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窦宪功成身败的警示
窦宪功成身败的警示

解放军报

秦汉时期,匈奴的侵扰一直是汉民族面临的最大威胁。汉武帝曾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军深入漠北与匈奴展开殊死搏斗,虽然多次获得重大胜利,但未能将其全歼。东汉初期,匈奴又重新骚扰边境。最终实现消除匈奴边患这一伟业的人,是大将军窦宪。
窦宪是东汉开国元勋窦融之后,其父窦勋在宫廷内讧中被害,家道一度中落。直到汉章帝时,窦宪的妹妹被立为皇后,他才受到重用,被授以车骑将军,奉命讨伐北匈奴。窦宪对北匈奴作战有两次。第一次是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他亲率精骑18000人,出朔方鸡鹿塞,并派度辽将军邓鸿、已投降汉朝的南匈奴单于各率骑兵18000人,分别出稠阳寨和满夷谷。三路大军会师后继续北进,终于在嵇落山包围北匈奴主力。经过激战,北匈奴“王廷被捣毁,斩俘其名王以下21万人”。窦宪乘兴登燕然山,命人刻石立碑记载这次胜利。第二次是两年后,窦宪派校尉耿夔等在金微山与北匈奴再次激战,“大破之,克获甚众”。
经过这两次大战,北匈奴主力被彻底歼灭。至于其残部的去向,《后汉书》说是“不知所终”。而按照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的说法,当时“这些从获胜的敌人面前逃跑的匈奴人”,采取了“转而向西方进军”的战略。他们先是长途奔袭到欧洲的黑海和多瑙河一带,接着又同这里的原住民哥特人等一起,继续向西侵袭,直到兵临罗马城下,最终导致了这个古老帝国“在众多"蛮族"的强大军事压力下”,一朝覆亡。从这个角度不妨说,窦宪对北匈奴的作战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也间接推动了欧洲的历史进程,是一位本不该被遗忘的英雄人物。
然而,多少年来一提抗击匈奴,人们往往只知有卫青、霍去病,不知有窦宪。究其原因,根本一条就在于这位大将军在功成名就以后,太骄纵狂妄、忘乎所以,以致毁灭了自己。据《后汉书》载,窦宪凯旋后,汉和帝诏封他为大将军、冠军侯,并破例将其位列于三公之上。从此,窦宪“既负重劳,陵肆滋甚”。他不但在朝廷中搞顺存逆亡,逼死了与自己意见不合的郅寿、乐恢等人;而且卖官鬻爵,“刺史、守令多出其门”。此外,他还和几个兄弟一起,到处“广置田产,竞修第宅”,甚至强夺钱财,霸占妇女,竟闹到凡他们所到之处,百姓纷纷逃离的地步。最后,汉和帝为平民愤,只好把窦宪抓起来,令其自尽。

  对于窦宪功成身败的悲剧性结局,《后汉书》作者范晔评论说,若“列其功庸”,窦宪比卫青、霍去病“兼茂多矣”;而他之所以被“后世莫传者,竟末衅以降其实也”,意思是人们未免把窦宪后来的行为看得太重了,颇有点为其打抱不平的意思。我们评价一个军事人物,当然不能搞泛道德主义的求全责备;但也决不可只看其功,不论其德,而是要从战功、能力与品地、操守两个方面全面衡量。单就抗击匈奴的战功来说,窦宪与卫青、霍去病相比确实不相上下,甚至略高一筹;但后者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们虽有大功于国家,却从不居功自傲。据《史记》载,卫青出击匈奴七战七捷,从来都是把胜利归结为“诸校尉力战之功”;皇帝提出为其儿子封侯,更是坚辞不受。霍去病同样把战功归于全体将士,当汉武帝准备为他建造府第以示犒赏时,他谢绝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这些,显然是窦宪望尘莫及的。看来,如何胜不骄,败不馁,永远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心态和作风,确实是军人加强武德修养面临的一个永恒课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迫使匈奴西迁影响了欧洲历史,功比卫、霍却被我们遗忘
东汉窦宪破北匈奴之战(5)
他比卫青、霍去病功业大多了,灭了北匈奴,而知道他的人却不多
此人杀皇太后情夫,戴罪出击北匈奴,立不世奇功,比肩卫青霍去病
此人将匈奴赶到欧洲,功劳不输卫青、霍去病,最后却被迫自缢
最终消灭匈奴的将领,不是卫青霍去病,而是这个“乱臣贼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