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和七次下西洋后,明朝为何终止了其远洋航海活动?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早期由国家组织的大型远洋航海活动,前后七次,至明英宗时,便终止了下西洋。之所以终止,主要还是当时明朝统治者基于下西洋目标完成情况、财政因素以及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等多方面考量后作出的现实决策。

其一:下西洋的目的已经达成

明成祖命令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何在?有多种说法。

一为寻建文帝说,据说靖难之后,建文帝并未被烧死,而是出逃域外,因此朱棣命令郑和下西洋访查。龙马君认为极不靠谱,哪有如此兴师动众访查敌人的,岂非打草惊蛇?

二为军事目的说,当时中西亚地区的帖木儿帝国强势崛起,并有意进攻大明,因此朱棣意欲通过下西洋联结域外诸国,共抗帖木儿帝国。龙马君认为也不靠谱,郑和首次出航的1405年,帖木儿大帝病逝,其帝国随后陷入混乱,四分五裂,已对明朝构不成威胁,如此说成立,明朝也没有必要七下西洋。

三为宣扬威德说,因为朱棣本人是通过叛乱的形式上位,亟需加强自身的合法性,而通过下西洋营造一种万国来朝的气氛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龙马君认为此说合理,君不见当今一些新诞生的国家,莫不寻求他国承认来对内强调自身的合法性。

然而,不管以上三种目的是否成立,至明英宗时,目的都已经达到了,建文帝即使健在,大概率也已经过世;帖木儿帝国在帖木儿大帝去世后就一蹶不振了;经过几十年的经营,朱棣一系已传位至第四代,合法性的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地位也相当稳固。

因此,下西洋的目的已经达成,也就没有必要再组织大型航海活动了。

其二,财政状况不允许组织大型航海活动。

明朝为下西洋,“支费浩繁,库藏为虚”,消耗了大量财力,每次出海,船队规模极大,可谓“云帆蔽日”,光船队开销就已不堪重负。而船队从事的朝贡贸易又是厚往薄来,干的都是亏本的买卖,耗费更加浩大。

而明朝的财政情况又一直不佳,一方面其财政制度继承了元朝的一些弊端,本身存在极大问题。相比于人口国土都远远小于明朝的宋朝,明朝的财政收入都远远不及。另一方面,明朝始终面临北方的外患,初期是蒙古,后期是满清,军费始终是明朝财政的沉重负担,也最终压垮了明朝。而下西洋这种实际效用并不大的国家活动,就成了缩减开支的首要目标。

因此,由于下西洋耗费巨大,财政又不乐观,明朝出于缩减开支的目的,便只能取消了后续的大型航海活动。

其三,下西洋与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价值不合

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最反对穷兵疲民,郑和下西洋动用舰船数百艘、兵士船员数万人远航万里,无疑是极不符合儒家价值观的,明成祖时,就有大量反对的声音,后世学者持否定意见者也颇多,如明末学者茅元仪就认为下西洋是“劳近以务远”,君子不取也“,近代大家梁启超也认为下西洋是“欲博怀柔远人、万国来同等虚誉,聊以自娱”。

因此,朱棣、宣德这两位相对强势的君主逝去之后,以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为信仰的文官集团又重新占领了舆论高地,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再进行郑和下西洋这种不符合儒家价值观的大型航海活动的。

总结

郑和下西洋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当这一背景褪去,明朝统治者基于宣扬威德、加强自身合法性的目的已经达成、财政状况不允许以及与传统儒家文化价值不合等多方面原因,终止了大型远洋活动。以今人视角看,当然颇为遗憾,但是以当时的历史条件,无疑是正确的决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和七下西洋为何没有“地理大发现”
中西方远洋航海之比较
郑和发现新大陆比哥伦布早八十年,为何哥伦布能创造新世界
赚钱的郑和下西洋为什么终止?
印度洋打捞出明代石碑,破译内容后,才知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纪念邮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全套3枚+小型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