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建铭 | 走进西藏,无问西东(2)

文、图 | 张建铭

4

踏在大昭寺深沉而光亮的青石板上,我的眼神和思维有些恍惚,仿佛面对的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之前门庭外的人流与喧嚣,八廓街的热闹与缤纷,白华华的阳光、鲜亮的商店招牌和琳琅满目的西藏用品,在迈进寺槛的那一刻霎时消隐,酥油灯闪闪烁烁的清光,酥油花似浓似淡的气味,幽暗中自带光芒的壁画唐卡,高大厚重的经幡经幢,低沉浑厚的经唱,清脆响亮的木鱼和穿透悠远的钟磬,把我带入一个思绪虚无、大脑空洞的境界。我木然地跟随人流,走过弥勒佛殿、观音菩萨殿、无量光佛殿,走过松赞干布祖孙三法王殿、宗喀巴及八大弟子殿,走过度母殿、药师佛殿、护法神殿,走过神变塔、莲花生佛堂,穿过石板廊道幽幽的青光,穿过黄金和紫铜的堂皇气氛,穿过宝石蓝和祖母绿,穿过酥油味和松脂香,穿过堆满香火钱的透明功德箱……

大昭寺金顶

我随着设定的通道糊糊涂涂走出寺院,脑海里满是释迦牟尼佛无量光佛强巴佛千手千眼观音佛一个个塑像的闪闪金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脸庞手脚衣妆的缕缕金粉,神变塔底基莲花生宝座的红宝石绿松石酥油花,地板上洞壁上供桌上功德箱上层层叠叠的钱币……哦,大昭寺,一座被金铜、宝石、画粉和酥油掩没了历史的世俗庙堂!

大昭寺,曾经是一个神圣而厚重的存在。据说,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这座在藏语中被称为“祖拉康”、“觉康”的佛殿,处在拉萨老城区的中心,最初由藏王松赞干布建造,和布达拉宫是同时期的建筑,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拉萨之所以有佛教圣地的称誉,就与这座藏传佛教寺院密切相关。寺庙最初称“惹萨”(RASA),“惹”是山羊,“萨”是土地,意为山羊建造的地方。这源于一段神奇而美丽的传说。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大唐文成公主时,她们各自带来了释迦牟尼8岁和12岁的等身金像。为了专门供养这两尊神圣尊贵的佛像,松赞干布决定修建佛殿,并与公主约定,婚戒抛落之处便是佛殿落成之地,结果戒指落在了名为卧塘湖的湖泊中心,湖面顿时光芒闪烁,中间幻化出一座九级白塔。一场填湖建寺的浩大工程开始了,而西藏的山羊成了驮土运沙的运输工具,于是,上千只白山羊往返劳作,在寺院建造中居功甚伟,白山羊因此被尊为圣羊,寺庙也被称作“惹萨”。寺庙建成后,规模宏大的佛殿佛堂,金碧辉煌的佛祖金像及佛经佛塔,引来四面八方朝圣的信徒,从而被认为是理想的佛界圣地,于是“惹萨”变成了“拉萨”——拉( LA)在藏语里是佛的意思,山羊建造之地演化为佛教之地。拉萨这座城市,便以大昭寺为中心,经过后来历朝扩修建造,成为雪城高原规模最大的藏民族集居地。

大昭寺金顶圣羊

大昭寺的一些佛殿主体,是西藏现存最早的唐代吐蕃时期的土木结构建筑,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等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典范。与布达拉宫的山体宫堡不同,大昭寺是平川铺展式的寺庙格局,逐渐形成了以寺内释迦牟尼佛殿为内环,寺院外墙为外圈、辐射延伸八角街,最外以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为大环的三个环型布局,由内到外分别称为囊廓、八廓、林廓,构成了高山平地、空中地下、内外呼应、曲折回环的整体结构,成为信徒和藏民们转经及举行佛教仪式的神圣线路。大昭寺的历史,就是拉萨的历史,它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至高无上。

大昭寺转经筒

遥想当年,规模宏大的雪顿节、晒佛仪式,遍布内、中、外三环的浩浩荡荡的转经队伍,那庄严肃穆的气氛,那宏伟壮观的场景,给外来信徒和远方游人带来何等刻骨铭心的震撼,留下多么梦牵魂绕的印象和向往!以至于有的信徒来过还要再来,有的藏民哪怕千山万水阻隔,也要终其一生磕着长头,匍匐在朝拜的路上。还有很多人没能到达这方圣地,即便身葬荒野,同行者或后来人也会把他的牙齿带到这里,镶嵌在大昭寺佛殿的牙柱上,以示他最终来此朝拜了圣佛,可以得到佛光的普照。我无法评判这份信仰的因果和价值,但他们对佛教圣地拉萨和大昭寺的那种向往,那种虔诚,那种不折不挠、永不改变的定力、勇气和精神,不能不让人深深折服和由衷钦敬。

转经者

而今,我来了,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大昭寺正门、广场、寺院外廓,被高高的围栏遮挡,很多通道、殿堂被临时阻隔,让游人只能在狭窄有限的空间里机械地行走一圈。举行祈愿大法会的露天庭院、二三楼的平台、通向金顶的楼梯和门道都在关闭,平视、仰观、俯瞰的视角均被封堵,无法近距离瞻仰牙柱、金钟、金塔、金圣羊等金顶建筑,无法观察大昭寺广场和整个寺院的布局,无法看清八廓和八廓街的轮廓,无法与布达拉宫遥遥对视……我知道,有的是在维修,有的是出于保护,有的是因疫情防控的需要,有的则被设置了身份地位的特殊权限。无数游人、信徒、虔诚的观瞻者、痴迷的研究者,千里迢迢专程而来,就这样被遮拦被阻隔,没有通告,没有解释甚至不需要理由——景区或寺院管理的随意和任性,是对游人、信徒的热情和虔诚的无视,也是对风景名胜的践踏和圣寺圣佛的亵渎。

朝圣者

走在八廓街上,青石铺就的街道,经过千年岁月的打磨,光滑洁净,在斜阳中闪闪发亮,仿佛走进一段发黄的旧时光。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陈列整齐,藏式、欧式、江南徽式等多种风格并存,我甚至看到了云南白族民居和海南骑墙老街的影子。大小佛像、各色珠宝、经筒经幡、经文念珠、琥珀松香等宗教用品琳琅满目,金盏银碗、皮囊马具、藏刀藏帽、地毯绢巾、唐卡绘画、木刻铜雕等生活用品、手工艺品应有尽有,静坐的、吆喝的、拉客的、默默念经的、转经行走的、一步一卧磕长头叩拜的各行其是。时间尚早,可以在这里缓步慢行,看看西藏特有的生活用品和奇异精致的手工艺品,看看静坐墙根或门口的藏族老者双目紧闭手摇经筒转动念珠的安详神态,看看身背行囊手戴护板节奏均匀一起一伏用身体和额头丈量大地的信徒,也可以随意走进一家茶馆,轻呷一碗藏式甜茶。

八廓街商铺

前面一座黄色的小楼格外显眼,走近,一块同样显眼的招牌挂在楼体显眼的位置——玛吉阿米。哦,这便是传说中仓央嘉措在冰天雪地走出布达拉后宫与情人幽会的地方,如今是号称“艳遇圣地”的一家茶餐馆。我知道,玛吉阿米的传说本就缥缈,这个艳遇之地更是虚无,不过是聪明的商家在借此招徕游客,也就不必上楼观摩和企求艳遇。不过,店家确实有精明灵活且不乏诗意的头脑,在布达拉宫脚下、大昭寺外的八廓街头,这块招牌真是响亮而温暖。从幽暗肃穆的佛殿出来,在阳光下遇见这座黄色的小楼,想起爱情和美好,心里也随之温馨起来。

八廓街头的转经老人

八廓街适合缓慢和悠闲,只有慢下来,才能静下来,滤掉嘈杂和纷繁,神安气宁,静静品味庙宇周围散漫的烟火气息。或许,高贵的庙堂、洁净的酥油花和清爽的松香味,只有在尘世之八廓、人间之烟火的拱围、烘托和融合中,才会相生相安、存续久远。是的,任何宗教都是在人世上诞生,在尘俗中传播,而佛教在中原和西藏的输入传播、在与本土的融合改造中,更是演化为一种解悟人生、融通万物的世俗化宗教,那么,生活在尘俗之中的信徒和世人,为了表达对圣教圣佛最虔诚的尊崇,自然会把自身眼中最美丽的珠宝、最珍贵的金银、最纯洁的酥油、最高贵的香料倾囊供奉。雪域之城拉萨、佛教圣地大昭寺,当然也非新奇游客、发烧摄友、性情文青们所说的理想天堂,必然脱不了尘世里该有的一切。想及此,先前游观佛殿佛堂的那一丝迷茫,以及不能欣赏大昭寺精华和全貌的那一丝怨愤和遗憾,豁然如阴霾消散,心中一片明亮。

八廓街

5

7月底的西藏,正是多雨的季节。这几天阴晴不定,却每每夜晚阴雨连绵,白天多云转晴,正好昼行夜息。

走在罗布林卡的林荫道上,空气湿润,草木清爽,花色格外鲜艳。可能是因为新冠疫情的缘故,来拉萨的游人本来就不是很多,又大都去了布达拉宫、各大寺院和其他热门景点,这里显得幽谧而静寂。作为过去达赖喇嘛的避暑幽宫、现在拉萨最大的城市公园,它独处于市郊西北角,似乎其貌不扬,外围、门口和一些幽僻的角落甚至显出荒芜迹象。于我则正合适,不必耳忙目乱,可以悠闲漫步,安神静心。

青石标识

公园入口一处林荫下,立着一块2米见方的大青石,阴刻藏汉两种文字标识:世界文化遗产·罗布林卡。天然石块,深绿色文字,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和谐,低调,深沉。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公园,当年是达赖喇嘛避暑办公的地方。布达拉宫建在山体阳面,冬日阳光充足温暖如春,被称为“冬宫”。每当盛夏来临,达赖喇嘛便转入罗布林卡,这里树阴蔽日、凉爽清幽,被称为“夏宫”。与雄踞山体、高高在上、显赫张扬的布达拉宫不同,罗布林卡地处僻静一隅,也与达赖喇嘛隔绝外界、深居避暑的意图契合相称。

公园花卉

外围平常,内部却绝非一般。林荫道和各建筑通道仍是青石铺砌,或宽敞笔直,或曲径通幽,洁净光亮,舒适自然。雪松圆柏、云杉绿竹、杨柳榆槐、铁树棕榈等南北树种杂然陈列,矢车菊、金鸡菊、波斯菊、蝴蝶兰、太阳花、穗子花、金钱草、薰衣草、鲁冰花、多肉植物等各色花卉悠然静放,使人仿佛怀疑这里是雪域高原。花木掩映中,悠长的黄色宫墙,典雅的紫色墙头,深沉的黑色门柱和红色宫门,远近相应、高低错落的宫殿和金顶,在朝阳中熠熠闪光。偶尔一二个人的背景,把宫墙和廊道拉得更加悠长。我正在调试角度和焦距,想把这美妙的光景装入镜头,一对年轻的藏族情侣,手挽手款款走进我的视野,藏袍藏靴艳丽华贵,装饰高雅得体,林荫道中的青石板、黄色宫墙和宁静的空间一下子灵动起来,亮丽活泼,生机无限。女孩见我举着镜头,忽然俏皮地回眸一笑,小伙子也恰在这时侧身观望,我迅速按动快门,把这一瞬完美地定格下来。也许,它会成为我日后关于罗布林卡记忆中最生动的一幕。

藏族情侣

沿着青石路自由行走,黄墙包围的院落、红檐金顶的大小宫殿、草坪空地、植物花卉棚室、鲜花祈福廊道、水池湖塘、湖心小岛、亭榭楼台等一一呈现,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明久颇章等主要宫殿,形制典雅,装饰精致,室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室外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特别是金色颇章的鲜花通道、绚丽画檐、辉煌金顶,达旦明久颇章前的人工湖、湖心岛和龙王宫,宫殿、凉亭倒映在湖面,水榭、回廊顾盼相连,荷茎摇曳,红莲点缀,仿佛进入江南园林,小桥流水,画意融融。

湖心宫

金色颇章

走到公园出口,不知不觉已是半天。从公园简介得知,整个园林占地36万平米,大小房室370多间,植物花卉100多种,被誉为镶嵌在雪域高原上的一枚绿色珍珠。从达赖七世到十四世,200多年来,这里一直园门紧闭、庭院深深。而今,罗布林卡已成为普通民众旅游参观、休闲娱乐的场所,每至节日,特别是到了雪顿节,这里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各类藏戏会集于此,人们带上帐篷、酸奶和青稞美酒,通晓达旦歌舞不断,欢声笑语飘荡在园林上空,热闹祥和的氛围融冰化雪,浸润拉萨河水。

罗布林卡北侧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罗布林卡,是西藏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一帧记实影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藏在天堂
当我们向往拉萨时,向往的究竟是什么?
卢明专栏 | 游在拉萨
【问禅】大昭寺,一座心神向往的圣殿
青藏之旅(二)——静穆的大昭寺 热闹的八廓街
【图文】(西藏)日光圣城拉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