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禄坊原暗藏“闽山” 同光体闽派诗风或诞生于此

道光年间,还出现过名门闺媛所写的“光禄体”诗词

安泰河光禄坊段(资料图片)

□记者郭盛齐榕通讯员张勇

上期本报《人文鼓楼·发现档案》推出福州乌山与乌塔的故事后,又有热心读者致电本报提供线索称,福州三山中最为称奇的乌山,在古时曾有一支脉,名为闽山,而三坊七巷中的光禄坊正是由这座闽山而来。

据熟知福州人文历史的古建筑设计师王勇坚介绍,“闽山”这个名字原来指的并不是如今人们所说的闽山,“闽山”这个名字为唐代时皇帝敕名乌石山为闽山而得,后来人们将乌石山北面一个支脉的小山包称为闽山,而这小山包的位置正是光禄坊所在,因此光禄坊的原名也叫闽山坊。

光禄坊因两位大夫而得名

闽山不过是个小山包,后来有人在此建房,使得闽山渐渐藏于房屋群中,看不见了。宋初,这里建有闽山保福寺,后改名法祥院,今存一个石槽。南宋时,《三山志·寺观》中记载“其山铲削殆尽,所存者,巨石岿然。有石镌观音像,建隆三年(962年)造。有记刻石云:'寺虽新号,山则故名。’盖古闽山也”。

“说到闽山就不得不说光禄坊。”据王勇坚介绍,光禄坊位于南后街西侧,是三坊中最南的一坊。东西走向,东起吉庇路,西至环城路,南通花仓前。

而闽山就在光禄坊内,因此,光禄坊原名“闽山坊”。北宋熙宁以后改为光禄坊,沿用至今。

宋代熙宁元年(1068年)九月,光禄大夫程师孟任福州太守。《宋史·程师孟传》中有说,程师孟治理福州颇有政绩。

程师孟在福州时,有个大爱好就是游览,因此如今的于山、乌山都有他在游玩中留下的题记,宋代熙宁二年(1069年)的一天,程师孟游玩闽山,后来到了闽山的法祥院内,并登上了闽山仅存的一块大石头上,站在石头上,程师孟突然来了灵感,吟诵起诗来:“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名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

而这一幕,刚好被法祥院内的和尚看见,和尚就在院内的一块石头上刻下了“光禄吟台”四个字,流传至今,据民间说法,福州人民为了纪念程师孟,因此将闽山坊改名为光禄坊。说法也有文献记载,明王应山《闽都记》称:“光禄坊,旧曰闽山。因法祥院内有程师孟光禄吟台,更今名。”

可是,明清两代当地人认为,光禄坊是因为纪念宋光禄大夫方寘而命名的。

此说法遭到了明清时期一些人的反驳,清林枫《榕城考古略》卷中也说光禄坊“有后巷,中通都护庙,祀光禄大夫方寘,今为里社。俗谓光禄坊之名本此,非也。”

但清乾隆《福建通志》“人物别传”则记载:“方寘,侯官人,皇佑间官钤辖,以征蛮寇侬智高、平广南功,升都护,累进少保、金紫光禄大夫。嘉佑七年(1062年)赐所居坊名光禄坊。”以后,道光年间的《福建通志》、民国的《福建通志》均沿用此说。

“虽然两种说法都已经难以考证,但都说明光禄坊确实是因两位光禄大夫而得名。”王勇坚表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市博科普】福州古厝系列(27)光禄吟台
陈襄这个人,你说牛不牛……
福州名胜光禄吟台
《乡愁里的福州》:秋游乌山之道山亭、旧涛园
王延翰
大观园:【闽园】【福建21】【乌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