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短短花巷包罗福州万象

  花巷教堂

  □东快记者吴静齐榕刘兴通讯员张勇文/图

  讲述人:福州文史研究者齐上志

  在福州东街口以南,在南街以东的第一条小巷叫花巷,长约90米,原有16个门牌号,东西走向,往东经过石井巷可通东泰路。在这条短短的小巷中,有着福建辛亥革命起义军司令部旧址,还曾经是文人经营的文化区。本期的人文鼓楼·发现档案就带你走进福州鼓楼区东街的花巷。

  花巷原来是梅枝巷四通八达

  虽然是短短不过90米的巷子,不过花巷四通八达。

  花巷与石井巷交界处的十字路口,北向厂巷通东街,南向是厝墙之间的江厝弄羊肠小巷通锦巷,从锦巷向南向东,依次可折入横锦巷、织缎巷、南营、中军后、津泰路。这一带坊巷街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人流频繁。

  据介绍,南街东侧的市井街区与西侧的三坊七巷,几乎同时形成于唐末五代的罗城和夹城时期,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并且同样是人口密集屋宇连片,历来文风鼎盛,文人雅士,科举登第,官宦人家不少。花巷虽小,却包罗古今万象。既有民间风味的名店老铺,又有缙绅显贵的深宅大院,还有近现代著名的遗迹旧址,中华传统文化与外来宗教信仰交相辉映。

  宋代,花巷的名字叫使旌坊,是因为这里出了李姓的人科举登榜,当上了漳州太守。明代的《闽都记》也有记载:“使旌坊,巷以宋李浼任漳州郡守,乡人荣之故名,俗呼梅枝巷,为梅枝境。今名花巷,以宋末通百花务(税务印花署)也。”俗呼花巷一直沿用至今。

  花巷曾是“食杂”一条街

  福州文史爱好者齐上志介绍,花巷南侧自巷口起,依次有常聚酱园店、切面店、张氏祠堂、品兰香肉松店、花生糕店、七圣庙“后门”、香烛店、裁缝店、布鞋店、鼎日有肉松店、理发店、米利肥皂厂(前店后厂)。

  齐上志说,“常聚酱园店相当于现在的食杂店,经营豉油、油盐酱醋、各种酱瓜、豆制品小菜、料酒等,以自制的‘五香包墘香干’闻名遐迩。”

  “品兰香肉松店原是烟丝店,后来试制肉松成功便转向主营肉松。”齐上志介绍,清朝末年,自从光禄坊肉松问世后,商家竞相仿制,当时花巷就有四五家肉松店,如“日日有”“品日有”等。

  曾有珍贵的“话兰室”笺纸模版

  花巷文人经营文化商店的史事见于《福州掌故》一书。

  清代,家住花巷的刘举人在鼓楼前开设“话兰室”裱褙店,除裱褙修补字画外,还兼制售水印笺纸,笺纸上水印有人物、山水、鱼虫、花卉、翎毛及鼎彝、博古等画面。

  齐上志说,当时江南闽浙的著名书画家诸如傅以礼、符兆纶、赵之谦等都曾为之设计制作笺稿,图文并茂,清新雅致,文人竞相选购珍藏。“话兰室”笺纸模版多由南后街著名的吴玉田刻书坊刻制,吴玉田是福州首屈一指的刻书坊,工艺精湛,字画清新隽秀。到了抗战期间,福州两次沦陷,“话兰室”不得不关门停业,珍贵的笺纸模版也因战乱而散失损毁殆尽。

  辛亥革命起义军司令部旧址在此

  在如今的花巷3号,曾经是福建辛亥革命起义军的司令部旧址。据介绍,当时,黄乃裳率领学生炸弹队,由仓前出发,进驻设在城内花巷3、4号的革命军司令部,然后再分头奔赴各战场。

  不过,这个地方在1914年被美国传教士艾迪征购改造成为木构的基督教花巷尚友堂。1938年因逐年信众增多,又扩建为福州城内唯一的石厝教堂,可容纳1000多人做礼拜。

  在原花巷3、4号花厅东边与厂巷交界的一座古民居是清末进士陈钦铭(少希)的故居。齐上志介绍,陈钦铭是林则徐母亲家的族人,曾任清朝译署官,在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时,法国在中越边境挑衅,他不卑不亢,临境处置,使得边境社会民心安定。后来,他年老退休回福州定居在花巷,热心家乡公益慈善事业,如捐建育婴堂、劲节堂、重修贡院等。

  参与方式

  微博图文推送:在“人文鼓楼·发现档案”第二季中,我们也推出了人文鼓楼微博(http://wei-bo.com/u/3918055801),直接关注人文鼓楼微博即可。

  其他参与方式:QQ:800009110

  东快便民一号通:968977

  (原标题:短短花巷包罗福州万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朵杏花在笺纸上枯萎……
辕门射戟-看过了花笺纸两张
细品几款经典的福州小吃
各种名笺.265种.经折装.清末民初
肉松的制作~~学起来!
多愁笔[忆秦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