https://pathpresenter.net/

[2]

tickencounter.org: https://tickencounter.org/tick_identification/cayenee_tick/

[3]

美国CDC网站: https://www.cdc.gov/ticks/tickbornediseases/tick-bites-prevention.html/

[4]

Dirk M. Elston, Tammie Ferringer, Christine J. Ko, Steven Peckham, Whitney A. High, and David J. DiCaudo, Dermatopathology, 3rd edition,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8.

[5]

美国CDC网站: https://www.cdc.gov/ticks/tickbornediseases/tick-bites-prevention.html/

[6]

与Dr. Dirk Elston的私下交流

[7]

美国CDC网站: https://www.cdc.gov/ticks/tickbornediseases/tick-bite-prophylaxis.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喜欢露营没问题,但要防备一下这种虫子
【Micro Rounds】被八脚虫咬到真的会有超能力吗?
蜱虫?科学地害怕和防范
警惕再警惕!全美蜱虫危害急剧增加,夏季户外活动千万注意它!
被咬傷會死人!奪命蟲再出沒 就在你家花園!華人一定要小心
CDC贴出一张图,吓得网友赶紧把手中蛋糕扔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