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瘟疫改写的不仅是生死,从历史上的战“疫”看瘟疫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中世纪时期的医生戴着鸟喙形面具以防止感染。

▲ 1665 年大瘟疫时期伦敦街头的绘画。

▼ 1616 年,瘟疫在美洲印第安人之间爆发。

▲一名因梅毒导致面部变形的男子。伦勃朗绘

瘟疫改写的,不仅仅是生死

2020 年,一场新冠肺炎席卷全世界。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

人类与疾病之间有着永不停息的抗争。放眼整个世界历史,瘟疫作为突发事件,时常穿插其间,可以说世界历史也是一部人类与瘟疫抗争的历史,同时在瘟疫的这条主线下,深刻揭示着天灾在历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客观作用,亦影响并推动着人类进程。

瘟疫摧毁着人类文明,同时也塑造着人类文明。瘟疫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死,人类历史中的那些战 " 疫 " 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瘟疫改写历史

" 身强体健的人们突然被剧烈的高烧所袭击,眼睛发红仿佛喷射出火焰,喉咙或舌头开始充血并散发出不自然的恶臭,伴随呕吐和腹泻而来的是可怕的干渴,这时患病者的身体疼痛发炎并转成溃疡,无法入睡或忍受床榻的触碰,有些病人裸着身体在街上游荡,寻找水喝直至倒地而死。甚至狗也死于此病,吃了躺得到处都是的人尸的乌鸦和大雕也死了,存活下来的人不是没了指头、脚趾、眼睛,就是丧失了记忆。"

这种惨景是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对公元前 430 年左右毁灭雅典的瘟疫的描述。这场瘟疫发生在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在这不知名瘟疫的打击下,昔日灿烂的雅典文明之光归于黯淡并最终熄灭。

瘟疫是人类可怕的敌人,只要疫情爆发都会造成数以万计的人丧生。瘟疫可以改变历史。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应对挑战、战胜疾病的历史。战争改变历史,瘟疫也同样能够影响和改变历史。

雅典瘟疫造就了斯巴达,古罗马亡于疟疾 , 古埃及亡于血吸虫病;英国人征服美洲新大陆的印加帝国 , 天花和麻疹发挥的作用远超军事力量;黄热病迫使拿破仑向美国拱手相送了路易斯安那等领地;鼠疫引发的瘟疫,在历史上,至少夺走了 2 亿 ~3 亿人的生命,改写了多个文明的历史;1918 年爆发的西班牙大流感,仅仅 18 个月的时间,就夺走了 2000 万 ~1 亿人的性命,直接提前中止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这种因瘟疫的肆虐而对世界殖民史和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发生重大影响的事例 , 不胜枚举。在历史上,许多生死攸关的时刻,微生物和瘟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往往左右着战争的胜负,帝国的兴亡。

瘟疫重塑文明

每一次大范围瘟疫的发生,都在考验着人类社会的道德和文明水平。瘟疫在改写着历史走向的同时,也在塑造着我们的精神文明。

在与死神边际赛跑的竞速道上,人类的医疗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输家。在传染病大规模爆发的初期,事态的不确定性往往会加深人们的危机感和恐惧感。正如苏珊 · 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一书中所说:" 任何起因不明、治疗无效的疾病 , 就容易为某种隐喻所覆盖 , 并赋予社会以某种象征与暗示 "。

从古至今,瘟疫如同幽灵,总是会时不时袭击人类社会。它们甚至会和人类一同进化,如影随形。没人能够解释,那场大规模的鼠疫为什么后来突然就消失。它就像一个幽灵突然降临掳走了成千上万鲜活的生命,然后跑得无影无踪。人类甚至忌惮它随时还会降临,事实亦是如此。在古老的过去,人类仿佛生活在一个完全不确定的未知空间:生得随机,死得偶然,平民、贵族、国王、医生在死神面前人人平等。

公元 3 世纪,东西方同时爆发大瘟疫。罗马帝国陷入西普里安瘟疫危机中,而中国反复爆发的瘟疫,从东汉末年一直持续到魏晋时期。

瘟疫滋生恐惧,恐惧使人求助于宗教。基督教倡导对于病人和灾民的关怀互助精神,佛教倡导今生的修行和来生的向往,同其他残酷理性的教派相比,它们更能抚慰在瘟疫中千疮百孔的心灵。

灾难面前,佛教和玄学成为魏晋人的精神依托,罗马帝国也无力抵抗基督教在平民之间的广泛传播。东西方这场大瘟疫,分别奠定了佛教在亚洲的地位,和基督教在欧洲的地位,它们后来就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宗教是精神文明之源。灾难决定了人类选择什么样的宗教,而什么样的宗教又决定了人类精神文明行往何方。

3 世纪瘟疫大流行,宗教作为精神文明的载体,安抚了人类。14 世纪黑死病席卷欧洲后,经院哲学式微,文艺复兴开始。

瘟疫固然可怕,它带来恐慌,带来毁灭,但因为人类能够团结、能够创造、能够反思,因此摧毁后总能生出新的文明。

瘟疫倒逼医学

医学是被逼出来的。传统中医有针对性的抗疫方子、现代有针对性的疫苗,说到底,都是面对瘟疫,迎难而上的产物。

从 14 世纪 " 黑死病 " 横行之后,医学家们开始对死神发起挑战。在此后漫长的 300 多年间,维萨里的人体解剖、哈维的血液循环论、雷内克的听诊器、胡克的显微镜以及微小生物的发现,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人口的自然死亡率,提高了治愈率和出生存活率。当时,对人口增长最直接的医学进步当属防治天花的牛痘疫苗。

天花有 3000 多年的历史,古埃及木乃伊身上发现了天花疤痕。公元前 6 世纪,印度天花流行。中世纪天花泛滥,平均每 5 人就有一位 " 麻脸 ",多位国王命丧天花,如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英国女王玛丽二世、德国国王约瑟一世。从 17 世纪开始,天花从一种非致命病,演变为严重威胁到人类繁衍的恶魔。整个 18 世纪,欧洲天花大流行,死亡人数达 1.5 亿。

关于天花的防治,从中国到欧洲,再到北美,都有采用 " 像什么治什么 " 的种痘法,但是效果都不稳定。直到 1796 年英国医生詹纳首次发明出疫苗,用来预防天花,到 1801 年底,在英国有约 10 万人接种了牛痘疫苗,这一方法随后在世界范围推广。" 预防胜过医治 " 就是从天花疫苗开始的,当时变成了欧洲很多国家的一种政策。这种政策为它们的经济发展和军事扩张贡献极大,是欧洲实力增长的中心要素之一。拿破仑军队最早推广天花疫苗预防,这在它的长期征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1880 年代,法国化学家路易 · 巴斯德提出了细菌理论。从此,人类对传染病的防治告别了刀耕火种时代。1890 年,莱特和哈金夫研制了霍乱和肠伤寒的疫苗。

1894 年,耶尔森发现了鼠疫致病菌。1895 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 X 射线。1899 年,全球最经典的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诞生。上世纪 80 年代,人类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消灭天花,伟大的基因工程胰岛素和乙肝疫苗分别上市 …… 在与瘟疫的顽强搏斗中,现代医学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时代。

中国人民历史上的 " 抗疫 " 斗争中,也不断积累经验,有不少名医也研究出很多的医疗方法,撰写了很多的医书,比如在最早的《尚书》《山海经》《左传》《周礼》等典籍中就有 " 疫 " 的记载。其后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东晋葛洪的《肘后方》、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疫疠病诸候》、唐朝孙思邈《千金要方》、北宋《集验方》、明朝《温疫论》、清朝《疫疹一得》…… 这些医书都是中国历代医家的心血,也是历代中国人不断战胜疫情的具体反映。正如历史上的每次瘟疫大流行一样,灾难的背后蕴藏着中医药学发展的机遇。

卫生防疫制度逐步完善

人们最初凭偶然机会摆脱肆虐的鼠疫。1348 年当鼠疫传到米兰时,大主教下令对最先发现疫情的三所房屋进行隔离,在其周围建起围墙,里面所有人不许迈出半步,使鼠疫没能在米兰蔓延。结果人们发现,隔离是阻断鼠疫蔓延的最好办法。随后几百年中,地中海沿岸通过隔离防治鼠疫便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

针对鼠疫流行,人们开始不顾教会反对,通过政府行为来控制疫情。

1348 年,欧洲一些地方市政当局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批专门机构——由世俗人员组成的临时性的卫生局。1377 年,卫生局人员在杜布罗夫尼克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将病人送到医院隔离,禁止货物进出口,清扫街道,疏通水道,编制死者名单等。到了 1500 年,意大利多数大城市的卫生局都变成了永久性机构。卫生局的强制令开始对疫情缓解产生作用。

18 世纪前后,欧洲各国政府积极加强对环境的整治和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如上下水道的改进,并且重视垃圾处理,加上普遍进行杀虫和消毒,使鼠疫等一度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传染疾病开始得到有效控制。国际上把此次对鼠疫等传染病的防治称为 " 第一次卫生革命 "。

当科学家和医学家意识到光靠医学手段无法根本解决疾病传染的问题,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便应运而生。

预防的含义分 3 个层面:首先是国家建立公共卫生预防机制、确立卫生法规,当疫情发生时,能有效地应对,承担保护全社会和人群健康的责任;其次是科学家和公共卫生学家除了承担科学研究的探索,有必要进行预防医学知识和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第三,是个人预防意识,除了保持个人卫生健康方式,更重要的是承担应尽社会责任,遵守卫生法规定。

17 — 18 世纪,伦敦、爱尔兰等地都发生过严重的瘟疫,随后政府花大力气逐步发展公共卫生系统。1918 年的大流感之后,国家公共卫生系统逐渐成形。面对瘟疫,人类不断积累了经验,逐渐形成不少行之有效的措施。

例如:14 世纪欧洲爆发黑死病之后有两项重要措施一直沿用至今,并能有效地起控制作用。其一是 1383 年,法国马赛正式设立海港检疫站,对货物和外员人员检疫。其二是政府设立一个委员会专门监督指导收尸、殡葬、戒备外来船只、隔离、呈报病情等事项。

此外,卫生立法、设立隔离场所和收容机构、设置慈善机构救助患者等措施也应运而生。

推动生活方式改变

说到底,瘟疫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种产物,它的流行是人类文明进程带来的。

传染病要成为对人类造成广泛而深刻的伤害的疾病,需具备一定的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只有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出现。具体来说,人类最早的狩猎和采集文明阶段,基本上没有所谓的传染病和流行病。因为那时候人口稀少,每个群体和部落只有几十人或上百人,群体和部落是自成一体的微型社会,这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不大可能产生传染病和流行病。

大约在一万年前,人类的生产方式从狩猎和采集阶段发展到了农耕阶段,人群定居在一起。人类已经把很多动物驯养成家禽,人类和家禽、家畜密切地生活在一起,这种变化增加了动物和人群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相互传播疾病的机会。回顾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万年以来,人类历史上最厉害的几次传染病的流行,本上都是从动物身上传播到人身上的。比如,天花和肺结核来自于牛,麻风病来自于水牛,普通的感冒最早则是从马那里传来的。

每次疫情爆发,都能使人类得到新的收获:新的生命价值观,与自然界和动物相处的原则,捍卫生命和维护健康的新机制,勤洗手、戴口罩、使用公筷、加强消毒等生活卫生习惯的建立,这些都是大规模传染病教授给人类的知识。

此外,每次伴随而来的另一场隐性瘟疫:流言、谣言和迷信,这些社会性疫病,其传播速度更快、感染人群更快,其危害并不见得比生物性疫情弱,因而防治疫情的一个重要措施是信息透明、科学知识普及和及时的防治方法指导。

事实上,历史上瘟疫的大规模流行,都是人类文明进化带来的。它使人类文明进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同时也对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类每一次战胜这些挑战,都获得了更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和社会组织方式,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进而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寻找瘟疫产生的根源来积极预防和控制瘟疫的爆发。

这是一场永不结束的战役,人类文明正是在这些战役中逐步成长。

历史上的十大瘟疫事件

1976 年

确认的艾滋病(HIV/AIDS )

1968 年

香港流感(HongKongFlu )

1956 年

亚洲流感(AsianFlu)

1918 年

大流感(FluPandemic),又称西班牙大流感(SpanishFlu)

1910 — 1911 年

第六次霍乱 ( SixthCholeraPandemic )

1889 — 1890 年

俄罗斯流感 ( RussianFlu )

1852 — 1860 年

第三次霍乱 ( ThirdCholeraPandemic )

1346 — 1353 年

黑死病 ( TheBlackDeath )

541 — 542 年

查士丁尼瘟疫 ( PlagueofJustinian )

165 年

安东尼瘟疫(AntoninePlague)

此外,还有人认为,1945 年爆发全球性斑疹伤寒,也算是重大疫情。一时杀伤力最大的瘟疫是黑死病。长时段爆发,导致致命层累人数最多的是天花。持续时间最长的是艾滋病。

参考资料

《常见传染病防治》张锦海、朱进主编

《瘟疫改变人类历史篇章》史诚《环境、瘟疫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伦理观》王丛霞

《从历史上的鼠疫大流行看瘟疫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王旭东、孟庆龙

《瘟疫战争》虎嗅 APP

《有关人类瘟疫的 12 个问题》高晞谁最中国《瘟疫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撰文 / 潇湘晨报记者储文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凤凰知道:历史上死人最多的急性传染病是什么?
地球上最强的五种病毒(细菌)及其造成的数次世界瘟疫大流行
人类历史上的4大瘟疫及采取措施:第二个曾夺走2500万人性命
疫情何时结束?看看历史上最致命的三次传染病大流行是如何消失的
人类历史上有过记载的最严重的十大瘟疫2
传染病与人类社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