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外】日本刺络专著《刺络编》小考

刺络疗法是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理论,通过针具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血络,放出适量的血液以疏通气血、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1]。随着中医学的传入,日本也对刺络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新的见解,丰富和发展了刺络疗法。江户时代中后期是日本刺络疗法的黄金时代,该期出版的《刺络编》[2]是日本刺络专著的代表作之一。书中充分体现了汉兰折衷的理念,对近现代日本刺络疗法的成熟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3]。日本刺络疗法在学习外国医学文化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并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目前国内中医师却对日本刺络疗法普遍缺乏了解。通过研究《刺络编》,可以学习日本刺络疗法的特色与优势,弥补国内刺络疗法的不足与缺失,为临床刺络疗法的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日本刺络疗法的历史

关于日本刺络疗法,最早记载于日本纪元412年的《日本书记》中,书中提到允恭天皇时代就有“破身治病”的方法[4]。“破身”即放血,结合记载,推测日本古人是在实践中发现了放血可以治疗疾病,经过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了原始的刺络疗法。到了公元6世纪,《黄帝内经》传入日本,日本原始的刺络疗法在理论及操作上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的刺络疗法[5]。

成书背景及渊源

随着源源不断的中医书籍的传入,日本医学在汲取汉方医学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在经历了长期的学习模仿后,到了公元16世纪逐渐进入了改造与独立发展的阶段[6]。在16世纪中后期,金元四大家的医学典籍传入,日本医学界逐渐形成了尊崇李朱学说的“后世派”,并与17世纪初期兴起的提倡医学复古论的“古方派”形成了对立局面,在两派争鸣的同时,西方的荷兰医学开始在日本盛行[7-8]。为了寻求发展,一些汉方医家结合本国特点,将荷兰医学与汉方医学互相融合、取长补短,“汉兰折衷派”由此应运而生[9]。《刺络编》的作者荻野元凯就是汉兰折衷家的代表人物。

荻野元凯,又称荻元凯,字子元,名元凯,出生于医学世家,他认识到血络的重要性及郁阻血络的危害,遂一直在实践中留心学习刺络之术。在与师从吉雄子学习西洋医术的岩雄达的接触过程中,荻野元凯观察到岩雄达所传荷兰刺络之术与《黄帝内经》中的刺络方法有着相通之处,于是在岩雄达荷兰刺络笔记的基础上,演绎编撰了《红毛针书》。后来又请教于吉雄子、楢林二人,对荷兰刺络术有了更深的认识,于是“采之所胜,裁新所闻,较诸经说,征诸患人,累稔易稿,又作《刺络编》”[3]。

主要内容

书中的主要内容可分为总论和分论,总论从统论、血络、论血、达郁、针目、刺法、刺变和刺禁等8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刺络的基础理论、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刺络禁忌及刺变的防范措施等,这部分是荻野元凯刺络论的核心内容。分论则列述了尺中、手背、腘中、少商、大敦、额上、鼻中、设下、外肾等9个部位的刺络方法和抓针法、蜞针法、角法等3种特殊的刺络方法。最后,书中还列举了13例刺络效案,对刺络法的疗效验证提供了有力依据。

01
荻野元凯的刺络理论
郁则不通,非针不除

总论开头即言:“血络者,血之道路也……利则渗营四体,郁则决溢泛滥,淤为衃血,化为腐水”[2],直接点明血络的意义及血郁的危害。荻野元凯认为“血易实也”,并引出《黄帝内经》中“菀陈除之”“血实者决之”“实则泻之”[10-11]等理论,再将人身之血比喻成泉水,内聚自有源,不易干涸,疏则随而涌,“若一处郁结而塞,则百骸皆不利,其郁于络脉,非针放发之,何除之有”[2]。通俗易懂地阐明了刺络的重要性,他认为不管虚实所致的气血瘀滞都会化“郁”,而治疗疾病首先就是应该疏通血络中的“郁”,并提出“达郁”的观点,强调“非针放发之,何除之有”[2]。刺络的作用就是通过放血达到疏通的目的,这一“达郁”的观点对日本刺络疗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5]。

辨血察证,泻之有度

提出血络具有个体差异性,医家应先熟悉血络的分布及主病,并学会辨血察证,放血量的多少应结合实际因人而异,勿误过损精血。刺络的原则为根据血络“盛而坚、张而浊,累累有结者而泻之”[2],而通过血络的柔韧度的强弱还可以分辨出浊血和精血,患者的胖瘦、性别等都会有血络的差异,“肥人多汁少血,瘠者反之。女子多血,男子不如”[2]。书中言:“凡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血滑,刺之则射,衃血先出,精血随之。”[2]而通过辨别血液的精瘀色味,可以推测病因及病情,如:“西书曰:血淡而微咸者,为虚家;浓而大闲者,为实家;滑浊而微酸者,为湿;咸而微辛者,为热;色黯味涩,为有大热;凡血色紫黯而无气,为衃血;鲜绛有臊臭,乃精血”[2],并强调此乃刺络法的纲领。刺络前应择取适应证,并通过察证之虚实,度毒之多寡,以判断放血量的多少,如《灵枢·五禁》曰:“补泻无过其度”[10]。

刺无定处,灵活选络

《黄帝内经》中有“阳络浮络即血脉”“见而血者,取而泻之”“取之必由络脉”[10]等观点,然而荻野元凯认为实际操作中应先审慎人之盛衰、毒之缓急,明确脉理之腠、血气之分,不能“妄刺”[2]。另外参考中国古代医家扁鹊的观点,荻野元凯提出“郁之所在,未必由于络”[2],并强调刺络的位置不固定,医师在治疗疾病时应拓展思路,不必拘泥于疾病部位来选取络脉,痈肿风毒等病尤甚。并以自己取舌上血治疗木舌、刺大椎以疗眼病为例,佐证临床治病不一定要按常规选络,可灵活多变。

眂病择针,以刺肌不痛为要

荻野元凯提出针具的选择以“锐利淡淡焉,经物而物不疾,刺肌而肌不觉”[2]为要点,并在书中分别列举了从西洋荷兰传入的铍针、机针、三棱缝针及自制的韭叶针等4种针具的刺络方法及适应证。铍针规格多样,临床使用广泛,多用于针刺痈肿疾病等血脉,使用时用棉缠针,露出少许针锋,以中指抵住针头直刺入皮肤,切勿倾斜进针;机针内设有小机关,使用时对准操作部位,按下发枢,针头就会迸出并刺入皮肤里,机针还可以调节进针尺寸,防止进针过深,经常用于治疗痛症;三棱缝针可以用于挑发小毒;韭叶针是荻野元凯自制的刺络针具,“以管为率,弹而取之”[2],临床使用效果胜于三棱针,可与铍针错用。对于针具材质,当时的医家普遍认为铁针有毒,因此流行使用银针,而荻野元凯在临床上多次使用铁针并未见其产生危害,他认为铁针无毒。

应变在胸,应刺而刺

书中反复强调医者应先熟悉各种意外的应对措施及刺络禁忌证,注意刺络安全。首先提出“刺变无常态”,列举了10余种刺变的表现及急救措施。例如:“少气与脱气,微则瞀闷,剧则扑不得言,宜急令坐之。若扛就间室而将息弗复者,以水潠面渍足,又将蛮制硇砂嚊之”;“有苍苍然色脱者,为精气俱亡也,宜急停之,与煮茶一口”;“若误刺动脉上,血出不止,徼则血尽肉胬而死,亦不可济也,三黄泻心汤主之”[2]。荻野元凯在书中指出刺络必先察其形气,审其要害,能说其情,并列举了刺络的10余种禁忌证,包括心中有疑虑、形盛气怯、动脉与溜脉、脉度急速、腰脊、外有微热、气逆上冲、亡血虚家、麻痹有水气、新醉新饱、新惊怒、阴晦寒冷、血不多出且病属于内者等,刺络前应排除禁忌证,应刺才刺。并将刺络与艾灸相比,认为灸焫之失不顿发,针刺则得失即见,加上人们畏惧出血,所以误以为艾灸比刺络安全性更高。

02
荻野元凯的刺络方法

对于刺络前的准备,荻野元凯也十分重视,如刺络前应先预备好石胆、矾石、参连汤、三黄汤等应急之物,将棉布紧扎于刺处上际,手执针具,预定好进针尺寸。为防止脱气,刺前先令患者口含冷水,待血止而后吐水,壮人不含亦可。刺针时应全神贯注,“勿置虑其间,凡入针分许为率”[2]。若络内空虚,容易出现进针过深的过失,荻野元凯则提出他在效仿红毛刺络法时,使用铍针,安全性极高。

书中详细介绍了尺中、手背、腘中、少商、大敦、额上、鼻中、设下、外肾等9个部位的刺络方法及主病。如刺尺中时先用棉布紧扎于肘上一寸许,并令患者手握木杖而用力,使络脉皆张,医者左手逆按其络,抵血结处施针。宜选用白瓷器接盛血液,以资辨色。令患者手运木杖以便出血,结束后解开棉布,放开木杖。最后用浸泡过苦酒的压棉按压出血口,以棉布缠绕包扎,嘱患者避免手部用力1 d。尺中刺络的主病包括血实于上的头痛、牙痛、肩臂痛、咳血吐血、头面生疮等。中河豚毒后昏迷无法喂药者,可先刺血而后配合中药口服。强调“耳聋非上实不通,目盲不带痛不明”[2]者,勿刺。其他部位的具体操作方法在此不一一赘述,其中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操作要点如:刺少商穴及大敦穴时宜选用韭叶针弹而取之;刺头面部位血络应轻轻点刺;“舌下左右挟柱之络,有疾应刺之证,其络必盛”[2]等。

书中还介绍了抓针法、蜞针法、角法等3种特殊的刺络方法。抓针法适用于疥癣臁疮等病,施针时采用斜刺。《灵枢·终始》云:“痒者,阳也,浅刺之”[10],抓针时应乘其发痒,斜执铍针,轻轻抓于疮上,出血后涂上膏药,如此数回后就能痊愈。蜞针法实际上是利用水蛭代针,水蛭“不热不咂”[2],是以先摩挲局部皮肤令其微发热,然后扣上盛放水蛭的竹筒,待水蛭咬住皮肤后撤筒,等待水蛭吸血满腹后,用剪刀剪断其尾巴放血,最后用盐点其口,水蛭“委肃即脱”。角法即刺络拔罐法,操作方法与现代的刺络拔罐法大致相同[12]。

03
刺络效案

书中最后附上临床刺络效案13例,其中1例为吉雄子运用刺尺中法治疗肩周炎患者,1例为荷兰医生刺尺中治疗伤寒热甚患者。其余11则医案均为荻野元凯本人治验。这10余则医案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从中可见刺络疗法治疗范围广泛,且疗效显著。当时加贺藩有一衙门卒,曾患慢性头痛,甚则呕不能食、四肢厥逆,后逐渐转加眼生翳膜,视物模糊,请治于多位医生仍无法缓解,病程缠绵10年之久,来京都后慕名投治于荻野元凯,荻野元凯观其血络已结为珠子,认为应先刺其血络以治其标,再运用中药从饮论治其本,当即取刺尺泽上,出血未止,患者症状已好转大半,第2天复诊时疾病已除十之八九,加予中药口服20 d后患者疾病痊愈。从该医案中可以看出,刺络疗法不仅能治疗急症,也能治疗顽疾,如《黄帝内经》所云:“病尤结乎,虽久犹可解也”[11]。在多则医案中,荻野元凯的治疗方法并不拘泥于刺络,他十分注重内外结合、标本兼治,既能利用刺络疗法提高治疗效果,又能利用中药巩固刺络疗效,提倡“先去血脉,而后调之”[2]。

学术特色及价值探讨

在日本江户时代中期,中国对《黄帝内经》的研究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针灸聚英》《万病回春》及《痧胀玉衡》等医学典籍的出现丰富和促进了刺络的理论与实践[13]。与此同时,荷兰医学流入日本,荷兰泻血疗法为日本刺络疗法注入了新的活力[14-15]。中西方两种医学在日本医学界的交融与碰撞,对日本刺络疗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使日本的刺络疗法开始具有了本国的特色,促进了日本刺络疗法的形成[16]。

《刺络编》是一部独具特色的日本刺络学著作,作者折衷以《黄帝内经》为基础的刺络疗法及荷兰的泻血疗法,并结合本国特点,在理论与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刺络疗法,使刺络疗法具有多国特色,具有创新性。从书中各部位的刺络操作中明显可看出其学习了西洋医学的严谨性,如准备工作的齐全、操作流程的完整性及操作步骤的规范化。书中各部位的血络图是参照荷兰医书所绘,而治疗的理论依据、疾病辨识、主治疾病则基本是源于中医理论。书中根据荷兰医书将络脉分为气络和血络两大类,气络“出肘中下廉,细如针,是为通气指导,总主头中疾,刺之血不多出”[2],血络“巨如著,是为血行之道,原皆发于心脏,依于骨髓,布散上下,达于指端”[2]。并参照西方解剖学进一步详细介绍了主络和部分血络支派的走向,还绘制了部分血络分布图,可供后世医家对比。荻野元凯还在书中首次提出了“达郁”的观点,他认为刺络疗法的真髓就在于“达郁”,不管虚实,疏通郁处,就可以改善症状,治疗疾病,而由此看来刺络的适应证十分广泛,这个观点受到了日本后世刺络学者的追崇,并促进了刺络疗法的流行。书中还在传统刺络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刺络方法,如患者在刺络前口含冷水提气、在刺处上际扎棉布并手握木杖促进血液流出、出血量的多少根据血液的精瘀色味来判断等。在针具的使用上,荻野元凯擅于根据各种疾病选择合适的针具,除了引用荷兰针具,荻野元凯还根据临床使用情况自制韭叶针,并在书中附上详细的图示,相比而言我国针灸师使用的刺络针具较为单一,一般只使用三棱针,如果借鉴书中所介绍的针具模样,改良出更适合刺络医师使用的针具,不仅能提高疗效,还可提高便捷度和安全性。

刺络疗法是一种简单便捷且疗效确切的传统治疗方法,在当代临床上仍被广泛应用[17]。相关研究[18-21]表明,刺络放血疗法不仅可以发挥经络穴位本身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放出淤血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调节机体新陈代谢等。日本刺络疗法是在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中医的刺络疗法一脉相承,又赋予了其新的活力。医学的发展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当今的刺络疗法是世界的,中医学者应该虚心学习日本刺络文化,吸纳国外优秀的医学成果。《刺络编》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刺络专著,对于刺络疗法的理论阐述在经过对中西刺络法的深入研究后已经相当成熟,书中介绍的刺络方法灵活而不囿于单一,方便临床运用,书中所附临床医案经典详实,涉及疾病广泛,可供后世学者参考借鉴。通过对日本《刺络编》的研究可以了解日本刺络疗法的特点,加强对刺络疗法的认识。

结    语

总体来说,《刺络编》继承与发展了汉兰刺络疗法,全书内容充分体现了汉兰折衷派的学术思想,不仅推动了日本刺络法的普及与发展,对当代学习刺血疗法仍有借鉴意义,且对中西方学者研究刺络疗法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 日本刺络学会.刺络针法指南[M].东京:六然社,2006:122-145.

[2] 荻野元凯.刺络编[M].刻本.二条通东洞院东江入丁(皇都):林伊兵卫,1771(日本明和八年).

[3] 肖永芝.日本针灸医籍十六种[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419-514.

[4] 岛田隆司.刺络与泻血疗法的历史[J].刺络,1992,26(2):23-36.

[5] 张晔,汪天骅,郭义.日本刺络史考[J].河南中医,2017,37(8):1324-1326.

[6] 小曾户洋,郭秀梅.日本汉方医学形成之轨迹[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2,33(1):80-85,127.

[7] 平马直树,王晓明.日本江户时代的古方派[J].中医药导报,2019,25(9):1-2,6.

[8] 邵沁,宋欣阳.明清中日医学交流对汉方医流派形成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19,40(1):77-80.

[9] 杨晶鑫.论日本江户时期汉方医学折衷派的兴起与发展[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5):76-78.

[10] 灵枢经[M].王冰,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11] 黄帝内经·素问[M].王冰,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12] 李凯,谢毅强,牛坤,等.基于验案一则浅谈刺络拔罐疗法的教学要点[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365-366.

[13] 杜慧君.日本锁国时期长崎荷兰商馆的文化功能探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14] 樊梦怡.江户时期西洋医学在日本的传播研究(1603-1853)[D].重庆:西南大学,2017.

[15] 高木健,李忠正,李西忠,等.日本刺络疗法浅探[J].中国针灸,2011,31(2):162-164.

[16] 小池俊治.日中刺络疗法的比较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5,22(5):85-87.

[17] 张玉国,张为民,张欣.刺血疗法在中风后遗症治疗中的作用综述[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19):60-63.

[18] 高阳,李锡,杜双庆,等.动刺结合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7):169-172

[19] 张件云,宋瑾,张珂胜.肺俞、膈俞穴刺络拔罐治疗风热型急性荨麻疹42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1):77-78.

[20] 胡翌,许延林,钟淑芬,等.刺络放血联合温针灸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膝关节疼痛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1):87-88,90.

[21] 黄建梅,武春华,程金莲.肩三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9,35(5):21-24.


作者:蔡晓纯,杜启鹏,李俊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灸法的发展概况(含在日本的发展情况)
浅谈放血疗法在中西方的起因与发展
失传600多年,中国'第一奇书'被日本发现,3次被定为日本国宝
《黄帝内经》曾在日本引起巨大反响,这本古籍有3个神奇之处
马氏点穴疗法(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刺络疗法的历史渊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