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术探讨 | 子午流注的补泻手法,没那么简单!

子午流注学派起源于金元时期,其阐释了人体生命活动与外界自然环境之间的影响,除流注开穴外,该学派医家对补泻手法的认识也独具特点。

更多精彩

尽在《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28卷第17期杂志

何若愚与“补泻分男女”

何若愚,金代著名医家,精习医理,同代医家阎明广对其所著《流注指微赋》极度推崇,收录该篇并以此为基础编著了《子午流注针经》。该书首次提出和阐述了子午流注思想,其学术思想为后世子午流注学派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该书中,何若愚提出“男子左泻右补,女子右泻左补,转针迎随,补泻之道,明于此矣”[1]。由此可见,相同的行针手法在女子与男子身上补泻作用截然相反,这与其他流派医家对针刺手法的认知大相径庭,但全篇并未对该理论的原理进行论述,也未说明该理论源于何处,故后世医家称其“此皆臆说……徒劳无益”[2]

该书对经络循行的认识与之前著作稍有不同,《灵枢·营气》记载了营气在人体内的循行路线,行于经隧,如环无端,周而往复,而该书将此路线称为“经隧环周”。简而言之,在大多医家认知中,《灵枢·营气》所述的是经隧中的营气循行方向,而何若愚、阎明广则认为这只是营气循行通道(即经隧)的走向,虽在著作中认为经气仍按经隧走向循行,但也提示了经隧内营气走向不同的可能性,为后世学派医家的思路扩展提供了方向。

徐凤与“男女早晚之气”

徐凤,明代江右弋阳人,著名针灸医家,博览群书,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与前人有关针灸理论与临床论述编撰成《针灸大全》。该书首次对“子午流注”之名称作出详细而明确的解释,阐释了对子午流注及其补泻手法原理的理解,并在此指导下结合临床创立了诸如“烧山火”“透天凉”“飞经走气四法”等独特行针手法。

在明代,子午流注学派补泻手法未被医家完全接受,主要原因在于其没有明确的原理支撑。徐凤认为,治病应当先辨明“男女早晚之气,手足经络顺逆之理”[3],并提出“午前为早属阳,午后为晚属阴;男女上下,凭腰分之”[3]的观点,即午前男子气在上,女子气在下,午后则相反,加之“欲气上行,将针右捻;欲气下行,将针左捻”[3],因此相同的行针手法,或使气上行,或使气下行,从而使在男子和女子身上的补泻效应相反。在此基础上,徐凤提出治病八法如烧山火、透天凉等,以及飞经走气四法如青龙摆尾、白虎摇头等,用于通调气机,以治疗临床各类病证。

然而,徐凤的观点多以自身体悟为主,并没有诸如《黄帝内经》等古籍的理论支持,故后世医家高武驳斥其“固非素、难意,亦不必然也”[4]。因此,是否能有合理的理论解释子午流注学派独特的补泻方法,成为该学派力图解决的问题之一。

杨继洲与“补泻寒热”

杨继洲,明代三衢人,著名针灸学家,家中数代行医,在家传《针灸玄机秘要》及前人所著典籍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实践经验,全面总结明代以前的针灸学成就,撰成《针灸大成》。在书中杨继洲剖析了历代医家对于补泻手法的观点,博采众长,并提出自己对于补泻手法的独特见解。

杨继洲认为,徐凤对于“补泻因男女早晚之气血往来不同而手法有差异”是没有根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临床手法确有疗效。因此,杨继洲提出子午前后交经换气时,针刺手法在男女身上的寒热效应有不同的观点:“子后要知寒与热,左转为补右为泻,提针为热插针寒,女人反此要分别;午后要知寒与热,右转为补左为泻,顺则为左逆为右,此是神仙真妙诀。”[5]即行针时无论捻转还是提插,患者都会产生或寒或热的效应,而这个效应在男子与女子、午前与午后是相反的。如男子午前提针为热,插针为寒,而午后提针为寒,插针为热,若要行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午前与午后则应相反。

总的来说,杨继洲认可子午流注学派的独特补泻手法,但对于理论原理,其提出了自己的假说,但依据仍为自身临床经验,并未详细阐明该假说在古籍经典中是否有理论支持。因此,该假说仍被后世部分医家所争议。

吴棹仙与“营气循行新说”

吴棹仙,近代重庆人,新中国成立后将其珍藏多年的《子午流注环周图》献给毛泽东主席后,全国各地医家皆致电询问其子午流注理论原理,因而编著《子午流注说难》回答对子午流注学说的疑问。

在吴棹仙的观点中,子午流注学派历代医家的理论皆贴合临床实际,其独特的补泻手法治疗病患疗效较好,但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有经典著作依据的理论体系。因此,在《子午流注说难》书中,吴棹仙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男子午前,营气在左侧肢体顺着十二经传导方向循行,即从胸走手,从手走头,从头走足,从足走胸;但在右侧肢体中,营气循行方向则完全反过来,从胸走足,从足走头,从头走手,从手走胸[6]。而男子与女子循行方向又完全相反,在午前与午后的循行方向也完全相反,因此同样的手法对于经气的迎随不同,进而补泻情况不同[6]。这充分解释了为何补泻情况会因男女、午前与午后的不同而有差异,同时对历代其他学派医家的观点(如席弘学派补泻分男女、左右侧而有差异)也能充分契合。

但吴棹仙对于自身观点的《黄帝内经》理论源流并未作深入的阐释,也未在书中强调这种独特的经气循行观点,因此该理论并未引起重视与发掘,其后续的理论探讨与临床研究未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结语

现代临床运用中,子午流注学派的补泻手法如烧山火、透天凉等具有强烈补泻原则的手法,因其理论原理有争议,仅取用原著中正例的操作手法,对于依照补泻原则“根据性别、时间的不同操作手法有变化”的观点皆忽视不见、一概而论,这无异于“废医存药”。有学者认为,在现代针灸研究、教育、临床工作中,补泻手法的运用逐渐被淡化,影响了针灸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与推广,这与补泻手法在古籍中繁复而各有争议有关,故辨明确切有效的补泻手法、梳理并规范其理论原理及操作是针灸发展的重要过程[7-10]。因此,本文梳理了子午流注学派补泻手法的特点与发展进程,期望能抛砖引玉,对该学派学说进行进一步理论探讨与临床研究,从而为提高针灸的理论依据与临床疗效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好书推荐

小编找来了两本有关子午流注的好书,帮助大家系统学习以及快速上手,点击下方图片就可以进入小程序下单啦!

《单玉堂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讲稿》

本书是我国现代针灸学家、著名子午流注专家单玉堂先生全面系统论述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按时取穴的一部学术专著。全书共分导言、上篇、下篇及补篇四部分。

上篇为本书的重点部分,系统论述了子午流注的源流,子午流注与五运六气的关系,五运六气干支体系述要,子午流注的概念、组成与临床应用等。此外还列专章阐述了子午流注五输穴的理论源流与单老丰富的开穴和配穴经验。下篇着重介绍灵龟八法的源流、概念、组成与临床应用,并专章收录单老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医案。补篇介绍了飞腾八法的原理、组成与临床应用。更列专章介绍单老临床常用的针刺补泻手法,绘图标明其独到的补泻经验。 

《掐指推算——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掐指推算是根据传统的“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的开穴规律,通过掐指在手指上找出对应的穴位,然后总结出掐指推算“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的开穴方法和开穴规律。


参考文献

[1]阎明广.子午流注针经[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

[2]汪机.针灸问对[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

[3]徐凤.针灸大全[M].郑魁山,黄幼民,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4]高武.针灸聚英[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5]杨继洲.针灸大成[M].靳贤,重辑.黄龙祥,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6]吴棹仙.子午流注说难[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58.

[7]方依依,武明霞,鲁海,等.刍议针刺补泻之要点[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3):921-923.

[8]胡秋生.针刺补泻手法亟待规范[N].中国中医药报,2017-09-01(004).

[9]李辰,黄涛.针刺补泻术语的相关思考[J].中国针灸,2017,37(11):1226-1228.

[10]喻国雄.从针灸临床报道看针灸临床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中国针灸,1998,18(3):161-16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窦默(1196年-1280年)
高树中教授的针灸心得+针灸之髓 博客
针灸手法——迎随补泻法_
针家精要丨郑毓琳、郑魁山---郑氏针法经验介绍及30例独家验方(精编)
(拼音Z)第十四篇
急症针灸的简史与现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