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以贯之改革不息的中华民族

一以贯之改革不息的中华民族

尹兴义

改革,是新中国人时下讲得最多的话题。可谓是,言不离改革。那么,何为改革?解释各有不同。笔者认为:改者,就是改变与矫正之谓也。革者,破旧立新之活动是也。它们组合成词,谓之改革。浓缩其含义,应当是:改革,就是矫正积弊、破旧立新之社会活动。

改革一词,源于《共产党宣言》。在单行本37页:“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依据的。”。改革一词,从1847年算起,距今约有170多年的历史。从《毛泽东选集》的文字显示时间1937年算起,距今约有80多年时间。

若是按照改革的确实含义进行历史性挖掘,就会发现,在华夏大地上,在中国古今,凡是矫正积弊、破旧立新,对国家与社会起着翻天覆地变化的社会活动,都是历史性的改革。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才不间断被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地传播与传承下来。

所以,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文化之文明,从始源起,就遵循新陈代谢规律、推陈出新,在优秀传统代代相传的后浪推前浪之历史长河中,意境奇特地打造出中华民族勤奋无比、举世无双,改革不息的辉煌。

一、有巢氏首创“构木为巣以避群害”,扩大了中国古人类的生存空间;由此打破了群偶的不文明,伴生出比较文明的对偶巢居的雏形个体家庭;创新出个体劳动、群体劳动和带有简单指挥性的智慧劳动;打造出“身教言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至今,等,这是不是华夏大地上最初的“矫正积弊”的创新性“改革”?笔者认为:是。

二、炎帝破旧立新,发明制造耒与耜,取代西安半坡人刀耕火种与铲耕锄种,推陈出新,提升农耕文化;他发明医药治病防疾,开创医药文化,被华夏子孙尊称为“神农氏”和“始祖”。炎帝的推陈出新性社会活动是不是一种“改革”?笔者认为:是。

三、黄帝“一者街于道,几于神。”对当时的自然性“天下家”无序自生自灭活动,进行一统性有序治理,创立有序治理社会文化;他与炎帝统一天下文字,发展文字文化;创立兵器文化、织锦文化、宫廷建筑文化等,这些创新与破旧立新的社会活动,是不是一种“改革”?笔者认为:是。

四、夏启废除联盟总头人“推举制”,自立“国王世袭制”,创立雏形国家组织,建立了华夏大地上第一个“家天下”王国。这些破旧立新的社会活动,是不是“改革”?笔者认为:是。

五、汤灭夏,建立商汤王国,打破农耕区祖传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建立由国家推行的大小“井田制”。恩格斯称这种现实是,“不存在土地私有制,的确是了解整个东方的一把钥匙。”(转引自《中国法制史》24页)这个社会活动,是不是一种“改革”?笔者认为:是。

六、姬周灭掉殷商王国,建立姬周王国。以“明德慎罚”为宗旨,首开先河,制定礼法性《周礼》,用以规定和规范国人的生活活动与社会互动,从而把中国祖传的“厚德传统”提升到国家大法的高度,以“德育”为主,辅以刑罚,首开中国辩证司法的先河;姬周前所未有创办“国学”,以大小“六艺”为主要内容,创造大小学教育,即大学以礼、乐、射、御为主;小学以书、数为主(当时的“书”,是书契,即契刻文字),由国家推行和推广一统性文化教育,使之成为中国国家公学教育的摇篮;姬周王国除了传承夏商祖传的文字文书文化外,还推陈出新出“人事文书、稽查文书、盟书、律法文书、版图文书、契约文书、奴隶文书、簿册文书等”(《中国文书史稿》23页)。上述社会活动,是不是“改革”?笔者认为:是。

七、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华夏,废除王国体制,建立帝国体制,改变国家君主国王为皇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创新早朝议事朝会封建民主制;制定《秦律》,依法严格治吏、治农、治军、治商、治工,推陈出新,全面依法治国理政,即“皆有法式”、人人学法;首创封建国家监察机关和郡县监察系统,始创“六十岁免老”制即免去服役,等等,开创中国封建社会新纪元。这种带有开天辟地的社会活动,是不是“改革”?笔者认为:是。

八、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统国人思想教育;采纳主父偃“推恩令”献策,废除了刘邦复辟的封同姓王之分封制,将刘姓“七国”肢解成“郡县”之国,恢复“皇帝集权制”,传承和发展了封建帝国的一统优越性能;他于公元前119年(元狩4年)开始对商人、高利贷者和手工业者征税,首创征税制;他废除对多次侵凌农耕区的奴隶主采取的“和亲”,蓄精养锐、强军富国,痛击奴隶主贵族侵凌势力,直到确保边境安宁为止;他创造“丝绸之路”新壮举,史无前例将中国的开放之门洞开;他首创“军屯戍边”制,等等。这是不是中国的最早的“改革开放”?笔者认为:确实是。

九、唐太宗李世民总结马上征战与宫廷争权夺利的实践,提出了“凡事皆须务本”的新理念,其内容是:“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他“先存百姓”,“安人宁国”(转引自《中国法制史》198页);采纳魏征意见,“偃武修文”、拓展封建议事民主,鼓励群臣犯颜直谏;开放性开办国学,时称“国子监”,招收国内外学子“多至八千余人”(《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一册100页);李唐帝国实行门户大开放,选用来唐学习的优秀学子在朝廷担任朝官,如:“波斯首领穆诺沙两度来唐,授折冲,留宿卫。”“天竺人迦叶济,贞元间仕唐为‘泾原大将军试太常倾’。”(同上书第二册767页);唐太宗“御撰”新晋书,成为皇帝修史的典范;等等。可以说,盛唐在“改革开放”方面,被汉武帝要广泛得多。

在盛唐之后,各朝各代在改革与开放方面有沿有革,但是沿袭为多,改革为少。特别是,带有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成效甚微,在此,无须多叙。

十、孙中山创建和领导“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废除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等。这是不是“改革”?笔者认为:是。在当时,联俄,是不是那时的一种开放?我认为:是。

十一、中国共产党人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见《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26页)上述文字告诉人们: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是一个破旧立新进行改革的政党。在这里,“联合第三国际”是不是当时形势下的一种开放?笔者认为,实事求是地讲,不是自我封闭,而是联合外部共产党人的开放。

毛泽东同志坚决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改革纲领,发动秋收起义,于1927年9月9日,“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工农革命军,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见《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143页)。在井冈山,建立了“工农民主政府”取代了当地的国民党的地方政府;在井冈山颁布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法》,进行土地改革,以后又逐步完善“井冈山土地法”,颁行了兴国《土地法》。从1929年1月14日开始,到1930年春,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开辟了赣西和闽西根据地,分别成立了苏维埃政府;1931年中旬,红军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使赣南、闽西两个根据地连成一片,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十一月,在瑞金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172-173页。

这次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并担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打破旧世界,建立新社会,最实际的初期改革。尤其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改革,改变旧中国为新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积极接受外援,就是一种对外开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政治、文化、人文等交流;把香港作为对外贸易的窗口,并且开办广交会,进行各方面交流,以便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各种经济的、政治的封锁,这是不是一种切实的与时俱进的对外开放?毫无疑问,这是对外开放。中美建交后,积极进行谈判,加入世贸组织,更是一种对外开放。所以,完全应当实事求是地认识与认知,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就是一个打破旧世界,创建新社会的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绝对不是一个不开放、不改革的政党。

综上所述,在华夏大地上,中华民族的每一次伟大的复兴与昌盛,无不是新兴统治阶级与广大民众进行“改革”结出的无比辉煌的丰硕成果。

探索到此,欢迎惠顾赐教。2020年10月9日11:42:3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件大事、三个里程碑、一个目标
有一种力量叫信仰
聂文婷:担当是中国精神的脊梁
新中国七十年取得的辉煌成就靠的是党的引领
新刊推荐 | 百年精神丰碑的引领
百年风雨铸就百年辉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