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剑锋讲《温病初起时》(中)

我曾经查过一点儿资料在这个《素问宝命全形论》里面说过这么一句话:“人以天地之气生。”《孔颖达疏》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周易系词辞外传》写了这么一句:“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既然中医来源于易经,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易有太极,这个太极之气,是生两仪就是阴阳,大家听过马新童老师讲课,他喜欢把药物按方位排列,中间画了一个太极图,他在讲课的时候这个太极图是转着的,我的理解是这个太极转起来,他就会有势能,而这个势能我们就叫他气,是生两仪,指的是太极图上的两部分,也就是阴阳。所以我曾经在咱们群里边儿发过这么一段话,气为阳与精的产物,也就是说气通阴阳,补阳有三,也就说我们在补阳气的时候有三种情况,精不虚者,精液不虚衰的可以化气,继而化阴。阴虚的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阴能承载阳可化气化阴,还有一种情况是阴虚者,津不能承载阳药,可伤阴,发热,发火,甚至出现附子中毒的现象,我就附子中毒应该有阴虚的问题, 如果没有阴虚的问题,附子应该是中不了毒的。补精液也有三种情况,阳不虚者可以化气化阳,第二种情况,就说呢阳气可以化为药的时候,可以转变为气而生阳,阳虚的时候阳气不能化药呢,就变成湿啦。这样理解的话,我们就发现了这滋阴学派和火神学派,或者是扶阳派就真正成了一家。

两种方法,我们都应该掌握,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我们选择不同的试法,高效的去解决问题,所以我的理解是温病是什么,温病是精不足,后天之精收藏的不够,并且去年的2014年还有一个怪现象,近来有那么几例吧,小孩像六七岁的样子,然后有腰困,有胸闷的情况,老百姓常常说一句话,孩子你哪儿有腰啊!这种情况是不是从侧面儿可以说明津不够的一些问题,说到这里,我讲一下,在2013年我治愈的几例发热的医案,因为在耳鼻喉科又在基层,病人不用任何药,发热的时候就找我看病的人很多,这一点,可能是各位老师不能比的,小美一下!老师治的都是大病坏病,其中有几例就是用的彭子益老先生的乌门白糖和桑豆饮,一副药以后就好了的,当时指导思想的确是舌淡苔白,没有明显的烦热相,除发烧以外,没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的,用这两个方子,脉虚浮的用乌门白糖,脉软无力的桑豆饮,很特殊的是,当时就那么几例,然后跟访回访的时候,就是喝了一副药就好了的。

2014年冬天的温病很有意思,和往年不同的是,寒热特别容易区分,以前也有温病,糊里糊涂的,反正自己也闹不明白咋回事儿?但是总体感觉就是寒热不太容易区分,但是2014年的寒热,特别容易区分,记得有一个病人特别特殊,左边流的是清鼻涕,右边流的是浓鼻涕,病人说她是上火了,我说清鼻涕,是火吗?那黄鼻涕哪,病人有点儿晕了。有这么一个病案2014年11月15号的上午,我正在出诊,儿科带了一个小孩儿过来会诊,就八岁的小孩儿,男孩儿,当时这个孩子流清鼻涕,耳朵疼,这个耳朵疼,当时检查是鼓膜炎,但是还没有到那种化脓的程度,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西医对这个理论的认识,肯定是有细菌感染了,我当时对这个患者讲,你这个明显的外面有寒,先不要用抗生素治疗,可以用中药干预一下,但是这个大夫不高兴了,他说你敢这么搞感染如此严重不用抗生素怎么可以,于是就告诉旁边的家属这个得住院输液治疗,要不就能发生肺炎。

这个病人我没治,但是我脑中迅速闪过这么几个镜头,外寒被下以后发热明显了,发生了中耳炎,肺炎,外寒被下以后不能发热,发生了心肌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急性肾小球肾炎,甚至会发生白血病,若成人的话可能会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当然我希望发生中耳炎、肺炎,并且外寒全部发热,进而被抗生素完全制约,可能仅仅有的老师说过是危言耸听,但绝对不是,因为我身处基层又在耳鼻喉,治疗外感发热的病人就多,以上各种情况我都遇到过,就是发生这个心肌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癫、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白血病都见过,中医的治疗呢,也就是将寒邪或者加湿的邪清除了以后病人的症状自然也就好了。

我个人的感觉呢,耳鼻喉科的病人,如果没有误治,没有用抗生素没有用下火药的话,肯定会少一半儿,我每天治的这个病人啊,都是刚开始流的清鼻涕,然后说有火,然后用抗生素,或者用下火药,然后过来以后听力没啦,然后鼻窦炎出来啦,扁桃体炎出来了,中耳炎出来啦,最多见的是耳朵疼,里面化热,还有寒,这个耳朵疼,直接有时候就不用看,就用柴胡,肯定管用,其他科室的病人呢,我大概看过一些,也打听过一些,甚至听说过一些,因为在基层都互相来回传,感冒后误下发生心肌炎,这个咱们中医肯定是寒邪入心,误下后发生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尿病、白血病这个寒邪入脾了,误下后成了急性肾小球肾炎这个寒邪是入肾了,我想不明白的,高血压是将寒邪入了哪里,临床上怎么考虑这个事情的。但是临床上那,一般用的方剂我的感觉啊,一般是柴桂干,当归芍,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当归芍药散,或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很快的把血压降下来,所以我猜测寒邪是不是入了肝,再加上刚开始我用我的,那个寒咳,是不是五脏的表现,就去了,那个寒邪不能误下,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如果用温病的思路,去指导临床而不去刻意的重视寒邪的话,我们会不会在临床上有误下的危险,我今年冬天治疗温病的方子,咱们发上去大家可以看一下,驱寒我用的是伤寒论的方子,麻附剂,四逆汤啊,或者是时方,或者平胃散,清热我用的是《桂林古本伤寒论》上的燥病篇或者厥病篇的方子,或者有时候合上那个大小柴胡汤或者合承气汤,说到寒邪,我在基层大致问了一下同事,近几年来能化热的病人是越来越少。(刘建磊整理)

说到寒邪,我在基层医院大致问了一些同事,近几年来,化热、化脓的患者越来越少。刚上班的时候,鼻窦炎都是黄鼻涕,窦腔CT显示也是脓液,现在确确实实不多见了。并且我还问了一下外科的主任和儿科的主任,外科的阑尾炎化脓的也不多了,儿科的大叶性肺炎,也不多见了。并且如果身上起了个脓肿,以前一切开,里面全是脓。现在身上的脓肿切开,没脓的也多见了。我们还应该想一个这样的问题,细菌和我们人类共处一个环境,当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它侵略了你,你就反过来杀灭它吗?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杀灭它?超级细菌的出现意味着什么问题呢?现在我们提到与动物和平共处,以维护生态环境,我们是否也应该提倡细菌与我们和平共处,而加以保护,以达到你好,我也好的境界呢!

我这人不仅笨,而且倔强,还懒。治过的好多病案,都没有好好的去整理。2014年参加全国经方论坛以后,张英栋老师一直强调让我写一写自己的思路。 当时也没把自己的病案好好整理一下。所以感觉有时候病人多了,也未必是好事。就像刘建军秘书长能把自己的病历总结的那么好,那样才能把中医做的好。

下面我把桂林古本伤寒论燥病篇的方子帖上来,给各位老师看一下。(略)燥病篇的方子呢,今年秋天,我觉得感觉比较燥,我几乎用了一秋天。这个桂林古本伤寒论,是我在参加全国经方论淡学习的时候,马新童老师送了一本,很荣幸啊!下面我再把几个病篇的方子,就是脏结篇的方子,帖上来给老师们看一下。 (略)。以下是我的几个病案,都没有整理过,很惭愧。最后有几个我印象比较深的病案,给各位老师汇报一下。


2010年冬天,因岳母偶尔感了风寒,经仔细询问后得知,发病时没有清鼻涕,没有其他症状,只是后背有些冷紧的感觉,之后头晕,血压:180/130mmHg,他平素血压也不高。我爱人让我过去看一看。(她在市医院做护士长。)她让我在路上顺便买得高宁。我说你要买得高宁,我就不去了。爱人骂了一句,你德性啊。去了一看呢,舌头是淡的,苔薄白润,脉弦,开的方子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三付,血压就降至正常了。我用的剂量是冯老的剂量。 (前两天看见网上谈大便干大便稀的情况,我在此特别说明一下。)


前面我发病案里头有一个叫袁士明的,他就是两年前感冒后,得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效果也不好,出血点一直出。然后听到我,过来我这边,我给中药治的,到现在为止、病人一过来,感冒绝对不乱用任何药,过来一般就是中药几付药就好了。这个袁士明呢、后来也是会有那么几个出血点,但是都能喝上中数好了。(未完待续)(高华整理)

王剑锋男,山西省高平市中医医院五官科主任,山西省晋城市耳鼻喉头颈外侧颅底外科学术委员会委员,从事耳鼻喉科工作1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耳鼻喉科疾病。
第117期
请回复“117”,参与评论交流。更多内容,老朋友直接回复“目录”,新朋友请“关注”后再回复。
请阅后,积极参与对本话题的讨论,让我们共筑中医皮肤科的学术交流园地,只因您的参与而更加芬芳!
©2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温病初起时》
跟师笔记2——6
治疗五心烦热的特效方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30)
心系苍生,退休老中医将40年宝贵经验和盘托出(上)
《经方》作者群沈凌波:湿证的学习和辨治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