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机理指导数据建模

东北大学的刘教授发给我一篇文章,问我可否用文章中的公式优化钢材的成分。我看了一下,非常确信地告诉他:不可以。我的理由很简单:NB、V、Ti等元素同时加入时,作用会弱化,并非是“1 1=2”;另外,文章中没有准确描述各种元素的作用,误差也非常大,容易导致错误。

材料科学家有个共识:成分、组织决定性能。也就是说,理论上讲存在着从成分、组织到性能的函数关系,来描述这种自然规律。这种规律很复杂,人们经常用经验公式来描述。但“经验公式”就像中医的“祖传秘方”,有成百上千个。更糟糕的是:每个人的经验公式都不相同,没有公认的结果。而且,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发表的论文,给出更多的经验公式。

科学结论的前提是可验证、具有可重复性。如果一个模型(包括经验公式)不具备可重复性,就难以用于指导我们的行动。比如,有的公式认为,增加100ppm的C元素可以提升5Mpa的强度,有的则说可以提升10Mpa的强度。假如现在要求提升50MPa的强度,我们到底是应该增加500ppm还是1000ppm的C ? 所以,这类研究再多,对科学进步也是无助的。

大约20年前,我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思考这个问题的切入点就是:经验公式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

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常见的解释:经验公式往往是从某些特定场景得到的,就像“盲人摸象”、只是得到了一部分特征。各种经验公式有差别也是自然的。但这种解释显然不能解释问题的全部:即便针对特定的场景,经验公式也会发生变化。比如,我们可以针对同一个产品建立经验公式;采用不同样本时,公式也会相差很大。这就好比,“盲人”摸的都是大象的同一个部位,差别依然非常大。

深入的研究,必须从分析原因开始。

我们发现: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是测量数据的信噪比比较低、容易导致“有偏估计”,其次是系统性的干扰比较多,还经常被人们忽视。原因找到以后,就采用有针对性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设法提高数据的信噪比、排除系统性干扰等等。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我们有条件做这些工作。但前面困难还是无法避免的:如何把碎片化的认识,拼接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宇宙最难以令人理解的地方,是它能够被人理解。人们经常发现,自然规律经常可以用非常简单的公式进行描述。比如,某种因素的作用往往是线性的。即便不是线性的,往往也是连续的、单调的、接近线性的。我们希望寻找这样的一些规律。根据奥卡姆剃刀的原则,人们进行科学探索时,总是首先假设某个公式特别简单(比如是线性的);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引入必要的非线性项。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面的研究过程就有了针对性了:当我们看到某个要素的作用发生变化时,就着力研究导致变化的原因。

比如:我们首先假设C、N等元素对强度的影响是线性或接近线性的。但现实中却发现作用是变化很大的。比如,每增加100ppm的C,有时候可以提升5Mpa的强度,有时候则可以提升20Mpa的强度;增加100ppm的N元素,有时候可以提高20Mpa的强度,有时候强度却降低了20Mpa。我们研究的重点,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这个时候,机理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比如,冶金机理告诉我们:N对强度的影响有几种方式:固溶强化、析出强化等。无论哪种强化机制,N都会导致强度增加。但奇怪的是:统计显示,在这些钢种中,随着N的增加强度会降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原来,Ti元素存在时,N、C可以与Ti结合形成TiN、TiC。一般情况下,Ti元素首先与N元素结合,形成TiN;剩下的Ti才会与C结合形成TiC。在Ti元素有限的前提下,形成的TIN越多则形成的TIC越少,而TiC的强化作用大于TiN。所以,在其他元素不变的前提下,N元素越多,材料的强度就会越低。

了解了这些原理以后,解决的办法也就有了:单独为C、N、TiC、TiN建立模型,描述他们对强度的贡献。估计材料强度时,首先根据冶金机理计算出这些物质的量,然后将它们的强化作用加在一起。这时就会发现:C、N、TiC、TiN的子模型都特别简单,而且适合几乎所有的钢铁材料。我们就用这样的办法建立了若干简单的子模型,能够适合数以千计的钢种。具有非常好的适用性。

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看到我国许多钢铁冶金领域的专家学者们,还在陈旧的思路里面转悠:或者搞一些简单但不通用的模型,或者(用深度学习等)搞一些极其复杂的模型、直接违背奥卡姆剃刀原则。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这些都是非常低端、不入流的研究方法,就像电线杆子上的“老军医专看疑难杂症”。这样无聊地搞下去,不会对科学进步产生任何有意义的影响。我有的时候真想把我花了十多年得到的那些公式公开出来,省得这些人浪费时间和生命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采用Ti/Ag
氮化物 丁腈橡胶/陶瓷纳米氮化钛复合材料|LED用碳氮化钛陶瓷基板|氧化铝和氮化钛陶瓷复合材料
说个你没见过的 “硬质合金的热处理” 热处理工艺对硬度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涂层刀具的切削性能及其应用动态(2)
纯钛和β钛的区别
钛在钢中的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