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厝名人丨林则徐与陈寿祺、梁章钜的交往

林则徐 来源:网络

民族英雄林则徐与黄巷名人陈寿祺、梁章钜都具有爱国精神,他们是关系密切的好友,曾一起吟咏唱和、题诗赏画,相互通信往来、探讨政见。他们留下的文章、诗作、信件与字画,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清代福州林芳春在《介石堂文钞》中曰:“陈恭甫、梁芷邻乃福州之宝贝,继此其元抚乎?”“同乡若陈恭甫、梁芷邻、林石麟俱可望。”(陈寿棋,字恭甫,号左海,晚号隐屏山人。梁章钜,字闳中,又字芷邻、芷庭等,晚号退庵,祖籍长乐,生长于福州。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七十二峰退叟。)这三位福州杰出的英才,都曾就学于福州著名书院,陈寿祺、梁章钜曾师从鳌峰书院主讲孟超然,又同为鳌峰书院山长郑光策高足。梁章钜与林则徐少即为邻,梁在《归田琐记》中说:“余福州老屋,在屏山之麓,与少穆比邻者数年。”陈寿祺与梁章钜则是黄巷的邻居。林则徐与梁章钜,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在京城时都参加“宣南诗社”,后来又成为同僚。他们三人都嗜书好学、关心国事,知识渊博、能诗善著,且都喜好收藏古籍字画,相同的志向与爱好,使得彼此间的友谊更加深厚。

陈寿祺 来源:网络

陈寿祺是我国清代著名家者,对汉学、宋学有很深的研究,他于1799年中进士,阮元赏识其才华,使其成为自己得意门生,陈寿祺曾历任授翰林编修,广东、河南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总纂,教习庶吉士等职。40岁时因母卒,回侯官故里不复出,执教仙游书院、泉州清源书院,后受聘鳌峰书院主讲席11年。陈寿祺对经学颇有研究,著有《五经异义疏证》《尚书大传》《左海经辩》等二十余种。文章旁征博引,博采众长,可知其读书之多,故陈衍在《福建通志》中赞其“不饮,不弈,樗蒲不入座,惟手不释卷。”林则徐非常钦佩其学识与造诣。陈寿祺与林家有世谊,长林则徐14岁,他俩曾相互赠诗、通信,研讨学术,交流治见解·····彼此间的赠诗、信件,为后人研究他们的生平事迹、学术理论、政治思想与活动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坊七巷内的黄巷(俞松|摄)

1813年,林则徐中进士后曾请假归省,一年后赴京就职,途经浙江面晤时任漕运总督的阮元,将陈寿祺托寄的信二件交给阮元。1821年,林则徐因父病辞官回里,翌年父病愈,因家中生计所需他再度出仕。临行前林则徐为陈寿祺写了《题陈恭甫前辈遂初楼》诗四首,诗中赞誉了陈的学识与造诣,陈也写了三首答谢他的《赠行诗》,为其送行,陈在诗中对林则徐在浙江的政绩给予盛赞,并对其日后为官提出了诚恳的希望。读了《赠行诗》,林则徐很感动,又写了数百字的五盲长诗三首《答陈恭甫前辈寿祺》。林则徐还为陈寿祺写了《钱舜举伏生授经图为陈恭甫太史题》,到京后又给陈寿祺写信。陈收到信后,作《与林少穆兵备书》给予答复。1824年,40岁的林则徐升任江苏按察使署布政使,当时正处江苏大灾之后。为了稳定局面,安抚民心,谋求解决问题,林则徐连续发布了各种布告,并提出各项措施,还给陈寿祺写信,述说自己在江苏的施政情况。陈寿祺作《答林少穆按察书》,赞美其为政举措,1830年,林则徐作《陈恭甫先生六十寿诗》,长达600字,以“海天有麟凤,文采天下瞻”赞誉陈,并对其人生作了总结。1832年,得知林则徐调任江苏巡抚信息后,陈寿祺又写了《与林少穆巡抚书》,对其才干表示钦佩,并对整饬吏治提出见解。1833年,林则徐作《复陈恭甫先生书》,对社会、水灾、修水利等情况,均有论及。1834年陈寿祺去世,后来林则徐作有《陈朴园大令乔枞属题其尊人恭甫前辈<鳌峰载笔图>》诗。

梁章钜 来源:网络

林则徐与梁章钜均为国家与人民做了大量有益之事,关系非同寻常。他们自幼为邻,在鳌峰书院又同师郑光策,郑为讲究气节的知名学者,其倡导的经世致用之学,对梁、林从政产生积极的影响。梁章钜长林则徐10岁,早入仕途,中进士后授翰林院庶吉士,任仪制司员外郎,充通史馆纂修,不久请病假回里。后历任湖北荆州知府,江苏、山东、江西按察使,山东、江苏、甘肃、直隶布政使。57岁时请病假回黄巷居住3年,之后担任江苏、广西巡抚,兼署两江总督等职。梁章钜才华横溢,为官数十年间博览群书,笔耕不辍,所著多达七十余种,800多卷,是清代督抚中著述最丰者。

陈寿祺与梁章钜都曾居于小黄楼(俞松|摄)

林则徐与梁章钜志同道合,既是诗友又是同僚,当梁章钜在江苏任上请病缺时,林则徐顶替他的职位,故两人交往频繁。林则徐进京时,梁章钜作《送林少穆庶帝则徐携眷入都》诗四首送行。梁章钜生日,林则徐作《梁芷邻观察章钜五十初度,写<报闰图>寄祝,并系以诗》祝寿。1824年9月,梁章钜由江南淮海道调署江苏按察使,驻沧浪亭行馆,于公暇成《沧浪亭图诗册》,林则徐为诗册写序。1825年2月,林则徐在《复梁芷庭观察书》中,向梁详细叙述了奉命赴南河督工的经过。同年5月,林则徐为梁《沧浪亭画册》和诗,并题其册页。1827年林则徐作《题梁芷邻方伯<藤花书屋图>》,回忆少时“与君旧住屏山麓,对宇三椽打头屋”。1830年,林则徐赴京途经苏州特意造访梁章钜,梁以图向其索题,林则徐作《舟过吴门,与芷邻话旧出倪云林<湖山书屋画卷>索题即和卷中云林原韵》(附录云林诗跋),后又写了《为梁芷邻方伯跋<庚午雅集图>后》。1832年,还为梁写了《题梁芷邻方伯<目送归鸿图>》诗。翌年为梁撰《梁芷邻方伯室郑夫人墓表》。1835年,林则徐收到梁来信,知其进京经苏州,派人去接。二友相见兴奋异常,面晤时梁章钜先赠诗,林则徐和诗有《喜闻芷邻前辈奉召入都将过吴门适枉来诗次韵奉答》《和芷邻留别原韵》等诗,并为梁章钜题册页。后来又为梁章钜保存的《郑苏年师<抱膝图>遗照》题诗,同年,梁章钜与林则徐请人作《三山离合图》。两位好友都钦佩对方,相互间的评价都很高,梁章钜在《制义丛话》中赞赏林则徐曰:“余友林少穆则徐督部,天怀敦笃,文笔敏瞻。”林则徐誉梁为“卓然当代伟人!”

林则徐与陈寿祺、梁章钜三位福州英杰的交往与友谊,成为福州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来源:福州晚报 2010年12月21日 B1版

作者:王长英

图片来源:俞松,网络

文中涉及相关图片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建文学名家㉔|楹联学的开山之祖——梁章钜
“志同道合,相得无间”———陶澍、梁章钜、林则徐与“宣南诗社”
清朝名人联集:林则徐
闽都联坛的世界之最(下)
【楹联鉴赏】《楹联大师梁章钜联选》(转帖)
联话清联十大家之四林则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